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81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涉及油田井下用具领域,该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包括钢丝绳本体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压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卡槽内壁的背面分别开设有压槽和凹槽,所述钢丝绳本体的表面与压槽的内壁活动连接,压板的正面和凹槽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内壁与U型挂环的表面活动连接,压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压条,压条的表面与压槽的内壁活动连接,压条的背面与钢丝绳本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板、圆杆、活动杆和方杆,解决了目前常见的钢丝绳套在使用时,钢丝绳容易从弯曲幅度较大位置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田井下用具
,具体为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用于吊运或拉运等需要高强度线绳的运输中,通过U型挂环与其他设备或物体连接,卷扬机收卷或放卷钢丝绳,从而使其他设备或物体升降,钢丝绳套采用分股、逆绕和并头套压紧的方法达到紧固目的,形成绳套的形状。目前常见的钢丝绳套在使用时,钢丝绳套通过U型挂环与其他设备或物体连接,钢丝绳套与U型挂环的接触面积较小,长时间使用后,钢丝绳套与U型挂环接触位置的弯曲幅度较大,钢丝绳容易从弯曲幅度较大的位置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解决了目前常见的钢丝绳套在使用时,钢丝绳容易从弯曲幅度较大位置断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包括钢丝绳本体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压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卡槽内壁的背面分别开设有压槽和凹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包括钢丝绳本体(1)和固定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的正面开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内壁与压板(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卡槽(3)内壁的背面分别开设有压槽(5)和凹槽(6),所述钢丝绳本体(1)的表面与压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压板(4)的正面和凹槽(6)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通槽(7),所述第一通槽(7)的内壁与U型挂环(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压板(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压条(9),所述压条(9)的表面与压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压条(9)的背面与钢丝绳本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压板(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圆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井下用钢丝绳套防断裂保护结构,包括钢丝绳本体(1)和固定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的正面开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内壁与压板(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卡槽(3)内壁的背面分别开设有压槽(5)和凹槽(6),所述钢丝绳本体(1)的表面与压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压板(4)的正面和凹槽(6)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通槽(7),所述第一通槽(7)的内壁与U型挂环(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压板(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压条(9),所述压条(9)的表面与压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压条(9)的背面与钢丝绳本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压板(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圆杆(10),所述圆杆(10)位于第一通槽(7)的下方,所述凹槽(6)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的内壁与圆杆(10)的表面活动连接;
所述套管(11)和圆杆(10)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通槽(12),所述第二通槽(12)的内壁与活动杆(1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凹槽(6)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三通槽(14),所述第三通槽(14)位于套管(11)与第一通槽(7)之间,所述第三通槽(14)的内壁与活动杆(1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块(2)的背面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壁与方杆(16)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3)靠近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王鹏付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锐石油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