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及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23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及其连接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第一支撑接头,第一支撑接头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用于与框架柱或框架梁连接,第一支撑接头用于与斜支撑连接;支撑底座包括第一端板、肋板及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通过肋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接头包括两个侧翼板、支撑板及两个连接板;侧翼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板的一侧,侧翼板轴线与肋板轴线之间夹角为锐角,连接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板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各构件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工厂化加工制作;方便现场替换,互换性好,有利于标准化生产、便于运输和安装,并且可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A support joint and its connecting device of fabricated steel fram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及其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及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化建筑,随着国家经济腾飞,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以其清洁高效、绿色环保等众多优势必将迎来大规模的发展。节点作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的关键部分,在装配式建筑安装使用阶段发挥着十分关键作用;目前,斜支撑节点结构复杂,节点安装难度较大,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及其连接装置,本技术标准化程度高,便于施工安装,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包括支撑底座和第一支撑接头,第一支撑接头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用于与框架柱或框架梁连接,第一支撑接头用于与斜支撑连接;支撑底座包括第一端板、肋板及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通过肋板固定连接;肋板的一端与第一端板垂直连接,肋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垂直连接;第一支撑接头包括两个侧翼板、支撑板及两个连接板,两个侧翼板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连接板相对平行设置,侧翼板与连接板平行设置;侧翼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板的一侧,侧翼板的一端设置为倾斜端,侧翼板的倾斜端与肋板垂直固定连接,侧翼板的另一端与支撑板一侧的垂直固定连接,侧翼板轴线与肋板轴线之间夹角为锐角;连接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板的另一侧,连接板用于与斜支撑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支撑接头,第二支撑接头与第一支撑接头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接头与支撑底座的肋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接头与第一支撑接头沿肋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接头还包括上翼板,上翼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翼板固定连接,上翼板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加劲肋,第一加劲肋设置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第一加劲肋与肋板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加劲肋与第一支撑接头相对设置在肋板的两侧。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加劲肋,第二加劲肋设置在两个侧翼板之间,第二加劲肋的一端与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加劲肋的另一端与肋板垂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连接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内攻丝螺纹。进一步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为梯形钢板,梯形钢板的较长底边与框架梁或框架柱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连接结构,包括框架柱、框架梁、斜支撑及两个支撑节点,支撑节点采用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其中一个支撑节点的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框架柱侧壁上,另一个支撑节点的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框架梁的梁顶或梁顶;斜支撑的一端与一个支撑节点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斜支撑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节点的连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斜支撑采用槽型钢,槽型钢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槽型安装孔,槽型安装孔内设置有内攻丝螺纹;连接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内攻丝螺纹;槽型钢上的槽型安装孔与连接板上的连接孔相适应,自攻螺栓依次穿过槽型钢上的槽型安装孔和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将斜支撑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斜支撑上设置有若干劲板,劲板与斜支撑的轴线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装配置钢框架支撑节点,结构简单,各构件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工厂化加工制作;当某一支撑节点损坏时,方便现场替换,互换性好,本技术支撑节点有利于标准化生产、便于运输和安装,并且可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接头上设置加劲肋,大大提高了支撑板及肋板的刚度,增加了支撑节点的强度及稳定性。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在支撑底座上设置加劲肋,增加了肋板的刚度,提高了支撑节点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的,通过将支撑底座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设置为梯形,便于支撑底座与框架柱或框架梁的焊接固定。