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位滴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16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位滴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电位滴定仪,其包括主机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机上的滴定组件和操作台,所述滴定组件包括待测溶液杯、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和滴定管,所述待测溶液杯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待测溶液杯的杯口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杯口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表面开有贯通的参比电极安装孔、指示电极安装孔和滴定管安装孔,所述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和滴定管对应通过参比电极安装孔、指示电极安装孔和滴定管安装孔伸入待测溶液杯,其中所述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浸入待测溶液杯的液面以下,所述滴定管悬停在液面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滴定实验的效果。

Automatic Potentiometric Tit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电位滴定仪
本技术涉及电位滴定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电位滴定仪。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电位滴定仪是根据电位法原理设计的用于容量分析的常见的一种分析仪器。仪器分电计和滴定组件两大部分,电计采用电子放大控制线路,将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间的电位同预先设置的某一终点电位相比较,两信号的差值经放大后控制滴定组件的滴液速度。达到终点预设电位后,滴定自动停止。仪器为微机控制滴加量,其结构分为电计和滴定组件两大部分。现有的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工作原理是:选用适当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与被测溶液组成一个工作电池,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被测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因而指示电极的电位随之变化。在滴定终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变,引起电极电位的突跃,因此,根据电极电位的突跃可确定滴定终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盛装被测溶液的容器开口敞开,被测溶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影响滴定的精度,还会使得滴定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危害实验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滴定实验的自动电位滴定仪。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电位滴定仪,包括主机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机上的滴定组件和操作台,所述滴定组件包括待测溶液杯、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和滴定管,所述待测溶液杯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待测溶液杯的杯口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杯口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表面开有贯通的参比电极安装孔、指示电极安装孔和滴定管安装孔,所述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和滴定管通过参比电极安装孔、指示电极安装孔和滴定管安装孔伸入待测溶液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待测溶液杯的杯口设置密封装置,能够在滴定试验时,将待测溶液杯的杯口封闭,使待测溶液杯处于密封环境,在密封装置表面开有贯通的参比电极安装孔、指示电极安装孔和滴定管安装孔,使得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和滴定管对应通过参比电极安装孔、指示电极安装孔和滴定管安装孔伸入待测溶液杯,保证了在试验过程中密封待测溶液杯的同时,能够正常进行滴定试验,同时也避免待测溶液挥发到空气中,从而避免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有利于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参比电极安装孔、指示电极安装孔和滴定管安装孔为沉孔,所述滴定管安装孔内抵接有滴定管密封圈,所述参比电极安装孔内抵接有参比电极密封圈,所述指示电极安装孔内抵接有指示电极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滴定管安装孔内抵接滴定管密封圈,参比电极安装孔内抵接参比电极密封圈,指示电极安装孔内抵接指示电极密封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密封装置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装置上设置排气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装置上设置排气孔,能够使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过程中的产生的气体排出待测溶液杯,避免了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在密闭的环境中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破坏待测溶液杯,造成危险,同时有利于减少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过程中的产生的气体再次溶解进待测溶液,减少待测溶液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有利于提升滴定结果的精确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孔向远离操作台的方向翻折呈倒圆台状空腔,所述排气孔的空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气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能够使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过程中的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实现对该气体的引流,同时,也便于在排气管的出气口连接有气体处理及净化装置,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排气口向远离操作台的方向翻折呈倒圆台状的空腔,能够增大排气管与排气孔的接触面积,使排气管固定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孔内壁以及排气管与排气孔的空腔接触的一端均设有磨砂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排气孔内壁以及排气孔与排气孔的空腔接触的一端均设有磨砂层,有利于提升排气管与排气孔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避免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过程中的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包括内管和包覆内管的外壳,所述内管呈螺旋状,所述外壳为两端呈圆台状的圆柱体空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排气管的内管设置成螺旋状,有利于反应过程中挥发的待测溶液冷凝回流,从而减少待测溶液在与标准溶液反应前的损耗,进而有利于提升滴定结果的准确性;在内管表面包覆一层两端呈圆台状的圆柱体空腔外壳,能够对螺旋状的内管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内管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为立方体凸块,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凹有待测溶液杯固定槽,所述待测溶液杯固定连接于待测溶液杯固定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操作台上表面凹有待测溶液杯固定槽,待测溶液杯固定连接于待测溶液杯固定槽内,使得待测溶液杯不容易被打翻,有利于提升待测溶液杯的抗风险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滴定实验的成功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内部设有加热线圈,所述主机表面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加热线圈的供电回路由控制组件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台内部设置加热线圈,主机表面设置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加热线圈的供电回路,能够对待测溶液进行加热,有利于提升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的反应速率,从而有利于提升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过程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滴定实验的成功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内部设有转子,磁铁、旋盘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操作台内部,所述旋盘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磁铁沿径向固定连接于旋盘远离电机的一侧,所述转子放置于待测溶液杯内,所述电机的供电回路由控制组件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机固定连接于操作台内部,旋盘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转轴上,磁铁沿径向固定连接于旋盘远离电机的一侧,转子放置于待测溶液杯内,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电机的供电回路,方便对待测溶液进行搅拌,有利于提升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的反应速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过程的流畅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滴定实验的成功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密封装置有利于避免待测溶液挥发,有利于提升滴定反应的准确性;2.排气孔与排气管的设置有利于避免有毒有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从而有利于保护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3.操作台设有固定待测溶液杯的待测溶液固定槽、加热线圈和电磁搅拌装置,有利于加速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进程,同时有利于提升加速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反应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滴定实验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操作台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机;11、显示屏;12、控制组件;2、滴定组件;21、标准溶液瓶;211、瓶塞;22、进液管;23、传动控制阀;24、滴定管;25、参比电极;26、指示电极;27、待测溶液杯;3、操作台;31、立柱;311、立柱安装槽;32、升降装置;321、卡块;3211、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电位滴定仪,包括主机(1)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机(1)上的滴定组件(2)和操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组件(2)包括待测溶液杯(27)、参比电极(25)、指示电极(26)和滴定管(24),所述待测溶液杯(27)设置于所述操作台(3)上,所述待测溶液杯(27)的杯口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杯口的密封装置(4),所述密封装置(4)表面开有贯通的参比电极安装孔(43)、指示电极安装孔(42)和滴定管安装孔(41),所述参比电极(25)、指示电极(26)和滴定管(24)通过参比电极安装孔(43)、指示电极安装孔(42)和滴定管安装孔(41)伸入待测溶液杯(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电位滴定仪,包括主机(1)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机(1)上的滴定组件(2)和操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组件(2)包括待测溶液杯(27)、参比电极(25)、指示电极(26)和滴定管(24),所述待测溶液杯(27)设置于所述操作台(3)上,所述待测溶液杯(27)的杯口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杯口的密封装置(4),所述密封装置(4)表面开有贯通的参比电极安装孔(43)、指示电极安装孔(42)和滴定管安装孔(41),所述参比电极(25)、指示电极(26)和滴定管(24)通过参比电极安装孔(43)、指示电极安装孔(42)和滴定管安装孔(41)伸入待测溶液杯(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电位滴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安装孔(43)、指示电极安装孔(42)和滴定管安装孔(41)为沉孔,所述滴定管安装孔(41)内抵接有滴定管密封圈(411),所述参比电极安装孔(43)内抵接有参比电极密封圈(431),所述指示电极安装孔(42)内抵接有指示电极密封圈(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电位滴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4)上设置排气孔(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电位滴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44)向远离操作台(3)的方向翻折呈倒圆台状空腔,所述排气孔(44)的空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济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泰和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