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的电动车动力源及电动车动力源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动力源工作方法,尤其是一种优化的电动车动力源。
技术介绍
不管是净化人类生活环境,还是善用地球自然资源,已经到了亟需重视的时候了。电动车替代燃油车也是科技发展之中的一项必然大趋势。也代表了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了十多二十年的发展,电动车已经逐步进入市场应用阶段,电动车的动力源虽然是以磷酸铁锂体系、三元锂体系为主的锂离子电池为主,但也呈现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其他动力源的多元化发展。然而,相对已经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燃油车,电动车在整体性能上,以及用户在使用燃油车的操控惯性意识,电动车目前相对燃油车还存在需要改善、优化的地方。自有电动车问世以来,仅自燃的事故就经常发生。造成安全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单体电池本身的质量、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及质量、电池组装的设计及质量。更重要的是电池组装后的电池组热管理及热均衡的管理。由于充电时间大大长于燃油车,即使标榜为快充也需要至少1小时以上,也因此导致电动车为了减少充电次数而刻意追求单次充电的续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的电动车动力源,包括冗余供电系统、发条动力储能系统;/n所述冗余供电系统,包括中央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块;/n所述发条动力储能系统,用普通电机或者手摇装置上紧发条装置,通过钟摆的方式释放发条动能,带动直流发电机,将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给电池模块充电;/n所述冗余供电系统,还包括充电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位器RV1、电位器RV2、整流桥BR1、二极管D1、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的电动车动力源,包括冗余供电系统、发条动力储能系统;
所述冗余供电系统,包括中央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块;
所述发条动力储能系统,用普通电机或者手摇装置上紧发条装置,通过钟摆的方式释放发条动能,带动直流发电机,将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给电池模块充电;
所述冗余供电系统,还包括充电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位器RV1、电位器RV2、整流桥BR1、二极管D1、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稳压集成电路U1、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B、三极管Q1和电池BAT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均接输入电压,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整流桥BR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整流桥BR1的第3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整流桥BR1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稳压集成电路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和所述电池BAT1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桥BR1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稳压集成电路U1的第3引脚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集成电路U1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