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82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设有轧制组件,所述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传动轴、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一传动轴上的主轧辊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活动齿条、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当活动齿条向下移动时,会使第八锥齿轮同时和第九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从而提供切割组件的动力,采用了齿轮和固定齿条,使刀片相对金属棒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差,保障了切割的顺畅,使一般的厂家都将金属轧制步骤和切割步骤在一个装置中进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较少了人工转运的安全隐患。

A metal rolling device with cut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轧制切割
,具体为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型材、板材、管材,目前轧制金属棒的厂家生产的轧制后的金属棒一般长度过长,都需要进行切割后才可以包装、运输,但一般的厂家都将金属轧制步骤和切割步骤使用两个或多个装置进行,这样不仅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人工在转运多个装置时也会存在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设有轧制组件,所述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传动轴、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一传动轴上的主轧辊轮、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二传动轴、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二传动轴上的副轧辊轮,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设有切割组件,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设有位于所述轧制组件下侧的判断组件,所述判断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的活动齿条、固设于右侧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副压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位于从左往右第三个所述第二传动轴下侧的第三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且与左侧所述副压轮摩擦连接的第一摩擦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位于第三传动轴下侧的第四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一摩擦轮摩擦连接的第二摩擦轮、且所述第二摩擦轮周长与切割后金属棒长度相等,固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摩擦轮前侧的扇形齿轮,且所述扇形齿轮可与所述活动齿条带齿部分啮合连接。有益地,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动力连接有第六传动轴,所述第六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端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七传动轴右侧的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上转动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八传动轴,位于所述竖直支架左侧的所述第八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竖直支架右侧的所述第八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九传动轴,所述第九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十传动轴,所述第十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十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锥齿轮右侧的第三带轮。有益地,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与外界相通设有金属棒出口,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固设有通过所述金属棒出口向外延伸的出口滑道,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与外界相通设有金属棒进口。根据实施例,以下对轧制组件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轧制组件还包括固设于从左往右数第二个第一传动轴上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七锥齿轮上侧的风扇。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切割组件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液压控制箱,所述液压控制箱下侧动力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端固设有固定齿条,所述固定齿条和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齿条左端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十一传动轴,位于所述固定板左侧的所述第十一传动轴上固设有切割刀片,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端转动连接有花键轴,且所述花键轴和所述第十一传动轴花键连接,所述花键轴上固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和所述第三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九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侧的所述齿轮,且所述齿轮和所述固定齿条后侧带齿部分啮合连接,所述齿轮转动时,可依次通过所述固定齿条、所述固定板、所述第十一传动轴带动所述切割刀片向右移动。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判断组件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判断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齿条下端的第十二传动轴,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十二传动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十二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侧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六传动轴上端末端固设有第九锥齿轮,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下端的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当所述感应块检测到压力增大时,可使所述液压控制箱带动所述液压杆进行一次上下往复运动,当所述活动齿条向下移动时,可通过第十二传动轴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九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工作腔后测内壁滑动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上端靠近右侧处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固设有位于所述抵接板下侧的固定块,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铰接有铰接棘齿,且所述铰接棘齿上端可与所述抵接板下端抵接,所述铰接棘齿和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活动齿条左侧固设有固定棘齿,且所述固定棘齿可与所述铰接棘齿抵接,所述固定板左端靠近下端处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推动杆,且左右所述推动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杆左右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活动齿条、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当活动齿条向下移动时,会使第八锥齿轮同时和第九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从而提供切割组件的动力,采用了齿轮和固定齿条,使刀片相对金属棒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差,保障了切割的顺畅,使一般的厂家都将金属轧制步骤和切割步骤在一个装置中进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较少了人工转运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4是图3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参照图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工作腔12,所述工作腔12前侧内壁设有轧制组件901,所述轧制组件901包括与所述工作腔12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传动轴51,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一传动轴51上的主轧辊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其特征在于:/n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设有轧制组件,所述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传动轴、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一传动轴上的主轧辊轮、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二传动轴、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二传动轴上的副轧辊轮,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设有切割组件;/n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设有位于所述轧制组件下侧的判断组件,所述判断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的活动齿条、固设于右侧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副压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位于从左往右第三个所述第二传动轴下侧的第三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且与左侧所述副压轮摩擦连接的第一摩擦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位于第三传动轴下侧的第四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一摩擦轮摩擦连接的第二摩擦轮、且所述第二摩擦轮周长与切割后金属棒长度相等,固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摩擦轮前侧的扇形齿轮,且所述扇形齿轮可与所述活动齿条带齿部分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设有轧制组件,所述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传动轴、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一传动轴上的主轧辊轮、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水平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二传动轴、固设于左侧两个第二传动轴上的副轧辊轮,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设有切割组件;
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设有位于所述轧制组件下侧的判断组件,所述判断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的活动齿条、固设于右侧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副压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位于从左往右第三个所述第二传动轴下侧的第三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且与左侧所述副压轮摩擦连接的第一摩擦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位于第三传动轴下侧的第四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一摩擦轮摩擦连接的第二摩擦轮、且所述第二摩擦轮周长与切割后金属棒长度相等,固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摩擦轮前侧的扇形齿轮,且所述扇形齿轮可与所述活动齿条带齿部分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动力连接有第六传动轴,所述第六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端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七传动轴右侧的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上转动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八传动轴,位于所述竖直支架左侧的所述第八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竖直支架右侧的所述第八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九传动轴,所述第九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十传动轴,所述第十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十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锥齿轮右侧的第三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金属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与外界相通设有金属棒出口,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固设有通过所述金属棒出口向外延伸的出口滑道,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与外界相通设有金属棒进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仁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阿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