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46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毫米波天线覆盖的频段较少,导致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较差的问题。该天线单元包括:第一绝缘体,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中的M个馈电部、M个馈电臂和第一隔离体,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底部的第一接地体;其中,第一隔离体围绕M个馈电臂设置、且与第一接地体电连接,M个馈电部中的每个馈电部分别与一个馈电臂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第一接地体绝缘,M个馈电臂按照第一顺序环绕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中,且M个馈电臂中的每个馈电臂均与第一隔离体和第一接地体耦合,M为大于1的整数。该天线单元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An antenna un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的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毫米波天线逐渐被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目前,电子设备中的毫米波天线主要通过封装天线(antennainpackage,AiP)技术实现。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AiP技术,将工作波长为毫米波的阵列天线11、射频集成电路(radiofrequencyintegratedcircuit,RFIC)12、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owermanagementintegratedcircuit,PMIC)13和连接器14封装成一个模块10,该模块10可以称为毫米波天线模组。其中,上述阵列天线中的天线可以为贴片天线、八木-宇田天线,或者偶极子天线等。然而,由于上述阵列天线中的天线通常为窄带天线(例如上述列举的贴片天线等),因此每个天线的覆盖频段有限,但是在5G系统中规划的毫米波频段通常比较多,例如以28GHz为主的n257(26.5-29.5GHz)频段和以39GHz为主的n260(37.0-40.0GHz)频段等,因此传统的毫米波天线模组可能无法覆盖5G系统中规划的主流的毫米波频段,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毫米波天线覆盖的频段较少,导致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包括:第一绝缘体,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中的M个馈电部、M个馈电臂和第一隔离体,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底部的第一接地体;其中,第一隔离体围绕该M个馈电臂设置、且与第一接地体电连接,该M个馈电部中的每个馈电部分别与一个馈电臂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第一接地体绝缘,该M个馈电臂按照第一顺序环绕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中,且该M个馈电臂中的每个馈电臂均与第一隔离体和第一接地体耦合,M为大于1的整数。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天线单元。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天线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绝缘体,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中的M个馈电部、M个馈电臂和第一隔离体,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底部的第一接地体;其中,第一隔离体围绕该M个馈电臂设置、且与第一接地体电连接,该M个馈电部中的每个馈电部分别与一个馈电臂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第一接地体绝缘,该M个馈电臂按照第一顺序环绕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中,且该M个馈电臂中的每个馈电臂均与第一隔离体和第一接地体耦合,M为大于1的整数。通过该方案,由于第一隔离体与第一接地体电连接,因此第一隔离体和第一接地体可以组成一个金属腔体,并且由于馈电臂可以与第一隔离体和第一接地隔离体耦合,即馈电臂可以与第一隔离体和第一接地体组成的金属腔体耦合。如此,在馈电臂接收到交流信号的情况下,馈电臂可以与该金属腔体进行耦合,从而可以使得该金属腔体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可以使得馈电臂和该金属腔体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并且,由于馈电臂与该金属腔体耦合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电流路径可以有多个(例如从馈电臂到该金属腔体再到馈电臂的电流路径,该金属腔体上形成的电流路径等),因此馈电臂上的电流经由该金属腔体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可以有多个,如此可以使得天线单元获得更宽的带宽,从而可以增加天线单元覆盖的频段。以及由于M个馈电臂按照第一顺序环绕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内,因此可以使得该M个馈电臂中的各个馈电臂之间的距离较大,如此可以减小该M个馈电臂之间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天线单元的端口的隔离度,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天线单元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统毫米波封装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反射系数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传输系数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图之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图之二;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毫米波天线模组;11—工作波长为毫米波的阵列天线;12—RFIC;13—PMIC;14—连接器;20—天线单元;201—馈电部;202—馈电臂;202a—馈电臂的第一端;203—第一隔离体;204—第一接地体;205—第二接地体;206—第一绝缘体;207—第二绝缘体;S1—第一内侧壁;S2—第二内侧壁;L1—第一对角线;L2—第二对角线;3—电子设备;30—壳体;31—第一边框;32—第二边框;33—第三边框;34—第四边框;35—地板;36—第一天线;37—第一凹槽。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的坐标轴相互正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接地体和第二接地体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接地体,而不是用于描述接地体的特定顺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天线单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天线单元等。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一些术语/名词进行解释说明。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可以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耦合”可以用于指示发生耦合的部件(例如实施例中的M个馈电臂与第一隔离体和第一接地体)在天线单元工作的情况下,这些部件可以耦合;在天线单元未工作的情况下,这些部件相互绝缘。交流信号:是指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变化的信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第一绝缘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中的M个馈电部、M个馈电臂和第一隔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底部的第一接地体;/n其中,所述第一隔离体围绕所述M个馈电臂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接地体电连接,所述M个馈电部中的每个馈电部分别与一个馈电臂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接地体绝缘,所述M个馈电臂按照第一顺序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中,且所述M个馈电臂中的每个馈电臂均与所述第一隔离体和所述第一接地体耦合,M为大于1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第一绝缘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中的M个馈电部、M个馈电臂和第一隔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底部的第一接地体;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体围绕所述M个馈电臂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接地体电连接,所述M个馈电部中的每个馈电部分别与一个馈电臂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接地体绝缘,所述M个馈电臂按照第一顺序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中,且所述M个馈电臂中的每个馈电臂均与所述第一隔离体和所述第一接地体耦合,M为大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馈电臂按照所述第一顺序,沿所述第一隔离体的内侧壁,以从馈电臂的第一端到馈电臂的第二端的次序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M个馈电臂包括第一馈电臂、第二馈电臂、第三馈电臂和第四馈电臂,所述第一馈电臂、所述第二馈电臂、所述第三馈电臂和所述第四馈电臂沿所述第一隔离体的内侧壁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中;
其中,所述第一馈电臂和第三馈电臂均与所述第一隔离体的第一内侧壁平行,所述第二馈电臂和第四馈电臂均与所述第一隔离体的第二内侧壁平行,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馈电臂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杰邾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