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连接装置,在安装支撑节点连接装置时,将斜支撑的一端与一个支撑节点与通过自攻螺栓固定连接,将斜支撑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节点与通过自攻螺栓固定连接;实现了斜支撑与框架梁和框架柱之间的可靠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本技术支撑节点连接可靠、强度高、刚性大、工程化程度高及加工装配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支撑节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支撑节点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支撑节点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的支撑节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的支撑节点立体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的支撑节点立体结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装置中的框架梁连接节点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装置中的框架柱连接节点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装置中的斜支撑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底座,2第一支撑接头,3第二支撑接头,4第一加劲肋,5第二加劲肋,6框架柱,7框架梁,8斜支撑,9自攻螺栓;11第一端板,12肋板,13第二端板,21侧翼板,22支撑板,23连接板,231连接孔,24上翼板,81槽型安装孔,82劲板,101框架梁支撑接头,201框架柱支撑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考附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包括支撑底座1和第一支撑接头2,第一支撑接头2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支撑底座1用于与框架柱6或框架梁7连接,第一支撑接头2用于与斜支撑8连接。支撑底座1包括第一端板11、肋板12、第二端板13及第一加劲肋4,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通过肋板12固定连接;肋板12的一端与第一端板11垂直焊接固定,并位于第一端板11的中间部位;肋板12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13垂直焊接固定,并位于第二端板13的中间部位;使用时,通过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与框架梁7的梁顶或梁底垂直焊接固定,将支撑底座1固定连接在框架梁7上;第一加劲肋4设置在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之间,第一加劲肋4垂直焊接固定在肋板12上;第一加劲肋4和第一支撑接头2相对设置在肋板2的两侧。第一支撑接头2包括两个侧翼板21、支撑板22、两个连接板23、上翼板24及第二加劲肋5,两个侧翼板21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连接板23相对平行设置,侧翼板21与连接板23平行设置;侧翼板21和连接板23分别设置在支撑板22的两侧;侧翼板21垂直设置在支撑板22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之间;侧翼板21的一端设置为倾斜端,侧翼板21的倾斜端与肋板12垂直固定连接,侧翼板2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和第一支撑接头(2),第一支撑接头(2)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支撑底座(1)用于与框架柱(6)或框架梁(7)连接,第一支撑接头(2)用于与斜支撑(8)连接;支撑底座(1)包括第一端板(11)、肋板(12)及第二端板(13),第一端板(11)与第二端板(13)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通过肋板(12)固定连接;肋板(12)的一端与第一端板(11)垂直连接,肋板(12)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13)垂直连接;第一支撑接头(2)包括两个侧翼板(21)、支撑板(22)及两个连接板(23),两个侧翼板(21)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连接板(23)相对平行设置,侧翼板(21)与连接板(23)平行设置;侧翼板(21)垂直设置在支撑板(22)的一侧,侧翼板(21)的一端设置为倾斜端,侧翼板(21)的倾斜端与肋板(12)垂直固定连接,侧翼板(2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2)一侧的垂直固定连接,侧翼板(21)轴线与肋板(12)轴线之间夹角为锐角;连接板(23)垂直设置在支撑板(22)的另一侧,连接板(23)用于与斜支撑(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和第一支撑接头(2),第一支撑接头(2)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支撑底座(1)用于与框架柱(6)或框架梁(7)连接,第一支撑接头(2)用于与斜支撑(8)连接;支撑底座(1)包括第一端板(11)、肋板(12)及第二端板(13),第一端板(11)与第二端板(13)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通过肋板(12)固定连接;肋板(12)的一端与第一端板(11)垂直连接,肋板(12)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13)垂直连接;第一支撑接头(2)包括两个侧翼板(21)、支撑板(22)及两个连接板(23),两个侧翼板(21)相对平行设置,两个连接板(23)相对平行设置,侧翼板(21)与连接板(23)平行设置;侧翼板(21)垂直设置在支撑板(22)的一侧,侧翼板(21)的一端设置为倾斜端,侧翼板(21)的倾斜端与肋板(12)垂直固定连接,侧翼板(2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2)一侧的垂直固定连接,侧翼板(21)轴线与肋板(12)轴线之间夹角为锐角;连接板(23)垂直设置在支撑板(22)的另一侧,连接板(23)用于与斜支撑(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接头(3),第二支撑接头(3)与第一支撑接头(2)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接头(3)与支撑底座(1)的肋板(1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接头(3)与第一支撑接头(2)沿肋板(12)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接头(2)还包括上翼板(24),上翼板(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翼板(21)固定连接,上翼板(24)的一侧与支撑板(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加劲肋(4),第一加劲肋(4)设置在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3)之间,第一加劲肋(4)与肋板(12)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加劲肋(4)与第一支撑接头(2)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良许振华刘彪朱超马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