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00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状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外部设置有若干控制板,控制板和输送带之间环设有若干导向装置,输送导向装置包括转棍、侧耳柱、撑板和卡位板,输送转棍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耳柱,侧耳柱贯穿撑板,撑板一端和控制板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撑板上背对转棍的一侧设置有圆板状的卡位板,侧耳柱端部和卡位板固定连接,侧耳柱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撑板中开设有注油管腔,注油管腔中设置有拦截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导向装置转动时自动在侧耳柱上和撑板摩擦的位置注入润滑油,这样减小摩擦力对导向装置的影响,时导向装置顺利辅助输送带移动,很具有实用性。

A kind of tubular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管状带式输送机
,具体为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兼有管道输送和带式输送的新型输送机,具有输送倾角大,曲率半径小,机身横截面积小,三维空间弯曲输送,输送带不跑偏,便于输送线路布置、维护、管理等优点,但物料的块度受输送带宽度限制,不宜用于输送线路短而又要多处受料或卸料的场合。用于输送煤炭、矿石、粮食、水泥、纸浆以及混凝土等各种块状与粉状物料。现有技术中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如何解决输送带辅助滚轮的摩擦损耗问题,提高其使用寿命,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外部设置有若干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上开设有柱状通孔,控制板和输送带之间环设有若干导向装置,输送导向装置包括转棍、侧耳柱、撑板和卡位板,输送转棍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耳柱,侧耳柱贯穿撑板,所述撑板一端和控制板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撑板上背对转棍的一侧设置有圆板状的卡位板,所述侧耳柱端部和卡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中开设有长方体状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一端连接有颈筒,所述颈筒嵌入在控制板中,颈筒一端延伸到外界,且颈筒端部连接有盖帽,盖帽形状为锥形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圆筒,盖帽圆筒一端延伸到颈筒中,颈筒和盖帽的圆筒螺纹连接,所述侧耳柱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撑板中开设有注油管腔,注油管腔中设置有拦截装置,所述控制板中开设有引导管腔,所述引导管腔分别于注油管腔和储油腔连接。优选的,所述拦截装置包括密封座、密封球、弹簧和挡板,所述密封座一端设置有密封球,密封球上远离密封座的一端接触有弹簧,弹簧上远离密封球的一端接触有挡板。优选的,所述密封座形状为筒状且筒内壁为弧面,密封座外壁与注油管腔内壁固定连接,挡板形状为圆板且圆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挡板外壁和注油管腔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撑板上开设有柱状通孔,侧耳柱与撑板的通孔活动套接,撑板通孔侧壁上开设有筒状的弹簧片槽,弹簧片位于弹簧片槽中,弹簧片槽和注油管腔端部连通,密封座位于注油管腔中靠近弹簧片槽的端部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构造设计实现导向装置转动时自动在侧耳柱上和撑板摩擦的位置注入润滑油,这样减小摩擦力对导向装置的影响,时导向装置顺利辅助输送带移动,很具有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拦截装置和弹簧片的设计,实现侧耳柱转动时注油,侧耳柱静止时不再注油,这样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整个注油工作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储油腔位置分布图;图3为图2中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弹簧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拦截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带、2控制板、3导向装置、4转棍、5侧耳柱、6撑板、7卡位板、8储油腔、9颈筒、10盖帽、11注油管腔、12拦截装置、13弹簧片、14引导管腔、15密封座、16密封球、17弹簧、18挡板、19弹簧片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外部设置有若干控制板2,现有技术中,输送带1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个控制板2,用来支撑输送带1,控制其走向,控制板2辅助输送带1的输送工作,控制板2下端设置支撑架,使控制板2处于悬空状态,控制板2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上开设有柱状通孔,控制板2和输送带1之间环设有若干导向装置3,输送导向装置3包括转棍4、侧耳柱5、撑板6和卡位板7,输送转棍4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耳柱5,侧耳柱5贯穿撑板6,撑板6一端和控制板2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撑板6上背对转棍4的一侧设置有圆板状的卡位板7,侧耳柱5端部和卡位板7固定连接,控制板2中开设有长方体状的储油腔8,储油腔8一端连接有颈筒9,颈筒9嵌入在控制板2中,颈筒9一端延伸到外界,且颈筒