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77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包括风帽头和芯管;芯管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芯管限位块;风帽头的底部入口处内壁开设限位槽,限位槽包括沿风帽头轴向开设的纵向槽和沿风帽头圆周方向开设的横向槽,纵向槽和横向槽连通;纵向槽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的宽度,横向槽的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的厚度,芯管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数量一致;风帽头套设在芯管外侧;芯管限位块沿风帽头底部穿入风帽,到达风帽头限位槽位置,旋转即可实现风帽头与芯管的固定,无需焊接;安装和维护方便;芯管限位块和风帽头限位槽配合实现限位功能,防止风帽头在热态运行中脱落,大大提高运行过程中风帽的可靠性,并且在风帽设计时可适当降低风帽头的重量。

An air cap for CFB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
本技术属于煤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将会对环境给予越来越大的关注。为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家相关部委对煤电行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节能改造目标。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机组都将达到超低排放,现役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燃烧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清洁煤燃烧技术。与常规燃烧方式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一定的优势。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较低的燃烧温度850~920℃和空气分及燃烧,NOx生成量较低一般不高于250mg/m3,并具有一定的自脱硫能力SO2的实际生成量低于按照全硫计算的SO2理论生成量;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炉内干法脱硫向炉内添加一定量的石灰石颗粒可有效脱除90%甚至更多的SO2;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极佳的燃料适应性,几乎可以设计燃用任何化石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调峰能力,可以再30%额定负荷下不投油稳定燃烧。因此,近二十年间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发电容量近1亿kW,总循环流化床锅炉台数大于3000台,其中容量在440t/h以上的400余台,其工程应用已发展到600MW超临界等级。风帽式布风板由风室、花板、风帽和隔热层组成,通常把花板和风帽合称为布风板。空气由风室经风帽上的小孔以较高流速进入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有许多形式,典型结构有钟罩式,T形,猪尾形和定向风帽等。钟罩式风帽,每个风帽由较小直径的芯管和较大直径的风帽组成。这种风帽具有布风均匀性好,不易堵塞,磨损较小,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另外,锅炉流化风气流流经钟罩式风帽,迂回弯转沿风帽圆周小孔侧向喷出,可有效防止漏渣。钟罩式风帽的缺点是对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比较高,阻力设计不合理和不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风帽会造成磨损加剧和风机电耗的大幅度增加等问题。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的关键设备,风帽的结构参数对于锅炉流化风量,布风板上物料的流化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流化风量进一步影响锅炉运行总风量、一二次风的配比,NOx和SO2等污染物的生成量和炉膛受热面的磨损程度。而布风板上物料的流化质量进一步影响床温分布的均匀性,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因此,风帽在锅炉热态运行中的性能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和环保特性均有显著影响,近年来对于风帽的结构优化成为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研究的重点。由于煤炭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锅炉煤制备系统技术的限制,许多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实际燃用的煤质特性偏离设计值较大,入炉煤颗粒度大于设计值。早期设计的风帽结构和阻力特性不合理,导致锅炉在热态运行中风帽头小孔流速不能满足物料正常流化的需要和风帽脱落等问题。当风帽脱落时,会引起风室漏渣,堵塞下渣管造成排渣不畅,严重时会造成被迫停炉等事故。现有钟罩形风帽的风帽头固定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芯管进行连接,或者提高风帽头的重量将其自由放置不与风帽进行连接,靠自重固定在芯管上。采用风帽头与芯管焊接的方式,安装时将风帽头下部与芯管对应连接板进行焊接,焊接工作量较大,检修时拆除困难。