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671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壁顶部焊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底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此实用通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第一螺杆、第一螺块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使装置本体向上运动,另外此装置通过第二电机、第三圆锥齿轮、第四圆锥齿轮、导杆、蜗杆、蜗轮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翻转装置本体,另外此装置通过第二螺杆、活动板、弹簧、套管、连杆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保证装置本体翻转过程中,装置本体内部建筑物不会脱离装置本体。

A kind of production mould for assembly build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行业制作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现有的建筑模具在建筑构件完成生产之后,制作好的建筑构件无法很好的取出,需要动用大量人力,增加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通过设有第一电机、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第一螺杆、第一螺块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使装置本体向上运动,另外此装置通过第二电机、第三圆锥齿轮、第四圆锥齿轮、导杆、蜗杆、蜗轮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翻转装置本体,另外此装置通过第二螺杆、活动板、弹簧、套管、连杆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保证装置本体翻转过程中,装置本体内部建筑物不会脱离装置本体。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壁顶部焊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二圆锥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内壁顶部焊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顶部设置有第二圆锥齿轮(7),所述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第第一圆锥齿轮(2),且第一圆锥齿轮(2)与第二圆锥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圆锥齿轮(7)顶部中心轴处焊接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内壁顶部焊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顶部设置有第二圆锥齿轮(7),所述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第第一圆锥齿轮(2),且第一圆锥齿轮(2)与第二圆锥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圆锥齿轮(7)顶部中心轴处焊接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块(4)一侧焊接有第三转动杆(16),所述第三转动杆(16)一端设置有蜗轮(17),蜗轮(17)一侧开设有槽口,第三转动杆(16)一端延伸至蜗轮(17)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7)一侧焊接有第一配合杆,第一配合杆一端焊接有装置本体(19),所述装置本体(19)底部焊接有顶杆(24),所述顶杆(24)数量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壁底部焊接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8)顶部设置有第三圆锥齿轮(9),所述底板(1)底部开设有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第四圆锥齿轮(10),且第四圆锥齿轮(10)部分延伸至底板(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泓斌张亮亮梁建新江海峰王云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翰居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