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变频驱动系统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从而调节负载,起到降低功耗,减小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变频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家电领域。如图1所示,变频驱动系统1包括功率变换器11、逆变器12、电机13及散热器T1、T2,功率变换器11将输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母线电压,逆变器12将直流母线电压转换为,以此驱动电机13的绕组工作。在测试条件下,通过线路阻抗稳定网络14的固定阻抗测试共模干扰是否在标准以内;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所述线路阻抗稳定网络14不存在。变频驱动系统中的传导共模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主要包括功率变换器传导共模电磁干扰以及逆变电路传导共模电磁干扰。功率变换器传导共模电磁干扰的来源主要是电路中电位随时间剧烈改变的电节点在其对地的分布电容中产生位移电流,并流过地回路而造成的。通常,功率变换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至少包括:/n功率变换器,用于将输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母线电压;/n逆变器,连接于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直流母线电压转化为输出交流电;/n电机,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机的外壳连接所述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内部的地,受所述输出交流电的驱动运转;/n至少一散热器,绝缘固定于所述功率变换器及所述逆变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上,且各散热器均连接固定电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至少包括:
功率变换器,用于将输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母线电压;
逆变器,连接于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直流母线电压转化为输出交流电;
电机,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机的外壳连接所述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内部的地,受所述输出交流电的驱动运转;
至少一散热器,绝缘固定于所述功率变换器及所述逆变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上,且各散热器均连接固定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电位为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的正极、负极或分压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的负极经第一电容后连接所述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内部的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为1nF~30n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内部的地与外部的地之间串联第一电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升压电路,降压电路或升降压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共模干扰的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整流单元、第二电感、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一二极管及输出电容;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交流电的火线和零线;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输出端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输出端的负极,第三端连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经过所述输出电容连接所述整流单元输出端的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共模干扰的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鸿坚,蒲波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鲲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