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3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包括下柱、内套筒、上柱以及法兰盘,所述上柱固定设置在下柱上,所述上柱和下柱的拼接处分别固定设置有法兰盘;所述下柱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一端设置在下柱内,另一端伸出下柱的上端,所述内套筒伸出下柱的部分插入上柱内固定,所述法兰盘处通过高强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装配率高的优点。

A kind of connection node of box section frame column inner sleeve fl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得到普及和发展,现行的箱型截面框架柱连接节点主要通过坡口全熔透焊缝连接。现有的焊接方式存在无法避免的缺陷,而焊接过程中也难以控制焊接质量,使焊缝部位成为结构薄弱部位,影响工程质量。现场焊接也会影响施工效率,间接增加工程造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焊接存在污染环境,可拆性差和结构装配率低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解决钢结构箱型柱焊接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具有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装配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包括下柱、内套筒、上柱以及法兰盘,所述上柱固定设置在下柱上,所述上柱和下柱的拼接处分别固定设置有法兰盘;所述下柱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一端设置在下柱内,另一端伸出下柱的上端,所述内套筒伸出下柱的部分插入上柱内固定,所述法兰盘处通过高强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柱和下柱的连接时,通过在下柱内固定设置内套筒,将内套筒通过螺栓与上柱连接固定;同时在上柱和下柱的拼接处利用法兰盘将上柱和下柱固定,提高了构件的抗剪和抗扭能力,增强局部稳定性,具有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装配率高以及抗震性能良好,节点承载能力高的优点。解决了箱型柱焊接连接时存在的焊缝质量和可拆性差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包括直板和斜板,所述直板和斜板间隔设置,所述斜板设置在下柱的直角处,所述直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上柱和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孔同圆心设置的穿孔;在穿孔和螺栓孔内插入螺栓拧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体式套筒,采用螺栓将内套筒分别与上柱和下柱连接固定,避免了焊接固定,安装方便,可拆性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包括直板和斜板,所述直板和斜板在加工下柱时与下柱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柱两侧连接横梁时,无法采用一体式套筒进行施工,采用在加工下柱时,将内套筒同步的焊接固定在下柱的内部,稳定性高,安装方便,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的上部于上柱内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设置在直板的侧壁上,所述上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孔同圆心设置的穿孔,在穿孔和螺栓孔内插入螺栓拧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套筒和上柱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增加上柱和下柱之间的抗剪和抗扭能力,稳定性高,抗震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为自锁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螺栓将内套筒和上柱、下柱相互固定时,通过普通的螺栓螺母连接不便于施工,施工自锁螺栓,依靠挤压作用在孔内形成内螺纹并形成可靠的锁紧螺纹连接,不配合螺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更高的预紧力,进一步加强箱型柱的整体性,提高构件的抗剪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盘上设置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一边固定设置在法兰盘上,另一边固定设置在上柱或者下柱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法兰盘与上柱或者下柱连接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伸出下柱的一端向内套筒中轴线倾斜形成收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口的大小小于上柱的开口的大小,便于上柱套设在内套筒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内套筒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下柱上部连接,方便定位与安装,内套筒上部伸出下柱顶部的法兰盘,与上柱下部用螺栓拧紧成为整体。