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46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存信号灯不方便移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包括基板,基板的顶部一侧与主支撑臂的底部焊接,主支撑臂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灯罩,主支撑臂一侧的表面套接有信号灯,且信号灯套接在灯罩内,基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辅支撑臂一侧的表面焊接,辅支撑臂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滑轨,第一纵向滑轨内套接有纵向滑块,辅支撑臂的一端开设的空腔内套接有动能轴,动能轴的表面套接有滚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向上推动滑板为弹簧施加压力,取消用力时弹簧回弹从而使滑板回位。

A portable signal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
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产品
,具体为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
技术介绍
信号灯是交通安全产品中的一个类别,是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改善交通状况的一种重要工具。适用于十字、丁字等交叉路口,由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控制,指导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地通行,市场上现存的临时信号灯大多无法移动,而存在的可移动信号灯也无法随意做到移动与停止状态的切换。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解决了现存信号灯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一侧与主支撑臂的底部焊接,所述主支撑臂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灯罩,所述主支撑臂一侧的表面套接有信号灯,且信号灯套接在灯罩内。所述基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辅支撑臂一侧的表面焊接,所述辅支撑臂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滑轨,所述第一纵向滑轨内套接有纵向滑块,所述辅支撑臂的一端开设的空腔内套接有动能轴,所述动能轴的表面套接有滚轮,所述纵向滑块的表面与金属外壳内壁的一侧焊接,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磨砂托垫。所述辅支撑臂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空腔内套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与卡接臂的一端焊接,所述卡接臂的另一端与横向滑块的正面焊接,所述横向滑块与横向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两个横向滑轨的背面分别与金属外壳正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接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滑板的正面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滑板与第二纵向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一侧与弹簧的一端焊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滑轨内壁的一侧焊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接槽表面开设的空腔为两个,且两个空腔的的间距为五厘米。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接臂的数量为八根,每四根卡接臂为一组,且两组卡接臂分别与金属外壳正面两侧的两块横向滑块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磨砂托垫为软胶材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支撑臂的高度为金属外壳的2.5倍,且辅支撑臂的左右两侧与金属外壳的内壁套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灯罩的形状为L形,且灯罩的一侧与主支撑臂固定连接另一侧位于信号灯的上方。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向上推动滑板带动连接杆向左右方向移动,且对弹簧施加压力,从而使卡接臂带动横向滑块在横向滑轨内移动,从而使卡块离开卡接槽,此时将金属外壳向上或向下推动使卡块与卡接槽上方或下方的空腔对齐,再取消对滑板的施力弹簧不再受力进行回弹,从而使滑板回位,此时卡块与卡接槽上方或下方的空腔扣紧,从而能够方便伸出和收纳滚轮,使整个信号灯能够方便移动,并且方便稳定放置在地面上。2、通过金属外壳与纵向滑块的焊接使金属外壳能在辅支撑臂表面上下移动,且金属外壳不会轻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辅新型辅支撑臂结构正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包括基板1,基板1的顶部一侧与主支撑臂2的底部焊接,主支撑臂2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灯罩3,主支撑臂2一侧的表面套接有信号灯4,且信号灯4套接在灯罩3内,灯罩3的形状为L形,且灯罩3的一侧与主支撑臂2固定连接另一侧位于信号灯4的上方,这样设置可以在提高设备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又不失美观度,且灯罩3可以在恶劣天气时为信号灯4遮挡雨雪,防止信号灯4指示的准确性降低。基板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辅支撑臂5一侧的表面焊接,辅支撑臂5的高度为金属外壳10的2.5倍,且辅支撑臂5的左右两侧与金属外壳10的内壁套接,这样设置可以为金属外壳10提供移动距离,且辅支撑臂5与金属外壳10的套接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不会轻易脱落,辅支撑臂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滑轨6,第一纵向滑轨6内套接有纵向滑块7,辅支撑臂5的一端开设的空腔内套接有动能轴8,动能轴8的表面套接有滚轮9,纵向滑块7的表面与金属外壳10内壁的一侧焊接,金属外壳1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磨砂托垫11,磨砂托垫11为软胶材质,这样设置可以在设备切换到停止状态时减少缓冲力度,且软胶材质会提高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接地性能更加稳定。