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墨组件以及电线印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534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字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刮墨组件以及电线印字机,包括竖置且相切合的印字轮和带墨轮,以及内部设置有流道的刮墨座;在所述刮墨座上设置有抵靠于所述印字轮上的刮墨块;所述流道自上而下呈漏斗状,且下端开口朝向所述带墨轮;在所述刮墨座朝向所述印字轮的侧壁上沿所述流道方向呈敞口设置,令所述流道呈半封闭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内容在于提供一种刮墨组件以及电线印字机,解决了现有油墨座在印字过程中容易将油墨飞溅到电线表皮,造成电线品质不良的技术问题。

A scraping component and a wire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墨组件以及电线印字机
本技术涉及印字设备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刮墨组件以及电线印字机。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的电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电线表皮印上型号参数及生产厂家等信息的文字,电线印字机用于完成电线表皮的印字功能。刮墨座、带墨轮和印字轮是印字机的组成配件,在刮墨座内形成有供油墨流过的流道,流道开口正对带墨轮,油墨流至带墨轮上,带墨轮与印字轮接触,油墨通过带墨轮和印字轮的旋转由带墨轮转移至印字轮上,再通过印字轮旋转将文字印在与印字轮接触的电线表皮上。由于刮墨座的油墨流道上下宽度一致,造成在使用时油墨飞溅到电线表皮上,造成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于提供一种刮墨组件以及电线印字机,解决了现有油墨座在印字过程中容易将油墨飞溅到电线表皮,造成电线品质不良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刮墨组件,包括竖置且相切合的印字轮和带墨轮,以及内部设置有流道的刮墨座;在所述刮墨座上设置有抵靠于所述印字轮上的刮墨块;所述流道自上而下呈漏斗状,且下端开口朝向所述带墨轮;在所述刮墨座朝向所述印字轮的侧壁上沿所述流道方向呈敞口设置,令所述流道呈半封闭通道。优选的,所述所述刮墨座的流道开口与所述带墨轮等宽。优选的,所述流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印字轮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刮墨块设置于所述刮墨座上朝向所述印字轮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刮墨座开设的敞口上方。优选的,所述刮墨座和印字轮的制作材质均为304不锈钢材质,且其表面均为镜面抛光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线印字机,包括上述刮墨组件。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刮墨座呈敞口设置,刮墨块将印字轮上的油墨刮下后,油墨能够通过敞口进入刮墨座内的流道,再流到带墨轮上,由于流道的下端开口与带墨轮等宽,所有刮下的油墨将集中流到带墨轮上,解决使用过程中油墨飞溅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刮墨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现有用于印字机的刮墨座,由于刮墨座的油墨流道上下宽度一致,造成在使用时油墨飞溅到待印字物件上,造成品质不良;并且刮墨块从印字轮上刮下的油墨容易流至刮墨座上,对刮墨座造成污染。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刮墨组件,包括竖置且相切合的印字轮1和带墨轮2,以及内部设置有流道4的刮墨座3。其中在刮墨座3上设置有抵靠于印字轮1上的刮墨块5。在本实施例中,以用于电线印字机为例做详细说明。为了避免油墨飞溅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流道4自上而下呈漏斗状,且下端开口朝向带墨轮2,与此同时,刮墨座3的流道4开口与带墨轮2等宽。与上述结构配合的,在刮墨座3朝向印字轮1的侧壁上沿流道4方向呈敞口设置,令流道4呈半封闭通道。其中流道4的宽度大于印字轮1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电线印字机的刮墨座3,流道4采用上端通道宽度30mm,下端开口15mm宽度的优化设计,带墨轮2与流道4的下端开口等宽,同为15mm。刮墨块5设置于刮墨座3上朝向印字轮1的一侧,且位于刮墨座3开设的敞口上方。在上述刮墨组件工作时,油墨自刮墨座3的流道4内自上而下流过,油墨自流道4的下端开口流至带墨轮2上,由于流道4的下端开口与带墨轮2等宽,流下的油墨均能集中流到带墨轮2上,解决了使用过程中油墨飞溅的问题。在图1中,带墨轮2逆时针旋转,与带墨轮2相切合的印字轮1顺时针旋转,油墨由带墨轮2旋转带至与印字轮1切合的位置,印字轮1接触并沾上油墨;印字轮1继续顺时针旋转,抵靠在印字轮1上的刮墨块5将印字轮1上多余的油墨刮下,刮下的油墨从流道4的缺口进入刮墨座3的流道4内,使得全部刮下的油墨均能够流入流道4,并再次流至带墨轮2,再次循环上述过程。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刮墨组件,包括竖置且相切合的印字轮1和带墨轮2,以及内部设置有流道4的刮墨座3。其中在刮墨座3上设置有抵靠于印字轮1上的刮墨块5。为了避免油墨飞溅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流道4自上而下同样呈漏斗状,且下端开口朝向带墨轮2,与此同时,刮墨座3的流道4开口与带墨轮2等宽。现有印字机的刮墨座3,多采用铸铝制作而成,在铸造的过程中会产生沙眼,油墨飞溅到刮墨座3上,容易对刮墨座3产生腐蚀;且刮墨座3表面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油墨一旦粘上后很难清洗。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刮墨座3和印字轮1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经CNC精密加工制作而成,且其表面均为镜面抛光设置。304不锈钢材质完全解决耐油墨腐蚀的问题,镜面抛光则解决油墨清洗困难的问题。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置且相切合的印字轮和带墨轮,以及内部设置有流道的刮墨座;在所述刮墨座上设置有抵靠于所述印字轮上的刮墨块;所述流道自上而下呈漏斗状,且下端开口朝向所述带墨轮;在所述刮墨座朝向所述印字轮的侧壁上呈敞口设置,且所述敞口沿所述流道的流向设置,令所述流道呈半封闭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置且相切合的印字轮和带墨轮,以及内部设置有流道的刮墨座;在所述刮墨座上设置有抵靠于所述印字轮上的刮墨块;所述流道自上而下呈漏斗状,且下端开口朝向所述带墨轮;在所述刮墨座朝向所述印字轮的侧壁上呈敞口设置,且所述敞口沿所述流道的流向设置,令所述流道呈半封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墨座的流道开口与所述带墨轮等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辉
申请(专利权)人: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