当上柱和下柱对齐安装就位后,上柱和下柱的法兰盘相互接触,通过自锁螺栓安装成一体,同时在法兰板周向设置有加劲肋,提高了构件的抗剪和抗扭能力,增强局部稳定性,解决了箱型柱焊接连接时存在的焊缝质量和可拆性差的问题;2.通过在内套筒下部通过分步焊接的方式与下柱同时加工成为一体,在现场方便定位,下柱定位后内套筒上部伸出,与上柱下部通过螺栓连接;上柱和下柱的法兰盘相互接触,通过自锁螺栓安装成一体,在法兰板周向设置有加劲肋,提高构件的抗剪和抗扭能力,增强局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柱;2、下柱;21、穿孔;3、内套筒;31、直板;32、斜板;4、法兰盘;41、螺纹孔;42、高强螺栓;5、螺栓孔;6、螺栓;7、收口;8、加劲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包括上柱1,下柱2,法兰盘4和内套筒3,下柱2和上柱1为相适配的中空方柱,在下柱2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套筒3,内套筒3一端固定在下柱2的内部,另一端伸出下柱2的顶部,内套筒3伸出下柱2的部分插入上柱1内。上柱1底部端面和下柱2顶部端面周向焊接法兰盘4,在法兰盘4上沿法兰盘4的四条侧边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螺纹孔41,将上柱1与下柱2相互拼接,采用高强度螺栓6连接两个法兰盘4。上柱1通过插入其中的内套筒3进行定位和连接,内套筒3由四面直板31和四角斜板32拼接而成。直板31贴合在下柱2的内壁上,直板31和直板31之间用斜板32连接,斜板32在内套筒3的直角处形成倒角。由于直角的筒壁在插入过程中会与下柱2内壁有摩擦和卡住的现象,操作存在困难,还会刮擦构件,而通过在内套筒3的直角处连接斜板32形成直倒角,使安装内套筒3时更容易定位安插,也会减少对构件的损伤。根据内套筒3与下柱2连接方式的不同,内套筒3的加工和安装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体式的套筒,在安装时一端插入下柱2内,与下柱2通过螺栓6连接,一种是分体式的套筒,在加工下柱2时同步与下柱2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主要介绍一体式内套筒3与下柱2和上柱1通过螺栓6连接的情况。内套筒3与下柱2螺栓连接时,内套筒3可以一体成型,在每块直板31与上柱1和下柱2贴合的位置分别开设螺栓孔5,根据上柱1和下柱2的受力大小,可以增加或者减少螺栓孔5的数量,上柱1和下柱2在与螺栓孔5相对应位置开设穿孔21,内套筒3与下柱2和上柱1分别通过螺栓6连接。首先,在内套筒3的上部和下部于四个直板31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内套筒3内部腔体的螺栓孔5,在下柱2的上部和上柱1的下部与螺栓孔5相对应的位置开设相对应的穿孔21,将内套筒3插入下柱2内,使螺栓孔5对准穿孔21,利用螺栓6插入穿孔21和螺栓孔5,拧紧螺栓6将内套筒3固定在下柱2上。内套筒3上部伸出下柱2法兰盘4,等待和上柱1下部连接。然后,下柱2安装就位,吊装上柱1与内套筒3伸出的上部对齐套入,上柱1与内套筒3贴合部位开设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柱(2)、内套筒(3)、上柱(1)以及法兰盘(4),所述上柱(1)固定设置在下柱(2)上,所述上柱(1)和下柱(2)的拼接处分别固定设置有法兰盘(4);所述下柱(2)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套筒(3),所述内套筒(3)一端设置在下柱(2)内,另一端伸出下柱(2)的上端,所述内套筒(3)伸出下柱(2)的部分插入上柱(1)内固定,所述法兰盘(4)处通过高强螺栓(42)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柱(2)、内套筒(3)、上柱(1)以及法兰盘(4),所述上柱(1)固定设置在下柱(2)上,所述上柱(1)和下柱(2)的拼接处分别固定设置有法兰盘(4);所述下柱(2)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套筒(3),所述内套筒(3)一端设置在下柱(2)内,另一端伸出下柱(2)的上端,所述内套筒(3)伸出下柱(2)的部分插入上柱(1)内固定,所述法兰盘(4)处通过高强螺栓(4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3)包括直板(31)和斜板(32),所述直板(31)和斜板(32)间隔设置,所述斜板(32)设置在下柱(2)的直角处,所述直板(3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5),所述上柱(1)和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栓孔(5)同圆心设置的穿孔(21);在穿孔(21)和螺栓孔(5)内插入螺栓(6)拧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型截面框架柱内套筒式法兰盘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3)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涛陈同林闫军孙磊江伟吴金森王若然王代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