9端部连接有盖帽10,盖帽10形状为锥形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圆筒,盖帽10圆筒一端延伸到颈筒9中,颈筒9和盖帽10的圆筒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在盖帽10圆筒外壁开设螺纹,在颈筒9内壁上开设螺纹,颈筒9上延伸到外界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柱状导气孔,侧耳柱5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片13,结合图4和图5理解弹簧片13的位置,弹簧片13一端和侧耳柱5固定连接,弹簧片13另一端端部实体上嵌入铅块,这样弹簧片13的端部受到离心影响变大,撑板6中开设有注油管腔11,注油管腔11中设置有拦截装置12,控制板2中开设有引导管腔14,引导管腔14分别于注油管腔11和储油腔8连接,如图2所示,引导管腔14形状为直管腔一端连通环形管腔,引导管腔14和注油管腔11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图2所示为引导管腔14和储油腔8连接关系。拦截装置12包括密封座15、密封球16、弹簧17和挡板18,密封座15一端设置有密封球16,密封球16上远离密封座15的一端接触有弹簧17,弹簧17上远离密封球16的一端接触有挡板18。密封座15形状为筒状且筒内壁为弧面,密封座15外壁与注油管腔11内壁固定连接,图3所示为侧耳柱5转动状态,此时弹簧片13受离心影响完全张开,弹簧片13顶着密封球16,当弹簧片13不与密封球16接触时,受到弹簧17反弹,密封球16和密封座15契合,密封座15卡住密封球16的空间位置,挡板18形状为圆板且圆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挡板18外壁和注油管腔11内壁固定连接。撑板6上开设有柱状通孔,侧耳柱5与撑板6的通孔活动套接,撑板6通孔侧壁上开设有筒状的弹簧片槽19,弹簧片13位于弹簧片槽19中,弹簧片槽19和注油管腔11端部连通,密封座15位于注油管腔11中靠近弹簧片槽19的端部位置。工作原理:工作中输送带1输送移动,输送带1带动导向装置3,转棍4辅助转动使输送带1顺利移动,转棍4带动侧耳柱5转动,侧耳柱5带动弹簧片13,弹簧片13在弹簧片槽19中旋转,当弹簧片13一端和密封球16接触使,弹簧片13推动密封球16,密封球16和密封座15不再咬合,润滑油通过注油管腔11进入弹簧片槽19中,再留到侧耳柱5的外壁位置,实现侧耳柱5在撑板6上的转动润滑,一旦侧耳柱5停止转动,此时弹簧17反弹推动密封球16,密封球16再次和密封座15完全契合,实现密封,即注油管腔11通道中断,此时弹簧片13不和密封球16接触,或是接触,接触时由于弹簧片13静止,弹簧片13端部顶不动密封球16,润滑油预先储存在储油腔8中,通过引导管腔14留到若干注油管腔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外部设置有若干控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2)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上开设有柱状通孔,控制板(2)和输送带(1)之间环设有若干导向装置(3),输送导向装置(3)包括转棍(4)、侧耳柱(5)、撑板(6)和卡位板(7),输送转棍(4)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耳柱(5),侧耳柱(5)贯穿撑板(6),所述撑板(6)一端和控制板(2)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撑板(6)上背对转棍(4)的一侧设置有圆板状的卡位板(7),所述侧耳柱(5)端部和卡位板(7)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2)中开设有长方体状的储油腔(8),所述储油腔(8)一端连接有颈筒(9),所述颈筒(9)嵌入在控制板(2)中,颈筒(9)一端延伸到外界,且颈筒(9)端部连接有盖帽(10),盖帽(10)形状为锥形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圆筒,盖帽(10)圆筒一端延伸到颈筒(9)中,颈筒(9)和盖帽(10)的圆筒螺纹连接,所述侧耳柱(5)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片(13),所述撑板(6)中开设有注油管腔(11),注油管腔(11)中设置有拦截装置(12),所述控制板(2)中开设有引导管腔(14),所述引导管腔(14)分别于注油管腔(11)和储油腔(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外部设置有若干控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2)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上开设有柱状通孔,控制板(2)和输送带(1)之间环设有若干导向装置(3),输送导向装置(3)包括转棍(4)、侧耳柱(5)、撑板(6)和卡位板(7),输送转棍(4)端部固定连接有侧耳柱(5),侧耳柱(5)贯穿撑板(6),所述撑板(6)一端和控制板(2)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撑板(6)上背对转棍(4)的一侧设置有圆板状的卡位板(7),所述侧耳柱(5)端部和卡位板(7)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2)中开设有长方体状的储油腔(8),所述储油腔(8)一端连接有颈筒(9),所述颈筒(9)嵌入在控制板(2)中,颈筒(9)一端延伸到外界,且颈筒(9)端部连接有盖帽(10),盖帽(10)形状为锥形壳体内部固定连接圆筒,盖帽(10)圆筒一端延伸到颈筒(9)中,颈筒(9)和盖帽(10)的圆筒螺纹连接,所述侧耳柱(5)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片(13),所述撑板(6)中开设有注油管腔(11),注油管腔(11)中设置有拦截装置(12),所述控制板(2)中开设有引导管腔(14),所述引导管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强李伟贺永强霍震海郑二兵翟小军陈志峰朱旺虎李莹莹李刚卢燕翔崔祥磊李艳于鲁晋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神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