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控系统、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96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控系统、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控制设备、补光灯和摄像机;控制设备向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使补光灯发射光线,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自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使摄像机采集图像。由于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线在从补光灯到监控目标,再由监控目标到摄像机的这段时间内,摄像机不进行图像采集,避免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有害光进入摄像机,从而避免了有害光造成的图像发蒙、不通透的现象,提高了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质量。

A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 device, control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控系统、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监控系统、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监控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监控场景中采集的图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光线较暗的场景中,经常需要补光灯进行补光处理,从而提高图像亮度。但是,补光场景存在的问题是,当环境中存在较多的雾霾,或者有较多水汽时,补光灯发出的可见光在这些雾霾或水汽等杂质的干扰下容易发生散射,形成有害光,有害光进入摄像机内,会导致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发蒙、不通透。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穿透力较好的红外光进行补光,或者通过增大摄像机的体积来增加补光灯与镜头的距离,来较少有害光对图像的干扰。但是,现有技术的方案改善效果非常有限,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仍然存在严重的发蒙、不通透的问题,并且摄像机体积增大也不利于摄像机的外观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由于有害光导致图像发蒙、不通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设备、补光灯和摄像机;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补光灯和摄像机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所述补光灯,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开启指令,发射光线;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自所述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所述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所述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所述摄像机,用于当接收到第二开启指令,采集图像。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设备,具体用于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以及摄像机与监控目标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监控目标的第二时间长度,控制所述补光灯在每个周期内发射光线的持续时间为第三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时间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机在每个周期内采集图像的持续时间为第四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四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时间长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向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补光灯发射光线,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自所述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所述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使所述摄像机采集图像。进一步地,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包括: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以及摄像机与监控目标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监控目标的第二时间长度,控制所述补光灯在每个周期内发射光线的持续时间为第三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时间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摄像机在每个周期内采集图像的持续时间为第四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四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时间长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补光灯发射光线,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自所述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所述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使所述摄像机采集图像。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以及摄像机与监控目标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监控目标的第二时间长度,控制所述补光灯在每个周期内发射光线的持续时间为第三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时间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机在每个周期内采集图像的持续时间为第四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四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时间长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系统包括:控制设备、补光灯和摄像机;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补光灯和摄像机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所述补光灯,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开启指令,发射光线;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自所述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所述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所述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所述摄像机,用于当接收到第二开启指令,采集图像。由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设备预先确定有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控制补光灯发射光线之后,经过第一时间长度,向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控制摄像机采集图像。因此光线在从补光灯到监控目标,再由监控目标到摄像机的这段时间内,摄像机不进行图像采集,避免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有害光进入摄像机,从而避免了有害光造成的图像发蒙、不通透的现象,提高了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当第三时间长度等于第二时间长度时,补光灯工作频率和摄像机工作频率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当第三时间长度小于第二时间长度时,补光灯工作频率和摄像机工作频率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控制设备11、补光灯12和摄像机13;所述控制设备11分别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设备、补光灯和摄像机;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补光灯和摄像机连接;/n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n所述补光灯,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开启指令,发射光线;/n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自所述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所述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所述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n所述摄像机,用于当接收到第二开启指令,采集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设备、补光灯和摄像机;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补光灯和摄像机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
所述补光灯,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开启指令,发射光线;
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自所述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所述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所述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
所述摄像机,用于当接收到第二开启指令,采集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具体用于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以及摄像机与监控目标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补光灯与监控目标的第一距离,确定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到达监控目标的第二时间长度,控制所述补光灯在每个周期内发射光线的持续时间为第三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时间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机在每个周期内采集图像的持续时间为第四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四时间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时间长度。


5.一种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设备向补光灯发送第一开启指令,使所述补光灯发射光线,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刻;
自所述第一时刻起,经过预先确定的所述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到达摄像机的第一时间长度,向所述摄像机发送第二开启指令,使所述摄像机采集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乃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