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843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2:54
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包括外框架、四铲联动机构、加压机构和提苗机构,四铲联动机构包括铲片与两个L型限位臂,L型限位臂的两边连接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与铲片相连接的滑块,加压机构包括一号丝杆、L型连接块和转动臂,L型连接块套装在一号丝杆上,一号丝杆的端部穿过转动臂后与电机相连接,电机与安装块相连接,L型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L型限位臂上的两个滑块相连接,转动臂与一号连接块转动连接,一号连接块通过二号连接块与安装块相连接,提苗机构包括压杆与支撑板,压杆通过V型支撑杆与支撑板相连接,V型支撑杆转动连接在外框架的中部。本设计不仅提高了苗木移植的机械化程度,而且提高了苗木移植的效率和存活率。

A kind of small seedling digging machin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业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提高苗木移植的机械化程度、提高苗木移植的效率与存活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加剧,增加城市绿化树的拥有量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城市绿化工作多采用人工移植在苗圃集中培育的苗木的方式,苗木在苗圃培育4~5年后进行移植,此时已形成密集的根系和一定样式的树冠和枝叶,为了保证苗木移植成活率,一般采用土球移植法进行苗木移植,即需要在苗木的根部留有一定尺寸的土球,土球的端面大多呈弧状,且土球要保持完整。目前,常用的挖掘苗木的挖掘工具为铁锹,铁锹的挖掘头侧端部分为挖掘头内型面和挖掘头外型面的光滑连接型面,进行苗木挖掘时,在苗木的根部不容易形成包裹根部的土球,而且铁锹的挖掘面积较小,大量的重复性挖掘动作容易造成土球松散;另外,人工操作铁锹容易造成苗木根系的意外损伤,从而导致移植的苗木成活率不高。因此,采用人工移植苗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苗木移植的效率与存活率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苗木移植机械化程度低、苗木移植的效率与存活率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苗木移植机械化程度高、苗木移植的效率与存活率高的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包括外框架、四铲联动机构、加压机构和提苗机构;所述外框架为U型结构,所述四铲联动机构位于外框架内,四铲联动机构包括铲片与两个L型限位臂,两个所述L型限位臂的两边均垂直连接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与铲片相连接的滑块,两个所述L型限位臂呈对角分布构成矩形结构;所述加压机构位于四铲联动机构的上方,加压机构包括一号丝杆、L型连接块和转动臂,所述L型连接块套装在一号丝杆上,一号丝杆的端部穿过转动臂后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机与安装块相连接,所述L型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L型限位臂上的两个滑块相连接,所述转动臂与一号连接块转动连接,一号连接块通过二号连接块与安装块相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外框架的内侧相连接,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安装板与二号安装板,一号安装板、二号安装板均通过三号连接块与安装块相连接;所述提苗机构包括两根压杆与两块支撑板,两根所述压杆位于外框架的上方,且对称设置在外框架的两侧,两块所述支撑板位于外框架的下方,且对称设置在外框架的两侧,所述压杆通过V型支撑杆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V型支撑杆转动连接在外框架的中部。所述小型苗木挖取机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位于四铲联动机构的下方,传动机构包括二号丝杆、固定杆、安装座和两个转轴,所述二号丝杆的一端连接有摇柄,二号丝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外框架、安装座后位于两个转轴之间,且该端与转轴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外框架的内侧,安装座分别与位于二号丝杆两侧的一号连杆、二号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一号连杆的另一端与一号固定轴相铰接,一号固定轴与三号连杆的一端相铰接,三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L型限位臂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杆的另一端与二号固定轴相铰接,二号固定轴与四号连杆的一端相铰接,四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转轴与另一个L型限位臂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外框架的一内侧相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号固定轴、二号固定轴后与外框架的另一内侧相连接。所述固定杆位于二号丝杆的下方,固定杆上位于二号丝杆正下方的部位设置有折弯部。所述铲片的切削角为81度~85度。所述铲片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凸起。所述V型支撑杆靠近压杆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凸起,二号凸起与外框架的外侧相吸附。所述V型支撑杆的两内侧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外框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号U型框架、二号U型框架、U型底座,所述一号U型框架通过多根一号支柱与二号U型框架相连接,二号U型框架通过多根二号支柱与U型底座相连接。所述U型底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推动外框架,以使苗木位于两个L型限位臂之间,再通过电机带动一号丝杆转动,一号丝杆带动L型连接块向下移动,L型连接块通过滑块带动铲片沿导轨贯入土壤,然后下压压杆,压杆带动V型支撑杆绕外框架转动,以使支撑板接地,继续下压压杆,以使外框架向上提升,从而提起带土苗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中四铲联动机构包括铲片与两个L型限位臂,两个L型限位臂的两边连接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与铲片相连接的滑块,加压机构包括一号丝杆、L型连接块和转动臂,L型连接块套装在一号丝杆上,一号丝杆的端部穿过转动臂后与电机相连接,L型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L型限位臂上的两个滑块相连接,提苗机构包括压杆与支撑板,压杆通过V型支撑杆与支撑板相连接,V型支撑杆转动连接在外框架的中部;使用时,先推动外框架,以使苗木位于两个L型限位臂之间,再通过电机带动一号丝杆转动,一号丝杆通过L型连接块、滑块带动铲片沿导轨贯入土壤,然后下压压杆,压杆带动V型支撑杆绕外框架转动,以使支撑板接地,继续下压压杆,以使外框架向上提升,从而提起带土苗木;上述结构的苗木挖取机,不仅机械化程度高、使用方便,而且苗木移植的效率与存活率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机械化程度高、使用方便,而且苗木移植的效率与存活率高。