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和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492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和会议系统,属于音视频通信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辅流控制协议复杂、不易分析且需要额外的控制信道和端口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通话系统包括主叫端和被叫端,主叫端基于SIP协议与被叫端建立连接,系统任一端发送请求至另一端实现辅流共享或取消辅流共享,辅流共享过程中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进行辅流发送。它可以实现在通话使用SIP建立的基础上,避免引入过于庞大复杂的协议,完成可靠的辅流控制功能,不需要额外的控制通道,不需要额外的端口监听,不需要为额外的控制通道做NAT网络穿透;减少信道和端口的使用,节省系统资源。

A sip based auxiliary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conferenc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和会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视频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和会议系统。
技术介绍
音视频通信领域,辅流共享已成为常用功能,在通话过程中,主流是音视频通信中的视频信号,辅流是视频会议中共享的信号。通话的双方都可以向对方共享辅流,共享一个屏幕或一个应用界面,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方在共享,如果一方已在共享,另一方可以抢走共享权进行共享。辅流的特性是同一时刻只有一个通信端可以发送辅流,另一个通信端可以抢占辅流,最终通信端之间的分享状态是一致的,即一个通信端在分享,另一个通信端一定在接收;通话两端没有一端共享时,两端都不会处于接收状态,也不会出现一个通信端在共享,另一通信端不接收的情况。在通信系统中,选取一通信端作为最终端来决定最终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在通话两端中选取被叫端作为决定这个最终端状态的通信端,被叫端称为S端,主叫端称为C端。业界有基于BFCP(BinaryFloorControlProtocol)标准实现辅流控制,即在通话建立过程中,协商出BFCP端口,通话双方通过BFCP标准进行辅流控制,基于BFCP的辅流控制需要额外的端口,这个端口在NAT环境下需要rtpproxy配合打洞。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混合视频会议中双流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申请号CN201510348773.3,公开日2017年1月11日,公开了一种混合视频会议中双流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申请双流令牌请求,其中所述申请双流令牌请求是第一终端直接发送的或是第二终端发送后经视频会议系统中心控制设备MCU转发的;所述BFCP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申请双流令牌请求,判断与所述申请双流令牌请求对应的双流令牌资源是否被占用;若所述双流令牌资源未被占用,则返回双流令牌授权结果至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本专利技术简化了不同协议终端的混合双流操作。该专利技术使用BFCP协议进行双流操作,控制较为复杂,同时BFCP协议较为复杂,在标准的浏览器上不支持,且BFCP为二进制报文,比较难打印分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辅流控制协议复杂、不易分析且需要额外的控制信道和端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和会议系统,它可以实现在通话使用SIP建立的基础上,避免引入过于庞大复杂的协议,完成可靠的辅流控制功能,减少信道和端口的使用,节省系统资源。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通话系统包括主叫端和被叫端,主叫端或被叫端基于SIP信道发送指令至另一端实现辅流共享或取消辅流共享,辅流共享状态下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发送辅流。因为辅流的特性,同一时间只能有一端发送辅流,另一端接收,所以在通话时,如果一端进行抢辅流动作进行辅流发送,通话另一端必然要进行辅流接收,本专利技术的辅流控制不受通信端主叫或被叫限制,只要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端发送辅流,任何一端均可以实现辅流发送。更进一步的,系统请求辅流共享通话系统主叫端或被叫端发送指令请求共享,指令内容包括指令序列和共享状态,接收端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序列值的优先级选择执行或丢弃,执行后回复指令序列和状态;系统取消辅流共享时辅流发送端发送指令结束共享,指令内容包括指令序列和请求状态,辅流接收端收到指令后回复确认。