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451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处理水平高,可以极大降低电网工作人员在有序用电需求分解的工作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用户近期生产情况进行需求分解,而不再单一根据用户的报送值,实现在有序用电期间,满足电网安全情况下,也尽可能小地影响用户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需求侧响应的工作效率,将用户生产情况与电网需求匹配,减少和延缓电网建设的投资,节约大量资产和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辅助治疗电网“尖峰病”,减少高峰时段电力负荷对电网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

Demand decomposition method of orderly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ad reduction based on average decom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需求侧响应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需求侧响应,是指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激励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信号后做出响应,改变其固有的习惯用电模式,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以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动态优化平衡及系统性节能减排的市场参与行为。目前在电力需求侧响应方面,多数是针对有序用电方案、基于负荷特性分析的有序用电管理策略、电费补偿等算法的研究,而对电力用户的需求响应量,国家和地方电网已建设的需求侧管理平台,都是由用户申报可以响应的负荷量,而没有根据电网的有序用电需求,以及客户实际情况自动计算客户可响应量。实际的需求执行中,因电网有序用电需求的不同,很多用户实际并不需要按其报送的响应量全部响应。目前这种按报送量响应的方式,造成时段性的不必要的用电减少,对用户实际生产也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解决了需求侧响应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电力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S2、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计算用户的需求分解权重;S3、根据需求分解权重计算用户的可调控负荷,并根据可调控负荷和用户的最大可控负荷计算用户的降负荷需求值;S4、判断可调控负荷是否小于最大可控负荷,若是,则令第一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可调控负荷减去最大可控负荷,并进入步骤S5,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5;S5、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降负荷需求值和用户的保安负荷计算用户的允许最高负荷;S6、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小于保安负荷,若是,则令第二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保安负荷减去允许最高负荷,并进入步骤S8,否则进入步骤S7;S7、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大于保安负荷,若是则将该用户计入可超额分解的用户列表,并进入步骤S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8;S8、根据允许最高负荷、保安负荷、最大可控负荷和降负荷需求计算可超额分解用户列表中各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S9、计算第一负荷目标缺口和第二目标缺口之和,并将其作为降负荷目标缺口;S10、根据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和降负荷目标缺口计算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S11、计算降负荷需求值和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之和,作为用户修正后的降负荷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需求分解权重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将每个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除以所有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之和,得到用户的需求分解权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可调控负荷的计算方法为:将需求分解权重乘以电网要求的总降负荷需求得到可调控负荷;降负荷需求值的计算方法为:将用户的可调控负荷与最大可控负荷进行比较,选取较小值作为降负荷需求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允许最高负荷的计算方法为:将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减去降负荷需求值,并将该结果与保安负荷比较,选取较大值作为允许最高负荷。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8中可超额分解值的计算方法为:将允许最高负荷减去保安负荷作为第一可超额分解值,将最大可控负荷减去降负荷需求作为第二可超额分解值,比较第一可超额分解值和第二可超额分解值,选取较小值作为可超额分解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中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的计算方法为:将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除以所有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之和,并乘以降负荷目标缺口,作为该用户的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自动化处理水平高,可以极大降低电网工作人员在有序用电需求分解的工作量。(2)本专利技术结合用户近期生产情况进行需求分解,而不再单一根据用户的报送值,实现在有序用电期间,满足电网安全情况下,也尽可能小地影响用户生产。(3)本专利技术可提高需求侧响应的工作效率,将用户生产情况与电网需求匹配,减少和延缓电网建设的投资,节约大量资产和资源。(4)本专利技术可辅助治疗电网“尖峰病”,减少高峰时段电力负荷对电网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电力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S2、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计算用户的需求分解权重;需求分解权重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将每个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除以所有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之和,得到用户的需求分解权重。S3、根据需求分解权重计算用户的可调控负荷,并根据可调控负荷和用户的最大可控负荷计算用户的降负荷需求值;可调控负荷的计算方法为:将需求分解权重乘以电网要求的总降负荷需求得到可调控负荷;降负荷需求值的计算方法为:将用户的可调控负荷与最大可控负荷进行比较,选取较小值作为降负荷需求值。S4、判断可调控负荷是否小于最大可控负荷,若是,则令第一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可调控负荷减去最大可控负荷,并进入步骤S5,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5;S5、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降负荷需求值和用户的保安负荷计算用户的允许最高负荷;允许最高负荷的计算方法为:将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减去降负荷需求值,并将该结果与保安负荷比较,选取较大值作为允许最高负荷。S6、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小于保安负荷,若是,则令第二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保安负荷减去允许最高负荷,并进入步骤S8,否则进入步骤S7;S7、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大于保安负荷,若是则将该用户计入可超额分解的用户列表,并进入步骤S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8;S8、根据允许最高负荷、保安负荷、最大可控负荷和降负荷需求计算可超额分解用户列表中各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可超额分解值的计算方法为:将允许最高负荷减去保安负荷作为第一可超额分解值,将最大可控负荷减去降负荷需求作为第二可超额分解值,比较第一可超额分解值和第二可超额分解值,选取较小值作为可超额分解值。S9、计算第一负荷目标缺口和第二目标缺口之和,并将其作为降负荷目标缺口;S10、根据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和降负荷目标缺口计算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的计算方法为:将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除以所有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之和,并乘以降负荷目标缺口,作为该用户的新增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计算电力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nS2、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计算用户的需求分解权重;/nS3、根据需求分解权重计算用户的可调控负荷,并根据可调控负荷和用户的最大可控负荷计算用户的降负荷需求值;/nS4、判断可调控负荷是否小于最大可控负荷,若是,则令第一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可调控负荷减去最大可控负荷,并进入步骤S5,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5;/nS5、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降负荷需求值和用户的保安负荷计算用户的允许最高负荷;/nS6、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小于保安负荷,若是,则令第二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保安负荷减去允许最高负荷,并进入步骤S8,否则进入步骤S7;/nS7、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大于保安负荷,若是则将该用户计入可超额分解的用户列表,并进入步骤S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8;/nS8、根据允许最高负荷、保安负荷、最大可控负荷和降负荷需求计算可超额分解用户列表中各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nS9、计算第一负荷目标缺口和第二目标缺口之和,并将其作为降负荷目标缺口;/nS10、根据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和降负荷目标缺口计算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nS11、计算降负荷需求值和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之和,作为用户修正后的降负荷需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电力用户在要求降负荷日前7天的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
S2、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计算用户的需求分解权重;
S3、根据需求分解权重计算用户的可调控负荷,并根据可调控负荷和用户的最大可控负荷计算用户的降负荷需求值;
S4、判断可调控负荷是否小于最大可控负荷,若是,则令第一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可调控负荷减去最大可控负荷,并进入步骤S5,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5;
S5、根据同时段平均最高负荷、降负荷需求值和用户的保安负荷计算用户的允许最高负荷;
S6、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小于保安负荷,若是,则令第二降负荷目标缺口等于保安负荷减去允许最高负荷,并进入步骤S8,否则进入步骤S7;
S7、判断允许最高负荷是否大于保安负荷,若是则将该用户计入可超额分解的用户列表,并进入步骤S8,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8;
S8、根据允许最高负荷、保安负荷、最大可控负荷和降负荷需求计算可超额分解用户列表中各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
S9、计算第一负荷目标缺口和第二目标缺口之和,并将其作为降负荷目标缺口;
S10、根据用户的可超额分解值和降负荷目标缺口计算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
S11、计算降负荷需求值和新增超额分解降负荷值之和,作为用户修正后的降负荷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分解的有序用电降负荷需求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晓丽杨江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