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新春专利>正文

可调节式悬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689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悬绳器,包括上承载板、下承载板和方卡子,所述下承载板顶部设有上承载板,所述上承载板顶部放置方卡子,所述下承载板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所述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顶部输出端与上承载板底面相接触,所述下承载板顶部与上承载板底部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之间形成传感器安装腔,所述上承载板一侧通过螺栓安装上承载板光杆通孔挡板,所述下承载板一侧通过螺栓安装下承载板光杆通孔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式悬绳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Adjustable rope 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悬绳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部件
,特别涉及可调节式悬绳器。
技术介绍
游梁式抽油机悬绳器是用以悬挂光杆、承载深井泵以上液柱及杆柱重量的载体。然而,抽油泵日常工作状况与否,需通过测试仪器(CZY-2综合测试仪、传感器)在悬绳器上配合使用来判断,传统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将抽油机驴头停在接近下死点位置,在井口盘根盒上放置卡盘,然后对称的打入卡牙,卡紧光杆。点起抽油机按钮、然后迅速按下停止按钮,拉刹车。卸载、在悬绳器处插入传感器,再慢松刹车使抽油机悬绳器重新加载。此时卡盘被光杆带离井口盘根盒卸载、砸下卡盘、取出卡牙,对光杆上卡牙咬伤的痕迹用锉刀错平,避免对井口密封盘根拉伤,造成原油泄漏。测试结束后取出传感器,再次卸载、加载、锉削光杆,这一过程即损伤光杆又存在较大的安全操作风险,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式悬绳器,通过在下承载板顶部两端安装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且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顶部升降端与上承载板底面相接触,从而在测量时操作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实现同步双升、双降,完成载荷交替转换,减少在插入、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式悬绳器,包括上承载板(2)、下承载板(4)、钢丝绳(1)和方卡子(11),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承载板(4)顶部设有上承载板(2),所述上承载板(2)顶部放置方卡子(11),所述下承载板(4)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3),所述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3)顶部输出端与上承载板(2)底面相接触,所述下承载板(4)顶部与上承载板(2)底部之间形成空腔(12),所述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3)之间形成传感器安装腔(8),所述上承载板(2)一侧通过螺栓安装上承载板光杆通孔挡板(9),所述下承载板(4)一侧通过螺栓安装下承载板光杆通孔挡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式悬绳器,包括上承载板(2)、下承载板(4)、钢丝绳(1)和方卡子(1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承载板(4)顶部设有上承载板(2),所述上承载板(2)顶部放置方卡子(11),所述下承载板(4)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3),所述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3)顶部输出端与上承载板(2)底面相接触,所述下承载板(4)顶部与上承载板(2)底部之间形成空腔(12),所述微型电动液压千斤顶(3)之间形成传感器安装腔(8),所述上承载板(2)一侧通过螺栓安装上承载板光杆通孔挡板(9),所述下承载板(4)一侧通过螺栓安装下承载板光杆通孔挡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悬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春胡忠泰刘庆涛王广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张新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