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27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置所述下模上的主导柱;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冲头和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卸料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往靠近所述下模的方向依次设有导正入子和冲头入子,所述第二导正孔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往靠近所述下模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正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斜面的另一端往靠所述第二导正孔的轴线方向倾斜并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冲头固定设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冲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正孔和所述第二导正孔相对应的冲压部;减少冲头冲压时发生的倾斜,提高加工精度。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机械零件随处可见,一些机械零件是经过冲压模具进行冲压加工而成的。即在冷冲压加工中,通过冲压模具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其中,冲压一般是在室温下进行,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零件。然而,在实际冲压操作过程中,冲压模具的加工孔冲头容易倾斜的,目前的冲压模具仅靠压料芯和上底板导向,但是在冲孔时,又容易出现不顺畅的现象,导致冲的孔的位置精度无法保证,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的冲头在冲压时,容易发生倾斜而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置所述下模上的主导柱;所述上模与所述主导柱活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上侧;其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冲头和卸料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均与所述主导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之间设有以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置所述下模上的主导柱;所述上模与所述主导柱活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冲头和卸料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均与所述主导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之间设有以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形成间隔的弹压结构;所述卸料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卸料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往靠近所述下模的方向依次设有导正入子和冲头入子,所述导正入子和所述冲头入子上分别设有直径相同的第一导正孔和第二导正孔,所述第一导正孔和所述第二导正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导正孔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往靠近所述下模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置所述下模上的主导柱;所述上模与所述主导柱活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冲头和卸料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均与所述主导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之间设有以使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卸料板形成间隔的弹压结构;所述卸料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卸料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往靠近所述下模的方向依次设有导正入子和冲头入子,所述导正入子和所述冲头入子上分别设有直径相同的第一导正孔和第二导正孔,所述第一导正孔和所述第二导正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导正孔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往靠近所述下模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正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斜面的另一端往靠所述第二导正孔的轴线方向倾斜并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第一导正孔和所述第二导正孔连通并形成贯穿所述第一导正孔和所述第二导正孔的导正孔;所述冲头固定设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冲头上设有与所述导正孔相对应的冲压部,所述冲压部穿过所述导正孔并活动设于所述导正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一端绕所述第二导正孔的内侧壁方向延伸至所述凸台的另一端使所述凸台呈圆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省炎殷丙秀任华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健益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