辅支撑臂5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槽12,卡接槽12的空腔内套接有卡块13,卡接槽12表面开设的空腔为两个,且两个空腔的的间距为五厘米,这样设置可以提供卡块13在设备整体在停止与移动两种模式下的选择,卡块13的一侧与卡接臂14的一端焊接,卡接臂14的数量为八根,每四根卡接臂14为一组,且两组卡接臂14分别与金属外壳10正面两侧的两块横向滑块15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提高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运行时不会轻易停止工作,卡接臂14的另一端与横向滑块15的正面焊接,横向滑块15与横向滑轨16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横向滑轨16的背面分别与金属外壳10正面的两侧固定连接,卡接臂1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杆17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杆1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滑板18的正面一侧活动连接,滑板18与第二纵向滑轨19的内部滑动连接,滑板18的一侧与弹簧20的一端焊接,弹簧20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滑轨19内壁的一侧焊接。工作原理:当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使用时,通过向上推动滑板18带动连接杆17向左右方向移动,且对弹簧20施加压力,从而使卡接臂14带动横向滑块15在横向滑轨16内左右移动,从而使卡块13离开卡接槽12,此时将金属外壳10向上或向下推动使卡块13与卡接槽12上方或下方的空腔对齐,再取消对滑板18的施力弹簧不再受力进行回弹,从而使滑板18回位,此时卡块13与卡接槽12上方或下方的空腔扣紧,此时滚轮9或磨砂托垫11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设备处于移动或停止的状态。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部一侧与主支撑臂(2)的底部焊接,所述主支撑臂(2)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灯罩(3),所述主支撑臂(2)一侧的表面套接有信号灯(4),且信号灯(4)套接在灯罩(3)内;/n所述基板(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辅支撑臂(5)一侧的表面焊接,所述辅支撑臂(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滑轨(6),所述第一纵向滑轨(6)内套接有纵向滑块(7),所述辅支撑臂(5)的一端开设的空腔内套接有动能轴(8),所述动能轴(8)的表面套接有滚轮(9),所述纵向滑块(7)的表面与金属外壳(10)内壁的一侧焊接,所述金属外壳(1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磨砂托垫(11);/n所述辅支撑臂(5)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槽(12),所述卡接槽(12)的空腔内套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一侧与卡接臂(14)的一端焊接,所述卡接臂(14)的另一端与横向滑块(15)的正面焊接,所述横向滑块(15)与横向滑轨(16)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两个横向滑轨(16)的背面分别与金属外壳(10)正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接臂(1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杆(17)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滑板(18)的正面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滑板(18)与第二纵向滑轨(19)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8)的一侧与弹簧(20)的一端焊接,所述弹簧(20)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滑轨(19)内壁的一侧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动的信号灯,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部一侧与主支撑臂(2)的底部焊接,所述主支撑臂(2)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灯罩(3),所述主支撑臂(2)一侧的表面套接有信号灯(4),且信号灯(4)套接在灯罩(3)内;
所述基板(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辅支撑臂(5)一侧的表面焊接,所述辅支撑臂(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滑轨(6),所述第一纵向滑轨(6)内套接有纵向滑块(7),所述辅支撑臂(5)的一端开设的空腔内套接有动能轴(8),所述动能轴(8)的表面套接有滚轮(9),所述纵向滑块(7)的表面与金属外壳(10)内壁的一侧焊接,所述金属外壳(1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磨砂托垫(11);
所述辅支撑臂(5)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槽(12),所述卡接槽(12)的空腔内套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一侧与卡接臂(14)的一端焊接,所述卡接臂(14)的另一端与横向滑块(15)的正面焊接,所述横向滑块(15)与横向滑轨(16)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两个横向滑轨(16)的背面分别与金属外壳(10)正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接臂(1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杆(17)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端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铭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佳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