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39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包括管箍片固定结构及多个管箍片;管箍片固定结构为固定套,固定套设有第一槽孔结构及多个第二槽孔结构,多个第二槽孔结构以固定套的中心轴环向均布设置在固定套外壁,每一第二槽孔结构外侧均对应设置一个管箍片,第一槽孔结构设置在第二槽孔结构上方;每一管箍片均设有第三槽孔结构,第二槽孔结构面积小于管箍片面积,第二槽孔结构面积大于第三槽孔结构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解决了传统管箍的吊装结构仅使用2‑4片的管箍片对管套的顶部进行固定,不能够满足在对管套进行吊装进行操作过程中应力上的强度要求,进而对整体的作业施工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A kind of lifting hoop structure of over weight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
本技术属于地质钻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口径钻探在地下资源开发、基础工程施工和处理、地下工业设施建造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钻孔孔径增大(最大φ1800mm),使用套管壁厚也相应地增厚(22mm),套管的重量也就随之增大(300吨)。在套管自重300吨以下时,套管起吊可根据套管重量分别使用卡瓦式套管悬挂器、管箍或穿杠法等方法进行起吊。在某煤矿矸石投放井施工中,钻孔孔径φ960mm,孔深610m,套管φ580mm×55mm(Q345B材质外壁20mm+耐磨内层35mm),套管自重约480吨。因重量而不能使用卡瓦式套管悬挂器进行起吊,又因耐磨层不能破损的原因,也不能使用穿杠法进行起吊,因此选择管箍进行起吊。此次起吊重量480吨是目前钻探施工中前所未有的,起吊的安全成了整个工程的重点,传统管箍的吊装结构仅使用2-4片的管箍片对管套的顶部进行固定,不能够满足在对管套进行吊装进行操作过程中应力上的强度要求,进而对整体的作业施工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解决了传统管箍的吊装结构仅使用2-4片的管箍片对管套的顶部进行固定,不能够满足在对管套进行吊装进行操作过程中应力上的强度要求,进而对整体的作业施工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包括管箍片固定结构及多个管箍片;所述管箍片固定结构为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有第一槽孔结构及多个第二槽孔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槽孔结构以所述固定套的中心轴环向均布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外壁,每一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外侧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管箍片,所述第一槽孔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孔结构上方;每一所述管箍片均设有第三槽孔结构,所述第二槽孔结构面积小于所述管箍片面积,所述第二槽孔结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槽孔结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槽孔结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长圆槽,两个所述第二长圆槽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上。进一步的,所述管箍片固定结构还包括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加强筋,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槽孔结构之间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加强筋,每一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固定套固接。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固定套一体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孔结构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长圆槽,多个所述第一长圆槽以所述固定套的中心轴环向均布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外壁,每一所述第一长圆槽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二长圆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孔结构与所述第二槽孔结构之间设有限位圆轴,所述限位圆轴与所述固定套固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槽孔结构包括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分成两排竖直设置在所述管箍片上,每排所述通孔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长圆槽,每一所述通孔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长圆槽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管箍片为能够与管套外壁配合的弧形,所述管箍片内侧端部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为30°。进一步的,所述管箍片的四个顶角均设有过渡圆弧。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管箍片均通过导向结构与所述固定套滑动连接,同一所述第二槽孔结构的两个第二长圆槽之间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导向结构,每一所述导向结构均与所述固定套固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本管箍结构是在普通管箍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结构上做出了改进,并且进一步的增加了管箍固定结构的使用,进而增加了管箍片与套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修正了管箍片底部焊接形状,增强了焊接强度,增大了套管承载能力,显著提高了套管吊装的安全性能,通过调整管箍片的数量与第三槽孔结构的通孔的数量,可适用于不同重量套管的吊装。本管箍结构在某煤矿矸石投放井套管吊装中的实际应用,实际起吊重量为480吨,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吊装任务,为今后超重套管的吊装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装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管箍固定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管箍固定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管箍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管箍片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固定套;102-第一槽孔结构;103-限位圆轴;104-加强筋结构;105-导向结构;106-第二槽孔结构;201-管箍片;202-第三槽孔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管箍片固定结构及多个管箍片201;如图2所示,管箍片固定结构为固定套101,固定套101设有第一槽孔结构102及多个第二槽孔结构106,多个第二槽孔结构106以固定套101的中心轴环向均布设置在固定套101外壁,每一第二槽孔结构106外侧均对应设置一个管箍片201,第一槽孔结构102设置在第二槽孔结构106上方;如图3所示,每一管箍片201均设有第三槽孔结构202,第二槽孔结构106面积小于管箍片201面积,第二槽孔结构106面积大于第三槽孔结构202面积,第三槽孔结构202包括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分成两排竖直设置在管箍片201上,每排通孔均对应一个第二长圆槽,每一通孔直径均小于第二长圆槽宽度,将每一通孔透过第二长圆槽与管套之间进行焊实,进而能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箍片固定结构及多个管箍片(201);/n所述管箍片固定结构为固定套(101),所述固定套(101)设有第一槽孔结构(102)及多个第二槽孔结构(106),多个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以所述固定套(101)的中心轴环向均布设置在所述固定套(101)外壁,每一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外侧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管箍片(201),所述第一槽孔结构(102)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上方;/n每一所述管箍片(201)均设有第三槽孔结构(202),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面积小于所述管箍片(201)面积,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槽孔结构(202)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箍片固定结构及多个管箍片(201);
所述管箍片固定结构为固定套(101),所述固定套(101)设有第一槽孔结构(102)及多个第二槽孔结构(106),多个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以所述固定套(101)的中心轴环向均布设置在所述固定套(101)外壁,每一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外侧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管箍片(201),所述第一槽孔结构(102)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上方;
每一所述管箍片(201)均设有第三槽孔结构(202),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面积小于所述管箍片(201)面积,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槽孔结构(202)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长圆槽,两个所述第二长圆槽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套(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箍片固定结构还包括加强筋结构(104),所述加强筋结构(104)包括多个加强筋,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槽孔结构(106)之间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加强筋,每一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固定套(101)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固定套(101)一体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重套管吊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华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