一种码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16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码砖装置,包括支架、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上设置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二移动小车上,升降组件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上层架、中层架、下层架、抓手,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移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抓取组件运动,以实现所有抓手聚拢以及伸展时,且所有抓手均按照矩形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码砖效率较高、码砖位置较为准确。

A brick co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码砖装置。
技术介绍
砌墙所用的砖块是建筑行业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因其质地坚固,成本较低,且便于生产制造,因此应用较为广泛,现有技术中制砖的流程大致为:和泥、用泥制成砖坯、将砖坯放进制砖窑中、投煤烧砖、自然冷却、将制成的砖取出、将砖码放到运输车上、运输至建筑工地,其中,将砖码放到运输车上这一操作通常是利用人工完成的,特别是一些小型砖厂,人工码砖的效率较低,且码放规格不一,也会造成取砖效率较低,降低了整体运输效率,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码砖机械设备,如申请号为CN201320076577.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上砖码砖机,此专利借鉴了建筑行业中的塔吊结构进行砖块的吊运、码放,但是这种设备码砖时,单次抓取的砖块数量有限,因此仍然存在码砖效率较低的问题,另外,由于液压砖夹具与吊臂之间是柔性连接的,在砖块调运过程中,砖块相对于吊臂会发生摆动,因此,码放的位置不易保证,也会间接导致码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码砖效率低、码砖位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码砖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移动小车,第一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小车,且第一移动小车在支架上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二移动小车在第一移动小车上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组件本体,升降组件本体通过第一引导机构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二移动小车上,所述第二移动小车上设置有驱动升降组件本体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组件本体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抓取组件,所述升降组件本体中设置有驱动抓取组件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抓取组件包括上层架、中层架、下层架、抓手,所述上层架转动安装在升降组件本体的下方;所述中层架包括至少两个,所有中层架均通过对应的第二引导机构左右滑动安装在上层架上,其中至少有一个中层架向左侧伸出,至少有一个中层架向右侧伸出;所述下层架包括至少两个,下层架沿前后方向,所有向左侧伸出的中层架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下层架,所有向右侧伸出的中层架的右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下层架,其余下层架则通过第三引导机构左右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中层架上,且相邻的下层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带;所述上层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第一驱动机构的活动端朝左,并且活动端连接到最左端的下层架上,至少有一个第一驱动机构的活动端朝右,并且活动端连接到最右端的下层架上;每个下层架上通过第四引导机构前后滑动安装有抓手,且前后相邻的两个抓手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带,前后相邻的两个抓手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每个下层架上设置有驱动方向沿下层架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活动端安装到对应下层架上的其中一个抓手上;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抓手均由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带动所有抓手聚拢以及伸展时,所有抓手均按照矩形排布。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码砖装置,首先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带动所有抓手伸展开,且所有抓手打开,第一限位带、第二限位带用于限制相邻两个抓手之间的距离,然后控制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移动至待抓起的砖块上方,然后控制升降驱动机构将升降组件本体以及抓手等放下,同时控制转动驱动机构带动上层架转动至特定位置,直至抓手置于砖块侧边,随后控制抓手将砖块抓起,随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带动所有抓手聚拢,然后将砖块移动至特定位置,然后将砖块放置到运输车或者特定位置上,松开抓手,将砖放下,随后进行其他砖块的码放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码砖效率较高、码砖位置较为准确。优化的,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移动小车上的导套以及固定在升降组件本体上的导柱,导柱与导套滑动配合。采用导柱与导套配合的方式对升降组件本体导向,可确保升降组件本体按照正确的方向运动,确保码砖位置的准确性。优化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二移动小车上的液压缸,液压缸活塞杆连接至升降组件本体上。液压缸结构简单,且能够提供较大的拉升力,升降可靠、便于控制。优化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移动小车上的卷扬机,卷扬机的拉绳连接至升降组件本体上。卷扬机结构简单,便于控制。优化的,所述卷扬机的拉绳沿竖直方向连接在升降组件本体上。将卷扬机的拉绳设置成沿竖直方向,能够防止升降组件本体受到其他方向的拉力,以确保升降正常,防止损坏第一引导机构。优化的,所述中层架包括至少两个,且其数量为偶数,所有中层架均通过对应的第二引导机构左右滑动安装在上层架上,且所有中层架在前后方向上依次设置,前后方向上,从第一个开始,每相邻的两个中层架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中层架向侧面伸出的方向相反,且各组中层架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左右方向上的抓手组成行,前后方向上的抓手组成列,中层架的组数与抓手的行数相等,各组中层架位于伸展之后的对应行的抓手的上方。各组中层架位于伸展之后的对应行的抓手的上方,能够保证中层架受力较为均匀,确保整体强度。优化的,所述下层架设置偶数个,其中一半下层架设置在向左伸出的中层架上,另一半下层架设置在向右伸出的中层架上。下层架设置成偶数个,对称分布,能够平衡整体装置的受力,确保整体强度。优化的,所述第二引导机构、第三引导机构、第四引导机构分别采用导柱导套配合或者滑块导轨配合的引导机构。导柱导套配合或者滑块导轨配合的引导机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安装,且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承载力。优化的,所述上层架上设置有竖直的立柱,立柱伸入升降组件本体内部,立柱设置有从动齿轮,立柱、从动齿轮转动安装在升降组件本体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组件本体上电机,电机输出轴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控制电机运转,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上层架整体转动,进而便于调整所有抓手位置,便于准确抓取。优化的,所述抓手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第二夹持块通过第五引导机构横向滑动安装在第一夹持块上,第一夹持块上还设置有夹持块驱动机构,夹持块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连接至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滑动安装在下层架上。