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铀下煤资源叠置区资源开采规划评价技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源环境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上铀下煤资源叠置区资源开采规划评价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方各大盆地铀矿的找矿突,相继发现了一批大型、特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我国核能技术发展、国防战略储备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砂岩型铀矿与煤矿的沉积环境的相似性,部分矿产地内的铀矿体(砂岩型铀矿)与煤层在空间上局部相互叠置,形成“上铀下煤”的空间地质格局,受铀矿、煤矿各自开采方式的限制,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疏干降水作用以及开采后产生的上覆地层破坏、采空塌陷会导致上覆铀矿含水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水力条件改变、矿层稳定性破坏等问题,进而增大铀矿开采难度甚至无法开采,在缺乏有序的开采方案的指导下,放任煤矿开采,将会导致铀矿含水层破坏、资源量缩减;简单粗暴的禁煤采铀又会造成煤炭资源的闲置,引发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的困局,目前尚没有合理评价此种煤铀资源开采时序的合理方法手段,迫切需要探索开发一种煤铀资源叠置区资源开采规划评价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铀下煤资源叠置区资源开采规划评价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首先对资源叠置区中煤矿和铀矿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根据收集的地质资料来确定煤矿赋矿地层和铀矿赋矿地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而掌握赋矿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根据赋矿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来构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利用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来查明煤矿开采层及上部主要充水水源,由此明确受煤矿疏干降水作用影响的含水层;/nS2:根据S1中所述赋矿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在资料空白区和资源叠置区进行施工水文地质钻孔,结合地质勘查已有钻孔条件,开展水文地质钻探及抽水试验工作,以此查明叠置区煤铀矿含水层水文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铀下煤资源叠置区资源开采规划评价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资源叠置区中煤矿和铀矿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根据收集的地质资料来确定煤矿赋矿地层和铀矿赋矿地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而掌握赋矿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根据赋矿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来构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利用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来查明煤矿开采层及上部主要充水水源,由此明确受煤矿疏干降水作用影响的含水层;
S2:根据S1中所述赋矿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在资料空白区和资源叠置区进行施工水文地质钻孔,结合地质勘查已有钻孔条件,开展水文地质钻探及抽水试验工作,以此查明叠置区煤铀矿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煤铀矿含水层水力联系,并在资源叠置区建立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包括布设在地下的水位动态监测孔,来监测含水层中的铀矿含水层,地下水位监测系统还对煤矿含水层以及其它受疏干排水影响的含水层进行监测;
S3:针对S2中所述的水文地质调查区域还需要进行环境地质调查,查明该区域内的煤矿现状开采对区域地质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S4:以煤矿开采规划为依据,根据S3中所述的区域进行钻孔勘测,获取该区域地层的资料以及相对应的煤矿勘察钻孔资料,该区域地层的资料包括岩石工程地质性质及参数,然后开展岩体力学稳定性模拟,对煤矿开采条件下的上覆地层的破坏进行评价预测;
S5:根据S4中所述的煤矿勘察钻孔资料,结合钻孔实际煤层可采厚度,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煤矿采空后形成的冒落带、裂隙带发育特征或影响范围,评价煤矿开采对上覆含水层的破坏;
S6:以煤铀资源叠置区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在已有的水文地质模型中,以前述煤矿排水量为含水层排泄量作为主要排泄项进行地水流数值模拟,预测煤矿在现状开采模式下疏干降水作用对铀矿含水层的影响,然后通过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煤矿现状开采导致的铀矿含水层水位变化,得到预测结果;
S7:S6中所述的预测结果显示该铀矿含水层地下水位将在煤矿开采X年内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孟利山,王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