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5842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方法,通过检测结晶器进水温度、二冷水进水温度及连铸生产环境温度,根据开浇前进水温度设定开浇水量;随着生产过程进行结晶器进水温度及二冷水进水温度将逐步升高,根据温度变化梯度微调结晶器及二冷水水量,保证结晶器冷却效率不变,连铸坯进矫直区前温度基本稳定,保证连铸生产顺行、铸坯质量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度变化梯度调整,稳定了低温或高温环境下结晶器冷却效率,结合环境温度对于二冷水进行互动调整,换季期间生产事故得到控制,特别是对于低温环境下铸坯进矫直区的温度,铸坯内外部裂纹将大幅减少,对于提升铸坯质量具有明显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连铸机生产过程钢水通过结晶器与水不断换热,在结晶器内生成一定厚度的坯壳,依靠拉矫系统将足够厚度具有液芯的坯壳拉出结晶器,在二冷水不断冷却下最终全部凝固,制成合格的连铸坯。在连铸工程设计规范中要求结晶器冷却水进水温度范围为35℃~4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连铸结晶器温度控制范围基本控制在28℃~32℃,结晶器进出水温差就能控制7℃,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当温度大于或者小于该温度范围时,冷却水传热效率大幅度降低,可以说结晶器及二冷水的进水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到连铸坯的冷却效果,最终决定连铸坯质量。随着炼钢技术进一步发展,连铸中包温度控制范围逐步缩小,连铸恒拉速操作得以实现。连铸结晶器及二冷水进水温度控制在连铸机设计时,都有明确的范围。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随着地区及季节变化,环境温度差异较大,对于高纬度地区年温度在-25℃~35℃的变化属于正常。巨大环境温差造成连铸进水温度也随之波动,在冬季即使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01:设置温度测量点测量温度数据,包括在操作平台立柱上设置环境温度测量点,在结晶器及二冷水进水总管上设置温度检测点,以及在二冷室设置环境温度测量点;/n步骤102:连铸机开浇前确认各温度测量点的温度,根据步骤101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确定开浇前结晶器及二冷配水系数;/n步骤103:根据步骤101测得的二冷室环境温度,与标准温度比较,调整结晶器的进水量,以及调整开浇前二冷配水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设置温度测量点测量温度数据,包括在操作平台立柱上设置环境温度测量点,在结晶器及二冷水进水总管上设置温度检测点,以及在二冷室设置环境温度测量点;
步骤102:连铸机开浇前确认各温度测量点的温度,根据步骤101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确定开浇前结晶器及二冷配水系数;
步骤103:根据步骤101测得的二冷室环境温度,与标准温度比较,调整结晶器的进水量,以及调整开浇前二冷配水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当各温度测量点的温度达到正产要求时,采用各钢种设计的配水系数进行生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当结晶器进水温度低于标准温度时,开浇前增加结晶器的进水量,并在开浇前下调二冷区各区配水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当结晶器进水温度高于标准温度时,开浇前增加结晶器的进水量,并在开浇前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立朱青德胡绍岩董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