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27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覆盖层系统中的主体箱通过丙烯酸结构胶置于支撑钢板上,岩溶地层系统中的岩溶腔粘结在支撑钢板下,支撑钢板通过丙烯酸结构胶粘结在岩溶地层系统中的岩溶腔上,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渗压计和微型土压力计通过覆盖层系统中主体箱上的水压力连接孔和土压力连接孔与覆盖层系统中的土箱相连;岩溶板洞中安放第一预制可溶块体,预制可溶块体上部为直径与岩溶板洞相同的半球形,岩溶板洞中安放预制可溶块体,预制可溶块体上部为直径与岩溶板洞相同的半球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监测设备监测土体中水、土压力变化,通过砂土收集单元观测土体漏失变化,通过T型管控制岩溶腔中压强。

A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device of soil cave collapse under precipitation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地质灾害模拟
,更具体涉及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主要适用于岩溶土洞发育区由于人工抽水导致地面塌陷的研究,也可适用于地下潜水位上升引起地面塌陷的研究。
技术介绍
地面塌陷是我国岩溶土洞发育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覆盖型岩溶地区,岩溶裂隙及裂隙下部溶洞为上覆土层土体漏失提供了条件,在自然条件下土体不断从岩溶裂隙漏失,从而在土层中与岩溶地层接触部分形成土洞,这种土洞在无外力作用时会保持稳定,而一旦有其他外力作用,就有可能导致上覆土体塌陷,即发生地面塌陷。在所有的外力因素中,人为抽水能极大的加速这种进程,有的在抽水几小时后就可以使已存在的稳定土洞迅速扩展至塌陷,并且一旦塌陷发生,很容易形成群体塌陷,使塌陷面积迅速扩大。降水漏斗作用下土洞塌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漏斗场中所形成的的土洞个数和大小并不固定,一般位于漏斗中心附近土洞发育较为密集,且越靠近漏斗中心,土洞尺寸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包括覆盖层系统、岩溶地层系统、支撑钢板(10)与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覆盖层系统中的主体箱(1)通过丙烯酸结构胶置于支撑钢板(10)上,岩溶地层系统中的岩溶腔(11)粘结在支撑钢板(10)下,支撑钢板(10)通过丙烯酸结构胶粘结在岩溶地层系统中的岩溶腔(11)上,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渗压计(30)和微型土压力计(31)通过覆盖层系统中主体箱(1)上的水压力连接孔(24)和土压力连接孔(32)与覆盖层系统中的土箱(25)相连,第一岩溶板洞(5A)中安放第一预制可溶块体(9A),第一预制可溶块体(9A)上部直径与第一岩溶板洞(5A)相同的半球形,第一预制可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包括覆盖层系统、岩溶地层系统、支撑钢板(10)与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覆盖层系统中的主体箱(1)通过丙烯酸结构胶置于支撑钢板(10)上,岩溶地层系统中的岩溶腔(11)粘结在支撑钢板(10)下,支撑钢板(10)通过丙烯酸结构胶粘结在岩溶地层系统中的岩溶腔(11)上,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渗压计(30)和微型土压力计(31)通过覆盖层系统中主体箱(1)上的水压力连接孔(24)和土压力连接孔(32)与覆盖层系统中的土箱(25)相连,第一岩溶板洞(5A)中安放第一预制可溶块体(9A),第一预制可溶块体(9A)上部直径与第一岩溶板洞(5A)相同的半球形,第一预制可溶块体(9A)半球面上包有第一不透水膜(8A),第二岩溶板洞(5B)中安放第二预制可溶块体(9B),第二预制可溶块体(9B)上部直径与第二岩溶板洞(5B)相同的半球形,第二预制可溶块体(9B)半球面上包有第二不透水膜(8B),第三岩溶板洞(5C)中安放第三预制可溶块体(9C),第三预制可溶块体(9C)上部直径与第三岩溶板洞(5C)相同的半球形,第三预制可溶块体(9C)半球面上包有第三不透水膜(8C);T型管(15)水平方向安有排气阀(19),T型管(15)竖直方向上端安有抽气阀(20),T型管(15)竖直方向下端安有控水阀(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覆盖层系统包括主体箱(1)、透水网板(4)、土箱(25)、覆盖层供水箱(2)、覆盖层抽水箱(3)、岩溶板(23),主体箱(1)正面开设的土压力连接孔(32)连接微型土压力计(31),水压力连接孔(24)连接渗压计(30),主体箱(1)底部有设有第一底板洞(6A)、第二底板洞(6B)、第三底板洞(6C),透水网板(4)通过丙烯酸结构胶粘结在主体箱(1)内壁,土箱(25)位于两透水网板(4)之间,覆盖层供水箱(2)位于土箱(25)右侧,覆盖层抽水箱(3)位于土箱(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敏于群群陈从新夏开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