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镜和具有反射镜的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36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镜,通过将突起部与反射镜的反射面中的后方侧端部的距离规定在最佳范围内,就不在反射面上产生应变,而能使从灯放射的光准确地向期望的方向反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射镜是大致成碗状,由将灯放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用于配置灯的颈部、形成在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开口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反射镜的内面中,在从上述反射面的后方侧端部向着反射镜的后方侧离开2.5mm以上的区域中形成了环状的突起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硼硅酸盐玻璃制的反射镜,另外还涉及在该反射镜中具有超高压水银灯的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液晶投影器用的光源,已知有将稀土类金属的卤化物作为发光物质的卤化金属灯,和将水银作为发光物质、为了使点灯时的水银蒸气压达到150个气压以上而封入了大量水银的超高压水银灯。近年来,为了能够容易携带,这样的液晶投影器装置对小型轻量化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液晶投影器用的液晶板逐年小型化。从而,为了高效地聚光在小型化的液晶板上,就要求光源进一步小型化和高亮度化。因此,近年,使用了前述的灯中的超高压水银灯作为光源。这样的超高压水银灯(以下也只称作灯)为了使从灯放射的光高效地会聚在具有一定面积的被照射面上,而使用了受光的立体角度大的大致碗型的反射镜。现有的超高压水银灯用的反射镜能够精密地加工镜面形状,并且,将成本方面有利的硼硅酸盐玻璃作为材质,利用模具的冲压成型而制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用图7对于现有的超高压水银灯用的反射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用于说明现有的超高压水银灯用的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图7(a)是用于说明第一工序的图,图7(b)是用于说明第二工序的图。<第一工序> 如图7(a)所示,阴模1具有适合于成型的反射镜的形状的凹部,在凹部的底上具有形成反射镜颈部的颈部用孔3。在该阴模1的中间放入已熔化的玻璃4,用阳模2从上方施加压力压入。该阳模2比阴模1的凹部略小,在压入时产生的缝隙中形成反射镜的模6’。几乎瞬间进行阳模2的按下,之后,使阳模2上升。再有,在图7(a)中,为了方便起见,成为已按下阳模2的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自然冷却或强制冷却,来使反射镜的模6’冷却。然后,在已凝固到某种程度的状态中,利用环状模具19,从阴模1取出该反射镜的模6’。<第二工序> 将在第一工序中成型的反射镜的模6’配置在保持一定的预定温度的电炉内,通过按一定的降温速度实施退火处理,退火到室温左右。之后,如图7(b)所示,利用钻头等工具,通过对设置在反射镜的模6’上的冲切处5实施切削加工,来形成灯插入用的后方侧开口部12。这时,通过冲切该冲切处5,而形成环状的突起部5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0-82311号近年来,装在这样的反射镜中而使用的超高压水银灯如前所述地强烈要求高亮度化和小型化,因此,由于输入功率的增加,各部分就成为非常高温的状态。另外,由于要求灯的小型化,因此当然也就要求反射镜的小型化,这样,由于灯与反射镜邻近,故反射镜也成为高温状态。反射镜有这样的问题,反射镜若成为高温状态时就产生裂纹,这样的裂纹向前发展时,就根据情况而分离,从而,将来自灯的光向一定方向反射的这样的基本性能就会受损。本专利技术者对于反射镜高温的情况下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查明,其原因在于在上述第二工序中形成的突起部50的表面上存在凸凹。即,存在于突起部50表面上的凸凹就成为产生裂纹的起点。由于考虑到一般地玻璃的耐热性大致受成型后的表面状态影响,因此,即使在反射镜表面上仅存在微观的伤痕,就能以该伤痕为起点而产生裂纹。从而,考虑通过对突起部50的表面实施由喷烧器的熔化处理(烧边(フアイア一ポリツシング))使凸凹消失,即使反射镜变为高温状态,也能防止产生裂纹。但是,根据该方法可知,在用喷烧器对上述凸凹实施烧边时,通过喷烧器的火焰接触到反射镜的模6’的反射面9上,而在反射面9上产生应变。产生这样的应变时,就不能使从灯放射的光向期望的方向反射,就不能发挥反射镜本来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了这样的事情而被作出的,其提供一种反射镜,通过将突起部与反射镜的反射面中的后方侧端部的距离规定在最佳范围内,而不在反射面上产生应变,从而能使从灯发射的光准确地向期望的方向反射。