更进一步的,辅流共享状态下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发送辅流,辅流接收端发送指令请求抢辅流,指令内容包括指令序列和请求状态,辅流发送端接收到指令确认后转为接收辅流,原辅流接收端发送辅流。更进一步的,辅流发送端在共享状态下关闭分享或者由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因为辅流的特性,通话两端不存在同时分享的情况,所以在辅流发送端共享状态下,辅流发送端可以自己结束共享,或者由辅流接收端操作抢辅流;辅流的关闭由辅流发送端发起指令。更进一步的,主叫端指令中请求方法包括请求共享、释放共享或共享状态,本专利技术定义协议报文share-request为请求共享,表示C端向S端请求开启共享;share-release为释放共享,表示C端向S端请求释放共享;share-status为共享状态,表示S端主动向C端推状态,share-status一般是S端上层的行为触发的,如果是C端触发的,使用相应直接携带状态,不需要S端主动推。更进一步的,被叫端状态码包括主叫端共享、被叫端共享和当前无共享,本专利技术定义协议报文被叫端状态码为c、s或n,c代表c_share即主叫端C端在分享;s代表s_share即被叫端S端在分享,n代表no_share即当前没有分享状态。更进一步的,指令序列的值为自然数,指令序列值根据指令的不同变化,指令序列值确定指令优先级。一般来说,指令序列值为32位整数;指令序列用来处理网络波动导致的命令乱序,指令的优先级根据指令序列值确定,如可以定义指令序列值大的指令优先级高于指令序列值小的指令,例如被叫端在先接收第一条指令的指令序列值为2,当前收到指令的指令序列值为3,因为3大于2,即执行当前收到的指令内容,如当前收到指令的指令序列为1,因为1小于2,即丢弃当前收到指令。更进一步的,系统协议为JSON或XML形式。JSON明文可读,是一种数据结构化的表示;通信时也可以用XML等格式表示,在表达相同的数据时,XML所使用的报文大小比JSON稍大些,JSON更轻量化。更进一步的,辅流共享时被叫端有多个。本专利技术复用SIP信道进行辅流控制,在通话时被叫端数量可以有多个,系统是多方通话时辅流的逻辑不变,通话系统中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端口发送辅流,有端口发送辅流必然有端口在接收辅流,发送结束同时接收也结束。一种会议系统,使用所述的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所述会议系统有多个终端,任一终端开始辅流共享时,其余终端自动为接收状态。在会议系统中使用本专利技术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会议层逻辑联动,一个终端在进行辅流发送,其他终端自动变为辅流接收状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终端进行辅流发送,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进行辅流发送,辅流被抢后原辅流发送端变为辅流接收端。本专利技术基于辅流控制业务需要,在辅流发送和接收上复用了SIP信道,自定义一种能够达到辅流控制状态最终一致的机制,不需要建立额外的控制信道,不需要引入额外的复杂的BFCP协议,控制时采用明文传输,明文指令更简洁、直观,便于在出现错误时的排查和分析,支持SIP协商的端都可以快速的支持该协议。减少了系统的信道和端口,节省了系统资源的使用。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基于SIP信道,复用了现有需要使用的SIP信道,不需要额外的控制通道,不需要额外的端口监听,不需要为额外的控制通道做NAT网络穿透;与现有技术基于BFCP协议的辅流控制方法相比,BFCP协议需要建立基于BFCP协议的控制通道,BFCP方案通信双方在通道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协商BFCP端口。通信过程中使用通道的减少降低了系统资源的使用,包括系统的通道资源和端口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话系统包括主叫端和被叫端,主叫端或被叫端基于SIP信道发送指令至另一端实现辅流共享或取消辅流共享,辅流共享状态下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发送辅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话系统包括主叫端和被叫端,主叫端或被叫端基于SIP信道发送指令至另一端实现辅流共享或取消辅流共享,辅流共享状态下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发送辅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请求辅流共享通话系统主叫端或被叫端发送指令请求共享,指令内容包括指令序列和共享状态,接收端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序列值的优先级选择执行或丢弃,执行后回复指令序列和状态;系统取消辅流共享时辅流发送端发送指令结束共享,指令内容包括指令序列和请求状态,辅流接收端收到指令后回复确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流共享状态下辅流接收端进行抢辅流动作发送辅流,辅流接收端发送指令请求抢辅流,指令内容包括指令序列和请求状态,辅流发送端接收到指令确认后转为接收辅流,原辅流接收端发送辅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SIP的辅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流发送端在共享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