控制夹持块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夹持块相对于第一夹持块移动,即可实现抓取或者松开,第五引导机构则能够引导第二夹持块准确移动,确保准确夹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码砖装置,首先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带动所有抓手伸展开,且所有抓手打开,第一限位带、第二限位带用于限制相邻两个抓手之间的距离,然后控制第一移动小车、第二移动小车移动至待抓起的砖块上方,然后控制升降驱动机构将升降组件本体以及抓手等放下,同时控制转动驱动机构带动上层架转动至特定位置,直至抓手置于砖块侧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第一移动小车(2),第一移动小车(2)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小车(3),且第一移动小车(2)在支架(1)上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二移动小车(3)在第一移动小车(2)上的移动方向;/n所述第二移动小车(3)上设置有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升降组件本体(41),升降组件本体(41)通过第一引导机构(42)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二移动小车(3)上,所述第二移动小车(3)上设置有驱动升降组件本体(41)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43);/n所述升降组件本体(41)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抓取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本体(41)中设置有驱动抓取组件(5)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6);/n所述抓取组件(5)包括上层架(51)、中层架(52)、下层架(53)、抓手(54),所述上层架(51)转动安装在升降组件本体(41)的下方;/n所述中层架(52)包括至少两个,所有中层架(52)均通过对应的第二引导机构(521)左右滑动安装在上层架(51)上,其中至少有一个中层架(52)向左侧伸出,至少有一个中层架(52)向右侧伸出;/n所述下层架(53)包括至少两个,下层架(53)沿前后方向,所有向左侧伸出的中层架(52)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下层架(53),所有向右侧伸出的中层架(5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下层架(53),其余下层架(53)则通过第三引导机构(531)左右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中层架(52)上,且相邻的下层架(5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带(532);/n所述上层架(5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机构(511),其中至少有一个第一驱动机构(511)的活动端朝左,并且活动端连接到最左端的下层架(53)上,至少有一个第一驱动机构(511)的活动端朝右,并且活动端连接到最右端的下层架(53)上;/n每个下层架(53)上通过第四引导机构(533)前后滑动安装有抓手(54),且前后相邻的两个抓手(54)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带(541),前后相邻的两个抓手(5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542),每个下层架(53)上设置有驱动方向沿下层架(53)的第三驱动机构(534),第三驱动机构(534)的活动端安装到对应下层架(53)上的其中一个抓手(54)上;/n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第一移动小车(2)、第二移动小车(3)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3)、转动驱动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511)、第二驱动机构(542)、第三驱动机构(534)、抓手(54)均由控制单元控制;/n第一驱动机构(511)、第二驱动机构(542)、第三驱动机构(534)带动所有抓手(54)聚拢以及伸展时,所有抓手(54)均按照矩形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第一移动小车(2),第一移动小车(2)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小车(3),且第一移动小车(2)在支架(1)上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二移动小车(3)在第一移动小车(2)上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二移动小车(3)上设置有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升降组件本体(41),升降组件本体(41)通过第一引导机构(42)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二移动小车(3)上,所述第二移动小车(3)上设置有驱动升降组件本体(41)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43);
所述升降组件本体(41)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抓取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本体(41)中设置有驱动抓取组件(5)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6);
所述抓取组件(5)包括上层架(51)、中层架(52)、下层架(53)、抓手(54),所述上层架(51)转动安装在升降组件本体(41)的下方;
所述中层架(52)包括至少两个,所有中层架(52)均通过对应的第二引导机构(521)左右滑动安装在上层架(51)上,其中至少有一个中层架(52)向左侧伸出,至少有一个中层架(52)向右侧伸出;
所述下层架(53)包括至少两个,下层架(53)沿前后方向,所有向左侧伸出的中层架(52)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下层架(53),所有向右侧伸出的中层架(5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下层架(53),其余下层架(53)则通过第三引导机构(531)左右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中层架(52)上,且相邻的下层架(5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带(532);
所述上层架(5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机构(511),其中至少有一个第一驱动机构(511)的活动端朝左,并且活动端连接到最左端的下层架(53)上,至少有一个第一驱动机构(511)的活动端朝右,并且活动端连接到最右端的下层架(53)上;
每个下层架(53)上通过第四引导机构(533)前后滑动安装有抓手(54),且前后相邻的两个抓手(54)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带(541),前后相邻的两个抓手(5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542),每个下层架(53)上设置有驱动方向沿下层架(53)的第三驱动机构(534),第三驱动机构(534)的活动端安装到对应下层架(53)上的其中一个抓手(54)上;
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第一移动小车(2)、第二移动小车(3)移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3)、转动驱动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511)、第二驱动机构(542)、第三驱动机构(534)、抓手(54)均由控制单元控制;
第一驱动机构(511)、第二驱动机构(542)、第三驱动机构(534)带动所有抓手(54)聚拢以及伸展时,所有抓手(54)均按照矩形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码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42)包括安装在第二移动小车(3)上的导套(421)以及固定在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光芝倪松翔李淑倩倪姗姗倪晓雪倪图
申请(专利权)人:泗县智固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