采用提高风帽头的重量将其自由放置的方式虽然安装和检修便利,但是由于风帽一般采用价格较高的耐热不锈钢铸造,因此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当锅炉流化风短时间出现较大波动时,不能完全避免风帽的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钟罩形风帽,该种结构的风帽安装和维护方便,能够有效解决风帽头在锅炉热态运行中脱落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包括风帽头和芯管;芯管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芯管限位块;风帽头的底部入口处内壁开设限位槽,限位槽包括沿风帽头轴向开设的纵向槽和沿风帽头圆周方向开设的横向槽,纵向槽和横向槽连通;纵向槽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的宽度,横向槽的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的厚度,芯管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数量一致;风帽头套设在芯管外侧。横向槽的长度大于芯管限位块沿圆周方向的长度。芯管限位块与风帽限位槽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风帽头内侧与芯管的外侧设有间隙。芯管限位块设置有2~4个。芯管限位块设置有3个,纵向槽的宽度大于芯管限位块的宽度。芯管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定芯管的轴向安装位置的定位环。风帽头下部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风帽头小孔;在使用状态下,风帽头小孔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芯管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开设至少两层芯管小孔。相邻两层芯管小孔沿圆周方向的位置相互交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风帽的风帽头与芯管在安装时不需要焊接,芯管限位块沿风帽头底部穿入风帽,到达风帽头限位槽位置,旋转即可实现风帽头与芯管的固定;相对于常规的钟罩形风帽安装和维护方便;芯管限位块和风帽头限位槽配合实现限位功能,能够防止风帽头在热态运行中脱落,大大提高运行过程中风帽的可靠性,并且在风帽设计时可适当降低风帽头的重量,相对于常规的钟罩形风帽具有更优的经济性。进一步的,横向槽的宽度逐渐减小,横向槽的宽度最小处小于芯管限位块的厚度,横向槽的长度大于芯管限位块的长度,芯管限位块能够与横向槽相互卡紧,防止风帽头松动。进一步的,限位槽设置有2~4个,风帽头与芯管之间连接更加平衡,振动不易使风帽发生转动,有效防止风帽头脱落。进一步的,芯管下部设置有定位环,用于限定芯管的安装位置,保证风帽的安装高度一致,并且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进一步的,风帽头和芯管小孔的数量、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具有合理的阻力特性,能够优化物料的流化质量,提高床温分布的均匀性,同等条件下降低锅炉流化风的风量,实现低硫低氮燃烧;从而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特性。进一步的,风帽头小孔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能提高布风板上物料流化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风帽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3的B向视图。图6为图1中的芯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芯管上设置三个芯管限位块的俯视视示意图。其中,1为风帽头、2为风帽头小孔、3为限位槽、31为纵向槽、32为横向槽、4为芯管、5为芯管定位环、6为芯管限位块,7为芯管小孔,8为花板,9为受热面管,10为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包括风帽头1、风帽头小孔2、芯管4、芯管定位环5、芯管小孔7和芯管限位块6;风帽头1的底部入口处开设2~4个限位槽3,风帽头1下部圆周方向设置有6~12个风帽头小孔2,风帽头小孔2的数量,尺寸和形状根据风帽头小孔2出口的空气流速等参数选取,风帽头小孔2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帽头(1)和芯管(4);芯管(4)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芯管限位块(6);风帽头(1)的底部入口处内壁开设限位槽(3),限位槽(3)包括沿风帽头(1)轴向开设的纵向槽(31)和沿风帽头(1)圆周方向开设的横向槽(32),纵向槽(31)和横向槽(32)连通;纵向槽(31)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6)的宽度,横向槽(32)的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6)的厚度,芯管限位块(6)与限位槽(3)的数量一致;风帽头(1)套设在芯管(4)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帽头(1)和芯管(4);芯管(4)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芯管限位块(6);风帽头(1)的底部入口处内壁开设限位槽(3),限位槽(3)包括沿风帽头(1)轴向开设的纵向槽(31)和沿风帽头(1)圆周方向开设的横向槽(32),纵向槽(31)和横向槽(32)连通;纵向槽(31)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6)的宽度,横向槽(32)的宽度不小于芯管限位块(6)的厚度,芯管限位块(6)与限位槽(3)的数量一致;风帽头(1)套设在芯管(4)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其特征在于,横向槽(32)的长度大于芯管限位块(6)沿圆周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其特征在于,芯管限位块(6)与风帽限位槽(3)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风帽头(1)内侧与芯管(4)的外侧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森旺李力时正海唐巍孙献斌高洪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