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1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并联罐,包括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所述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并列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下料罐由上半罐和下半罐组成,所述上半罐和下半罐沿第一料罐的轴线对接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下料罐与第一下料罐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罐体分成上半罐和下半罐,上半罐、下半罐的高度小于或接近人的高度,作业人员很容易站在上半罐、下半罐内安装衬板,当衬板安装完成后,采用吊装设备把上半罐和下半罐对接后焊接固定,具有便于制造的优点。

A kind of parallel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罐
本技术涉及无料钟炉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并联罐。
技术介绍
无料钟炉顶具有良好的高压密封性能,灵活的布料手段,能使高炉充分利用煤气能,保持高炉顺行;同时运行可靠,易损部件少,检修方便快捷,有利于高炉实现高产、稳产、低耗和长寿。无料钟炉顶设备已在全世界大中型高炉上得到广泛应用。无料钟炉顶设备有串罐、并罐和三罐之分,但应用较多的是串罐和并罐。串罐虽具有设备少、投资低、布料均匀等优点,但串罐的上料罐、下料罐互相约束,装料能力有限。并罐无料钟炉顶设备的两个下料罐交替工作,互不影响,装卸料能力较大。由于并罐中每个下料罐的装料能力接近串联下料罐的装料能力,并联下料罐的内径小于串联下料罐内径,因此并罐的高度通常高于串罐中下罐的高度。无论是串罐、并罐还是三罐,无料钟炉顶设备的下料罐是高炉内所有原料、燃料的中转站,炉料装入料罐时会与下料罐内壁发生碰撞摩擦。因此下料罐内安装衬板来防止料罐内壁磨损。由于并罐的下料罐高度较高,下料罐上部分的衬板不便于安装。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并联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并联罐,把罐体分成上半罐和下半罐,上半罐、下半罐的高度小于或接近人的高度,作业人员很容易站在上半罐、下半罐内安装衬板,当衬板安装完成后,采用吊装设备把上半罐和下半罐对接后焊接固定。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并联罐,包括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所述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并列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下料罐由上半罐和下半罐组成,所述上半罐和下半罐沿第一料罐的轴线对接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下料罐与第一下料罐的结构相同。一般下料罐的罐体采用金属材料焊接而成,对制造下料罐的作业人员来说,在安装罐体上半部分的衬板时,由于下料罐的高度远高于人的高度,则需要在罐体内放置安装架,两个作业人员配合安装衬板,其中一人高举衬板贴合在罐体内壁上,另一人使用固定件把衬板和罐体固定连接。通常单块衬板较重,作业人员高举衬板不方便作业并且存在作业风险,容易引起工伤。本技术把罐体分成上半罐和下半罐,上半罐、下半罐的高度小于或接近人的高度,作业人员很容易站在上半罐、下半罐内安装衬板,当衬板安装完成后,采用吊装设备把上半罐和下半罐对接后焊接固定,具有便于制造的优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半罐、下半罐分别由直筒部和锥部组成,直筒部和锥部连接;所述上半罐的锥部与下半罐的锥部相对设置,所述上半罐的直筒部与下半罐的直筒部对接。第一料罐、第二料罐分别是上下两端锥形、中部筒型的结构,由于中部的筒形较为规整,本技术从筒型的中部分割成上料罐和下料罐,这样便于上料罐和下料罐的对齐和对接,具有对接方便的优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部的小端面均为平面,对接之前所述上半罐和下半罐的锥部均朝下放置在地面上,所述上半罐和下半罐的筒部分别朝上放置。由于上半罐和下半罐上分别具有锥部,众所周知锥部内腔是斜面,锥部的衬板相对于筒部不易安装,本技术把锥部朝下放置在地面上,作业人员蹲在地方就能完成衬板的安装,有效降低了锥部衬板的安装难度。需指出,当锥部的小端面为斜面时,直筒部的端面与地面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部的大端与直筒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半罐的锥部小端直径小于下半罐的锥部小端直径。本技术将下半罐的锥部尺寸变大的目的,是预防出料口物料沉积,保证下料顺畅,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半罐锥部的周壁上设有上封闭阀。本技术从上料罐锥部的周面向下料罐内装料,锥部的锥形结构对物料能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物料在下料罐内腔对衬板的冲击,降低衬板的磨损程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料罐与第二下料罐相对的两个面近似于平面。根据炉料的下料特性,本技术对下料罐形状进行了优化,并缩小了两罐之间的径向间距,保证卸料时罐内炉料均匀下沉,基本消除了炉料在罐内的偏析。具体的,第一下料罐、第二下料罐分别由上锥段、圆筒段和下锥段组成,圆筒段位于上锥段与下锥段之间,上锥段位于圆筒段的上方,上锥段和下锥段是斜椎体,下锥段中离高炉中心线最近的母线是竖直的,上锥段中离高炉中心线最近的母线与高炉中心线之间呈小于10°的夹角,上锥段和下锥段中离高炉中心线最远处的母线是倾斜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把罐体分成上半罐和下半罐,上半罐、下半罐的高度小于或接近人的高度,作业人员很容易站在上半罐、下半罐内安装衬板,当衬板安装完成后,采用吊装设备把上半罐和下半罐对接后焊接固定,具有便于制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并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料罐的上半罐、第一料罐的下半罐对接过程示意图;图3为第二料罐的上半罐放置在地面上的示意图;图4为第二料罐的下半罐放置在地面上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料罐;11、第一料罐的上半罐;12、第一料罐的下半罐;2、第二料罐;21、第二料罐的上半罐;22、第二料罐的下半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联罐,包括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并列且对称设置;第一下料罐由上半罐和下半罐组成,上半罐和下半罐沿第一料罐1的轴线对接并相对固定;第二下料罐与第一下料罐的结构相同。一般下料罐的罐体采用金属材料焊接而成,对制造下料罐的作业人员来说,在安装罐体上半部分的衬板时,由于下料罐的高度远高于人的高度,则需要在罐体内放置安装架,两个作业人员配合安装衬板,其中一人高举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所述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并列且对称设置;/n所述第一下料罐由上半罐和下半罐组成,所述上半罐和下半罐沿第一料罐的轴线对接并相对固定;/n所述第二下料罐与第一下料罐的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所述第一下料罐和第二下料罐并列且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下料罐由上半罐和下半罐组成,所述上半罐和下半罐沿第一料罐的轴线对接并相对固定;
所述第二下料罐与第一下料罐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罐、下半罐分别由直筒部和锥部组成,直筒部和锥部连接;
所述上半罐的锥部与下半罐的锥部相对设置,所述上半罐的直筒部与下半罐的直筒部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部的小端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勇刘建宏刘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