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大致成碗状,是由将灯放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用于配置灯的颈部、形成在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开口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反射镜的内面中,在从上述反射面的后方侧端部向着反射镜的后方侧离开2.5mm以上的区域中形成了环状的突起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特征还在于,在方案1的反射镜中,从上述反射面的后方侧端部向着反射镜的后方侧的5mm以内的区域中,形成了上述突起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特征还在于,在方案1的反射镜中,上述突起部的壁厚是1~2.5mm。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方案1的反射镜中具有超高压水银灯。方案1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镜的结构在于,将突起部与反射面中的后方侧端部的距离规定在2.5mm以上,因此,在将形成在反射镜的后方侧开口部上的突起部的表面进行烧边时,喷烧器的火焰则不与反射面接触。这样,由于在反射面上不产生应变,因此,就能使灯放射的光准确地向期望的方向反射。另外,方案2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镜的结构在于,将突起部与反射面中的后方侧端部的距离规定在2.5mm以上5mm以下,因此,在反射镜中装入了灯的情况下,从装在灯上的灯头的直径、灯的位置调整、冷却风的通过的观点来看,能确保足够的后方侧开口部的直径。另外,方案3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镜的结构在于,规定突起部的壁厚为1~2.5mm。即,在上述第二工序中,由于将冲切处的厚度规定为容易通过按压部件而形成用于插入灯的后方侧开口部,因此,就能够容易地形成后方侧开口部。另外,在该反射镜中装入了灯的情况下,冷却风在形成于反射镜的后方侧开口部上的突起部的附近形成涡流,能稳定且均匀地冷却灯的密封部,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通过冷却风的灯的冷却。另外,方案4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光源装置装入了方案1至方案3涉及的反射镜,因此,在灯点亮时,反射镜上不产生裂纹,能够容易地向反射镜装入灯,另外,能高效地进行灯的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中装入了超高压水银灯的光源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放大了图2中示出的虚线部分A的图。图5是放大了图1(a)中示出的阳模2的前端部附近的图。图6是放大了图3中示出的虚线部分B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现有的超高压水银灯用的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工序~第四工序制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射镜。<第一工序> 如图1(a)所示,阴模1具有适合于成型的反射镜的形状的凹部,在凹部的底上具有形成反射镜颈部的颈部用孔3。在该阴模1中放入已熔化的硼硅酸盐玻璃4,用阳模从上方施加压力而压入。该阳模2比阴模1的凹部略小,在压入时产生的缝隙中形成反射镜的模6’。几乎瞬间进行阳模2的按下,之后,使阳模2上升。然后,通过环状模具19,使阳模2上升后迅速地从阴模1取出该反射镜的模6’。<第二工序> 如图1(b)所示,将按压部件7与形成在第一工序中成型的反射镜的模6’上的、用于在后面的工序中形成后方侧开口部的冲切处5相对,之后,通过向下方(图中的箭头方向)按下该按压部件7,就形成后方开口部12(图1(b)中不示出)。在第一工序中成型反射镜的模6’之后,反射镜的模6’的温度下降之前,迅速地进行第二工序的操作。这样,就在反射镜的模6’的内面形成环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镜,其大致成碗状,是由将灯放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用于配置灯的颈部、形成在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开口部构成的,由硼硅酸盐玻璃制成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反射镜的内面中,在从上述反射面的后方侧端部向着反射镜的后方侧离开2.5mm以上 的区域中形成了环状的突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崎佳生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