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04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开花机对原料进行破碎时不够彻底,同时开花机只存有除尘机构,对于原料内部较重的杂质无法清除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内部安装有集杂组件,底座顶端一侧固定有机壳,机壳内部安装有破碎组件,机壳顶端中部开设有除尘通孔,集杂组件包括限位槽、集杂槽、万向轮、过滤板和挡板,底座底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部嵌有集杂槽,集杂槽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通过双组份同步剥离机构使得原料的剥离破碎更加的彻底,同时该装置能够同时去除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以及除尘机构去除不了的较重的杂质,便于该装置的使用。

A kind of two-component stripping and breaking synchronous flowe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
本技术涉及开花机
,具体为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
技术介绍
开花机是一种可以除杂的大型设备,能把压紧的、互相纠缠的纤维原料松解并清除杂质,纤维原料的开松质量,对半制品和成纱品质以及节约用料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有的开花机对原料进行破碎时不够彻底,同时开花机只存有除尘机构,对于原料内部较重的杂质无法清除。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开花机对原料进行破碎时不够彻底,同时开花机只存有除尘机构,对于原料内部较重的杂质无法清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内部安装有集杂组件,底座顶端一侧固定有机壳,机壳内部安装有破碎组件,机壳顶端中部开设有除尘通孔。优选的,所述集杂组件包括限位槽、集杂槽、万向轮、过滤板和挡板,底座底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部嵌有集杂槽,集杂槽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机壳内部底端嵌有过滤板,底座外侧靠近集杂槽铰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传送带、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一钢针、第二钢针和皮带,底座顶端靠近机壳位置处固定有传送带,机壳外侧上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机壳外侧位于第一电机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位于机壳内部一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辊,第二电机位于机壳内部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辊,机壳内部靠近第一转动辊位置处嵌有第三转动辊,机壳内部靠近第二转动辊位置处嵌有第四转动辊,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外部固定有第一钢针,第三转动辊和第四转动辊外部固定有第二钢针,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外部靠近机壳一端外部套接有皮带,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杂槽外部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万向轮数量为四个,万向轮外部一侧安装有卡扣。优选的,所述机壳外侧靠近传送带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机壳外部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通过双组份同步剥离机构使得原料的剥离破碎更加的彻底,同时该装置能够同时去除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以及除尘机构去除不了的较重的杂质,便于该装置的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钢针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挡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集杂组件;21、限位槽;22、集杂槽;23、万向轮;24、过滤板;25、挡板;3、机壳;4、破碎组件;41、传送带;42、第一电机;43、第二电机;44、第一转动辊;45、第二转动辊;46、第三转动辊;47、第四转动辊;48、第一钢针;49、第二钢针;410、皮带;5、除尘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给出,本技术包括底座1,底座1底端内部安装有集杂组件2,底座1顶端一侧固定有机壳3,机壳3内部安装有破碎组件4,机壳3顶端中部开设有除尘通孔5,通过除尘通孔5将该装置与外部除尘机构连接。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3给出,集杂组件2包括限位槽21、集杂槽22、万向轮23、过滤板24和挡板25,底座1底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内部嵌有集杂槽22,集杂槽22底端安装有万向轮23,机壳3内部底端嵌有过滤板24,原料内部的较重的杂质通过过滤板24进入到集杂槽22内部,底座1外侧靠近集杂槽22铰接有挡板25,挡板25的安装增强该装置的密闭性。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破碎组件4包括传送带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43、第一转动辊44、第二转动辊45、第三转动辊46、第四转动辊47、第一钢针48、第二钢针49和皮带410,底座1顶端靠近机壳3位置处固定有传送带41,机壳3外侧上部固定有第一电机42,机壳3外侧位于第一电机42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二电机43,第一电机42位于机壳3内部一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辊44,第二电机43位于机壳3内部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辊45,机壳3内部靠近第一转动辊44位置处嵌有第三转动辊46,机壳3内部靠近第二转动辊45位置处嵌有第四转动辊47,第一转动辊44和第二转动辊45外部固定有第一钢针48,通过第一钢针48进行首次破碎,第三转动辊46和第四转动辊47外部固定有第二钢针49,通过第二钢针49进行二次破碎,第二钢针49长度长于第一钢针48长度,使得原料在进行二次撕扯时更加彻底,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43外部靠近机壳3一端外部套接有皮带410,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43通过皮带410分别带动第三传送辊46和第四传动辊47转动,传送带41、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43均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集杂槽22外部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数量为两个,便于对集杂槽22内部杂质的观察清理。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万向轮23数量为四个,万向轮23外部一侧安装有卡扣,便于集杂槽22的移动与固定。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机壳3外侧靠近传送带41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机壳3外部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便于该装置的使用。本技术中传送带41采用JC传送带,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均采用ZGB37RG电机。本技术使用时,将该装置通过除尘通孔5与外部除尘机构相连接,打开电源开关,将原料放在传送带41上,传送带41带动原料运动到机壳3内部,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43转动方向相反,第一电机42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43顺时针转动,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43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转动辊44和第二转动辊45转动,第三转动辊46和第四转动辊47通过皮带410被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43带动,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43转速不同,原料通过第一转动辊44和第二转动辊45中间时,第一钢针48对与原料内部进行撕扯,使其进行首次破碎分离,同时第一转动辊44和第二转动辊45带动原料向前运动,第二钢针49长度长于第一钢针48,第二钢针49对原料进行更深层的撕扯,使得原料破碎的更加彻底,在该在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原料内部的杂质在撕扯的过程中通过过滤板24掉落到集杂槽22内部,撕扯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颗粒通过外部除尘机构带走,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集杂槽22内部的情况,当集杂槽22内部满了之后,打开挡板25拉出集杂槽22对其进行清理,挡板25的安装使得集杂槽22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更急密闭,防止机壳3内部的灰尘通过缝隙漏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通过双组份同步剥离机构使得原料的剥离破碎更加的彻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内部安装有集杂组件(2),底座(1)顶端一侧固定有机壳(3),机壳(3)内部安装有破碎组件(4),机壳(3)顶端中部开设有除尘通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内部安装有集杂组件(2),底座(1)顶端一侧固定有机壳(3),机壳(3)内部安装有破碎组件(4),机壳(3)顶端中部开设有除尘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杂组件(2)包括限位槽(21)、集杂槽(22)、万向轮(23)、过滤板(24)和挡板(25),底座(1)底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内部嵌有集杂槽(22),集杂槽(22)底端安装有万向轮(23),机壳(3)内部底端嵌有过滤板(24),底座(1)外侧靠近集杂槽(22)铰接有挡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剥离破碎同步开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4)包括传送带(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43)、第一转动辊(44)、第二转动辊(45)、第三转动辊(46)、第四转动辊(47)、第一钢针(48)、第二钢针(49)和皮带(410),底座(1)顶端靠近机壳(3)位置处固定有传送带(41),机壳(3)外侧上部固定有第一电机(42),机壳(3)外侧位于第一电机(42)下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作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豪成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