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减少色偏的发光元件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常见的发光元件驱动方式主要可以分成被动式(PassiveMatrix,PM)及主动式(ActiveMatrix,AM)。主动式的驱动方法虽然制程较为复杂,但是每一个像素都可以连续且独立驱动,并且可记忆驱动信号,而不需长时间在高脉冲电流下操作,因此相较于被动式的驱动方法,效率较高,发光元件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也可延长。在现有技术中,主动式的驱动方法主要会通过不同大小的驱动电流来驱动发光元件,使得发光元件能够发出不同亮度的光。举例来说,在显示面板的每个帧周期中,显示面板会持续地以对应的驱动电流来驱动发光元件,并在下一个帧周期中以更新后的驱动电流来驱动发光元件,使得发光元件能够呈现出每张画面所需的亮度。在此情况下,当发光元件所要呈现的亮度较低时,就需利用较小的驱动电流来驱动发光元件。然而,在利用小电流驱动发光元件时,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很容易随着电流变化出现明显的色偏,因此导致画面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及/n多个发光元件驱动电路,设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发光元件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包括:/n第一开关元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开关元件的该第一端耦接于比较信号线;及/n脉冲调制单元,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脉冲调制单元的该第一端耦接于第一数据线,该脉冲调制单元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的该第二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24 US 62/702,355;20180919 US 62/733,593;2019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及
多个发光元件驱动电路,设置在该基板上,该多个发光元件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元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开关元件的该第一端耦接于比较信号线;及
脉冲调制单元,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脉冲调制单元的该第一端耦接于第一数据线,该脉冲调制单元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的该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元件驱动电路还包括:
发光元件;
电流输出单元,耦接于扫描线与第二数据线,用以自扫描线接收扫描信号,自该第二数据线接收预定数据信号,及根据该扫描信号及该预定数据信号产生固定大小的驱动电流;
电流开关单元,耦接于该电流输出单元及该发光元件,用以接收发光周期调制信号,及根据该发光周期调制信号来调制该发光元件所接受该驱动电流而产生发光周期;
其中该脉冲调制单元耦接于该电流开关单元,用以当该第一开关元件于该比较信号线接收变动比较信号,且自该第一数据接收发光数据信号时,比较该发光数据信号及该变动比较信号以产生该发光周期调制信号;
其中:
该预定数据信号具有固定电压;及
该发光数据信号的电压是对应到该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输出单元包括:
采样开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该采样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数据线,及该采样开关的控制端耦接于该扫描线;
第一存储元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存储元件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采样开关的该第二端,该第一存储元件的该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一系统电压;及
驱动元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该驱动元件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存储元件的该第二端,该驱动元件的该第二端用以输出该驱动电流,及该驱动元件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采样开关的该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输出单元还包括:
阈值电压补偿元件,耦接于该驱动元件的该控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名骏,丁景隆,郭拱辰,高克毅,韦忠光,谢志勇,毛立维,陈厚典,温振富,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