2、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中二号丝杆的一端连接有摇柄,二号丝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外框架、安装座后位于两个转轴之间,且该端与转轴的外壁螺纹配合,安装座分别与位于二号丝杆两侧的一号连杆、二号连杆相铰接,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分别与三号连杆、四号连杆相铰接,三号连杆、四号连杆通过转轴与L型限位臂相连接;上述结构的传动机构,通过摇柄、二号丝杆和转轴,来控制两个L型限位臂的开合,以使苗木位于四铲联动机构的中心,不仅扩大了挖取机的适用范围,而且提高了苗木移植的存活率;固定杆位于二号丝杆的下方,固定杆上位于二号丝杆正下方的部位设置有折弯部,使得固定杆与二号丝杆互不干涉,提高了传动机构的可靠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苗木移植存活率高、可靠性高。3、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中铲片的切削角为81度~85度,上述结构的铲片,能有效减小铲片切削土壤时所受阻力,减小整机能耗;铲片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凸起,进一步提高了铲片的减阻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降低了整机能耗。4、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中V型支撑杆靠近压杆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凸起,二号凸起与外框架的外侧相吸附,当下压压杆时,二号凸起与外框架分离,提高了提苗机构的可靠性能;V型支撑杆的两内侧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提高了提苗机构的结构强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可靠性高、结构强度高。5、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及其使用方法中外框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号U型框架、二号U型框架、U型底座,一号U型框架通过多根一号支柱与二号U型框架相连接,二号U型框架通过多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四铲联动机构(2)、加压机构(3)和提苗机构(4);/n所述外框架(1)为U型结构,所述四铲联动机构(2)位于外框架(1)内,四铲联动机构(2)包括铲片(21)与两个L型限位臂(22),两个所述L型限位臂(22)的两边均垂直连接有导轨(23),导轨(23)上安装有与铲片(21)相连接的滑块(24),两个所述L型限位臂(22)呈对角分布构成矩形结构;/n所述加压机构(3)位于四铲联动机构(2)的上方,加压机构(3)包括一号丝杆(31)、L型连接块(32)和转动臂(33),所述L型连接块(32)套装在一号丝杆(31)上,一号丝杆(31)的端部穿过转动臂(33)后与电机(34)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机(34)与安装块(35)相连接,所述L型连接块(32)的两端分别与L型限位臂(22)上的两个滑块(24)相连接,所述转动臂(33)与一号连接块(36)转动连接,一号连接块(36)通过二号连接块(37)与安装块(35)相连接,所述安装块(3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38),所述固定板(38)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39)与外框架(1)的内侧相连接,固定板(3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安装板(310)与二号安装板(311),一号安装板(310)、二号安装板(311)均通过三号连接块(312)与安装块(35)相连接;/n所述提苗机构(4)包括两根压杆(41)与两块支撑板(42),两根所述压杆(41)位于外框架(1)的上方,且对称设置在外框架(1)的两侧,两块所述支撑板(42)位于外框架(1)的下方,且对称设置在外框架(1)的两侧,所述压杆(41)通过V型支撑杆(43)与支撑板(42)相连接,所述V型支撑杆(43)转动连接在外框架(1)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四铲联动机构(2)、加压机构(3)和提苗机构(4);
所述外框架(1)为U型结构,所述四铲联动机构(2)位于外框架(1)内,四铲联动机构(2)包括铲片(21)与两个L型限位臂(22),两个所述L型限位臂(22)的两边均垂直连接有导轨(23),导轨(23)上安装有与铲片(21)相连接的滑块(24),两个所述L型限位臂(22)呈对角分布构成矩形结构;
所述加压机构(3)位于四铲联动机构(2)的上方,加压机构(3)包括一号丝杆(31)、L型连接块(32)和转动臂(33),所述L型连接块(32)套装在一号丝杆(31)上,一号丝杆(31)的端部穿过转动臂(33)后与电机(34)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机(34)与安装块(35)相连接,所述L型连接块(32)的两端分别与L型限位臂(22)上的两个滑块(24)相连接,所述转动臂(33)与一号连接块(36)转动连接,一号连接块(36)通过二号连接块(37)与安装块(35)相连接,所述安装块(3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38),所述固定板(38)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39)与外框架(1)的内侧相连接,固定板(3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安装板(310)与二号安装板(311),一号安装板(310)、二号安装板(311)均通过三号连接块(312)与安装块(35)相连接;
所述提苗机构(4)包括两根压杆(41)与两块支撑板(42),两根所述压杆(41)位于外框架(1)的上方,且对称设置在外框架(1)的两侧,两块所述支撑板(42)位于外框架(1)的下方,且对称设置在外框架(1)的两侧,所述压杆(41)通过V型支撑杆(43)与支撑板(42)相连接,所述V型支撑杆(43)转动连接在外框架(1)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苗木挖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苗木挖取机还包括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位于四铲联动机构(2)的下方,传动机构(5)包括二号丝杆(51)、固定杆(52)、安装座(53)和两个转轴(54),所述二号丝杆(51)的一端连接有摇柄(55),二号丝杆(5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外框架(1)、安装座(53)后位于两个转轴(54)之间,且该端与转轴(54)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安装座(53)固定在外框架(1)的内侧,安装座(53)分别与位于二号丝杆(51)两侧的一号连杆(56)、二号连杆(57)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一号连杆(56)的另一端与一号固定轴(58)相铰接,一号固定轴(58)与三号连杆(59)的一端相铰接,三号连杆(59)的另一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蓉陈桂宏高宇杨沈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