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44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包括第一沟体、第二沟体以及排水网盖,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沟体和第二沟体端壁上的挡水板、设置在第一沟体和第二沟体侧壁上的集污箱以及铰接设置在集污箱侧壁上的封闭门,所述第一沟体和第二沟体的底壁设为倾斜坡面,所述倾斜坡面的较高一端朝向地面,所述倾斜坡面的较低一端分别与第一沟体和第二沟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沉淀室,所述挡水板上均布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倾斜坡面上设有用于清洁污泥的清洁组件,所述集污箱内设有驱动封闭门远离铰接的一端转动至集污箱内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沟体和第二沟体位于沉淀室的侧壁预留有供污泥进入集污箱内的下料开口;该排水沟排水效率高,避免污泥堵塞。

Tunnel drainage ditch not easily block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
本技术涉及城市隧道的
,特别涉及一种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
技术介绍
我国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人口涌上城市,全国的大中型城市普遍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阻塞、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单纯的城市道路、桥梁已经难以满足如今的交通需求,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城市隧道、地下轨道交通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现如今城市隧道截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开挖排水沟,由于隧道的四周都是岩石,在挖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泥沙,与水混合后会形成泥浆,泥浆难以流动排出,容易沉降堵塞排水沟,导致积水无法排出,目前一般开挖沉降池,将泥沙沉淀出来才能将积水排出。但是现有的技术问题中存在以下使用局限性:由于将泥沙沉降后再排水,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还需要另外对沉降的泥沙进行处理,同时沉淀的泥浆容易堵塞排水通道,费时费力,排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其优点是:该排水沟可防止泥浆堆积,避免堵塞排水通道,积水可及时排出,排水效率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包括第一沟体(1)、第二沟体(2)以及排水网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端壁上的挡水板(4)、分别设置在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侧壁上的集污箱(5)以及铰接设置在集污箱(5)侧壁上的封闭门(6),所述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的底壁均设为倾斜坡面(7),所述倾斜坡面(7)的较高一端朝向地面,所述倾斜坡面(7)的较低一端分别与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沉淀室(8),所述挡水板(4)上均布设有若干排水孔(9),所述倾斜坡面(7)上设有用于清洁污泥的清洁组件(10),所述集污箱(5)内设有驱动封闭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包括第一沟体(1)、第二沟体(2)以及排水网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端壁上的挡水板(4)、分别设置在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侧壁上的集污箱(5)以及铰接设置在集污箱(5)侧壁上的封闭门(6),所述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的底壁均设为倾斜坡面(7),所述倾斜坡面(7)的较高一端朝向地面,所述倾斜坡面(7)的较低一端分别与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沉淀室(8),所述挡水板(4)上均布设有若干排水孔(9),所述倾斜坡面(7)上设有用于清洁污泥的清洁组件(10),所述集污箱(5)内设有驱动封闭门(6)远离铰接的一端转动至集污箱(5)内的驱动组件(11),所述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位于沉淀室(8)的侧壁预留有供污泥进入集污箱(5)内的下料开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4)位于第一沟体(1)内的排水孔(9)的孔径尺寸大于挡水板(4)位于第二沟体(2)内排水孔(9)的孔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易堵塞的隧道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10)包括分别倾斜设置在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位于沉淀室(8)内的清洁板(101)、分别设置在第一沟体(1)和第二沟体(2)背离集污箱(5)端壁上的控制箱(102)以及设置在控制箱(102)内两两相对的第一气缸(103),所述清洁板(101)的下表面贴合在倾斜坡面(7)位于沉淀室(8)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103)的活塞杆与清洁板(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102)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忠美王瑞萍马艳艳陈晓红胡敏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