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04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下磨盘,下磨盘上设有同轴心的上磨盘,上磨盘为固定磨盘,下磨盘为旋转磨盘,下磨盘上设有驱动装置,上磨盘和壳体间设有固定装置,壳体内设有调整上磨盘和下磨盘距离的间隙调整装置,壳体的外部设有监测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设在间隙调整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采用上磨盘为固定磨盘,下磨盘为旋转磨盘的方式,减少了对淀粉颗粒的破碎和油脂细胞的暴露,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温度,根据原料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范围,较好的保留营养成分。

A stone grinding device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粮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石磨是一种常用的谷物加工装置,主要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或浆,一般由上磨盘和下磨盘组成,上磨盘相对于下磨盘转动。谷物等在加工过程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对温度比较敏感,在经石磨加工过程中,由于物料温度的升高导致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等,使得产品在后续应用加工中出现复水性差,口感差等问题。采用低温磨制可以更好地保留了谷物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具有使用方面,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下磨盘,所述下磨盘上设有同轴心的上磨盘,所述上磨盘为固定磨盘,下磨盘为旋转磨盘,所述下磨盘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上磨盘和壳体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调整上磨盘和下磨盘距离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监测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在间隙调整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设在壳体外部的手柄,所述手柄和设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曲轴相连,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设在曲柄一端的主动轮,和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在轴杆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伺服电机,所示伺服电机设在手柄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轴杆,设在所述轴杆外部的轴承套,在所述轴杆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下磨盘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和皮带轮相连,所述皮带轮和驱动电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在壳体外部和固定磨盘顶部的固定架,穿过所述固定架的螺栓,螺栓的一端设有螺母,所述螺母和固定磨盘上部的固定架之间设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上磨盘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上磨盘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磁铁,所述进料口的侧壁上设有气孔。进一步地,所述上磨盘和下磨盘的接触面上均设有自中心向周边辐射的若干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上磨盘上还设有吊钩固定孔。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采用上磨盘为固定磨盘,下磨盘为旋转磨盘的方式,与传统石磨靠上磨盘重量的挤压完成磨粉的方式不同,本申请的石磨装置,减少了对淀粉颗粒的破碎和油脂细胞的暴露,延长保质期,并且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温度,根据原料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范围,当温度过高时,通过调整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间隙实现对温度的控制,较好的保留营养成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带有温控石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下磨盘;111、轴杆;112、轴承套;113、第一轴承;114、第二轴承;115、皮带轮;116、驱动电机;12、上磨盘;121、固定架;122、螺栓;123、螺母;124、弹簧;125、进料口;126、安装板;127、磁铁;128气孔;129、吊钩固定孔;13、出料口;14、手柄;15、曲轴;16、主动轮;17、从动轮;18、温度传感器;19、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设有出料口13,壳体1内设有下磨盘11,下磨盘11上设有同轴心的上磨盘12,上磨盘12为固定磨盘,下磨盘11为旋转磨盘,上磨盘12和壳体1间设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设在壳体1外部和固定磨盘顶部的固定架121,穿过固定架121的螺栓122,螺栓122的一端设有螺母123。螺母123和固定在上磨盘12上部的固定架121之间设有弹簧124,通过固定装置实现上磨盘的固定。下磨盘11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轴杆111,设在轴杆111外部的轴承套112,在轴杆111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113、第二轴承114,第一轴承113和下磨盘11相连,第二轴承114和皮带轮115相连,皮带轮115和驱动电机116连接。上磨盘12和下磨盘11的接触面上均设有自中心向周边辐射的若干凹槽,便于研磨。上磨盘12还设有吊钩固定孔129,在组装拆卸时方便吊起上磨盘12。壳体内设有调整上磨盘12和下磨盘11之间间隙的间隙调整装置。壳体1的外部设有监测上磨盘12和下磨盘11之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8和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设在间隙调整装置上,具体的,该控制器为伺服电机19,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设在壳体外部的手柄14,手柄14上设有伺服电机19,手柄14和设在壳体内部的曲轴15相连,曲轴15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包括设在曲轴一端的主动轮16,和主动轮16啮合的从动轮17,从动轮17设在轴杆111的底部,需要调整上磨盘12和下磨盘11的间隙时,转动手柄14,通过曲轴15带动主动轮16转动,主动轮16带动轴杆111底部的从动轮17转动,调整轴杆111的高度,进而实现调整下磨盘11的高度,实现调整上磨盘12和下磨盘11间隙的目的。当温度传感器18监测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伺服电机19驱动手柄14向逆时针旋转使上下磨盘之间间隙增大,当温度传感器18监测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伺服电机19驱动手柄向顺时针旋转使上下磨盘之间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对上下磨盘温度的控制。上磨盘12上设有进料口125,进料口125通过安装板126固定在上磨盘12的顶部,进料口125处设有磁铁127,对加入的谷物进行磁选,防止有金属杂质进入,损坏石磨,进料口的侧壁上设有气孔128,便于排出粉尘。上述石磨装置在使用时,启动该装置,设定研磨的温度,下磨盘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转动,自进料口加入待加工的谷物,完成研磨后自出料口将研磨好的谷物排出,进入下一道工序。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下磨盘,所述下磨盘上设有同轴心的上磨盘,所述上磨盘为固定磨盘,下磨盘为旋转磨盘,所述下磨盘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上磨盘和壳体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调整上磨盘和下磨盘距离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监测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在间隙调整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下磨盘,所述下磨盘上设有同轴心的上磨盘,所述上磨盘为固定磨盘,下磨盘为旋转磨盘,所述下磨盘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上磨盘和壳体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调整上磨盘和下磨盘距离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监测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设在间隙调整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设在壳体外部的手柄,所述手柄和设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曲轴相连,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设在曲柄一端的主动轮,和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在轴杆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伺服电机,所示伺服电机设在手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温控的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轴杆,设在所述轴杆外部的轴承套,在所述轴杆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进刘威朱津津张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程粮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