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154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冻换热器,具有管程和壳程,所述管程中的换热介质为冷媒,所述壳程中的换热介质为水;所述壳程包括软性内胆以及EPP外壳;所述软性内胆通过密封板密封并与所述密封板共同设置于所述EPP外壳中;所述管程包括设置在所述软性内胆中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至所述EPP外壳的外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EPP外壳于外部进行支撑,设置软性内胆在内部,在壳程中介质发生膨胀的情况下,软性内胆被挤压变形,内部空间增大,给内部介质的膨胀提供空间,由此可以避免采用纯刚性材料制作的壳程在内部介质发生膨胀时被胀裂的情况发生。

Antifreez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冻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防冻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通常换热器壳体为金属壳体,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内走水,壳程走冷媒,换热器在低温环境下易出现换热管内水结冰导致换热管冻裂的现象,从而导致换热器内水与冷媒混合后进入压缩机,损坏压缩机,进而影响机组正常运行,且金属壳体长期使用易造成腐蚀,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换热器,其能够防止换热管被冻裂,避免水流入压缩机中对压缩机造成损坏。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换热器,其壳体耐腐蚀性强,不易发生泄漏现象。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冻换热器,具有管程和壳程,所述管程中的换热介质为冷媒,所述壳程中的换热介质为水;所述壳程包括软性内胆以及EPP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冻换热器,具有管程和壳程,其特征在于,/n所述管程中的换热介质为冷媒,所述壳程中的换热介质为水;/n所述壳程包括软性内胆以及EPP外壳;所述软性内胆通过密封板密封并与所述密封板共同设置于所述EPP外壳中;/n所述管程包括设置在所述软性内胆中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至所述EPP外壳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冻换热器,具有管程和壳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程中的换热介质为冷媒,所述壳程中的换热介质为水;
所述壳程包括软性内胆以及EPP外壳;所述软性内胆通过密封板密封并与所述密封板共同设置于所述EPP外壳中;
所述管程包括设置在所述软性内胆中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至所述EPP外壳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PP外壳包括第一部分外壳和第二部分外壳,所述第一部分外壳和所述第二部分外壳相扣合,形成能够容纳所述软性内胆以及所述密封板的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冻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PP外壳上设置有第一管孔以及第二管孔,所述进液管穿过所述第一管孔延伸至所述EPP外壳的外部,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第二管孔延伸至所述EPP外壳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冻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内胆呈圆柱形杯状结构,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封闭端和开口端,于所述开口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密封边,所述密封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密封法兰和所述密封板,所述开口端通过所述密封法兰与所述密封板相配合实现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冻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内胆呈圆柱形筒状结构,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端,于两所述开口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密封边,所述密封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密封法兰和所述密封板,所述开口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辉雷朋飞廖立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