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27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包括模板和与模板配合设置的连接角模,所述模板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模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一轨槽以及与第二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二轨槽,所述连接角模上设置有与第一轨槽配合设置的第三轨道,还包括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三轨槽。本申请中的模板和连接角模相组合工作可以实现任意组合,模板与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轨道和第一轨槽相组合用于增加模板的长度,通过第二轨槽和第二轨道的组合用于增加模板的高度,本申请只用同一种结构的模板和同一种结构的连接角模就可以完成整个吊模模板的装配,有效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A lifting die system of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
本申请涉及建筑中吊模
,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施工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标准层施工进度的工期控制及规范标准越来越高的施工质量控制,而铝合金模板不仅对质量、安全,甚至在成本控制上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铝合金本身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刚度大、不变形、不起鼓,而且铝合金模板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它是一种回收率很高的模板,基于铝合金模板的上述优点,它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现有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条件下,建筑构造节点的施工速度及施工质量控制一直是工程的施工重难点,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传统材料的支撑以及吊模材料的加固方法等都存在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在吊模的时候,由于操作复杂以及拆模繁琐等等原因,都会造成工期加长,而且结构相对复杂,运用现有的模板技术对浇筑进行施工,施工速度及施工质量很难同时都达到现有的工程验收标准。且吊模体系中为了防止模板浇筑水泥时上浮,在模板上设置固定装置,例如记忆合金制成的钩爪、钢丝捆扎等固定,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使用繁琐,会增加劳动强度。在CN204059953U公开了一种吊模预制模板,包括模板Ⅰ、模板Ⅱ、连接部件和驱动连接部件滑动的驱动部件,模板Ⅱ的端部设置一凹孔,连接部件设置在模板Ⅰ的端部并在模板Ⅰ的长度方向上与模板Ⅰ滑动配合,连接部件的一端与凹孔对应并可插入该凹孔内,驱动部件设置在连接部件上。使用该吊模预制模板时,将该模板安装在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四周,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连接部件插入模板Ⅱ上的凹孔内便可实现模板Ⅰ和模板Ⅱ连接,浇筑养护后,再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连接部件脱离模板Ⅱ上的凹孔便可实现模板Ⅰ和模板Ⅱ分离,然后轻轻向内敲打模板,模板便会脱离混凝土,进而实现该模板保护性拆除,拆除后的吊模预制模板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该申请利用可拆卸的模板进行拼合做支模,但是该申请在实际建筑场景中需要调节支模长度时,只能在现场切割,而且不能调节支模的高度,这样在实际使用中还是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还是会有很大的劳动强度,且使用并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包括模板和与模板配合设置的连接角模,所述模板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模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一轨槽以及与第二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二轨槽,所述连接角模上设置有与第一轨槽配合设置的第三轨道,还包括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三轨槽。本申请中的模板和连接角模相组合工作可以实现任意组合,在实际吊模工作中,模板用于四周,连接角膜用于四个角上;且模板与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轨道和第一轨槽相组合用于增加模板的长度,通过第二轨槽和第二轨道的组合用于增加模板的高度,本申请只用同一种结构的模板和同一种结构的连接角模就可以完成整个吊模模板的装配,有效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一轨槽设置于所述模板远离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的顶端或底端,所述第二轨槽设置于所述模板远离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本申请中在水平方向上,模板将其第一轨道插入相邻的模板对应的第一轨槽中,用于增加模板的长度;在垂直方向上,模板将第二轨道插入相邻的模板对应的第二轨槽中,用于增加模板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的底端,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左侧的下端,所述第一轨道的顶端不高于第二轨槽的底端。由于本申请中第一轨槽和第二轨槽想交错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轨道不影响第二轨道的装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模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轨道为T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槽包括与第一连接部配合设置的第一槽孔,还包括与第二连接部配合设置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相配合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模板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轨道为T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槽包括与第三连接部配合设置的第三槽孔,还包括与第四连接部配合设置的第四槽孔,所述第三槽孔与第四槽孔垂直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支撑机构与所述模板相连。本申请中的模板通过与固定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铝合金模板吊模牢固的抓紧地面,避免了浇筑水泥时产生的浮力抬升模板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远离所述主架的一端设置有提环,所述主架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设置有螺旋钻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模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钩,所述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钩配合设置的把手。本申请中的把手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模板的取放,另一方面,与支撑机构配合,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1、模板与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轨道和第一轨槽相组合用于增加模板的长度,通过第二轨槽和第二轨道的组合用于增加模板的高度,本申请只用同一种结构的模板和同一种结构的连接角模就可以完成整个吊模模板的装配,有效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申请中第一轨槽和第二轨槽想交错设置,第一轨道的顶端不高于第二轨槽的底端,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轨道不影响第二轨道的装配;3、本申请中的模板通过与固定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铝合金模板吊模牢固的抓紧地面,避免了浇筑水泥时产生的浮力抬升模板的现象;4、本申请中的把手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模板的取放,另一方面,与支撑机构配合,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5、本申请中的铝合金模板可以实现任意组合,一套体系可以解决整栋楼不同层高支撑,减少了现场辅助加工工序;6、本申请中铝合金本身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刚度大、不变形、不起鼓,而且铝合金模板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可以对铝合金模板进行回收,不浪费材料;而且装拆方便,容易清理,机构可拆不占用空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中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一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一种连接角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图2中模板的正视图;图5为本申请中一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和与模板配合设置的连接角模,所述模板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模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一轨槽以及与第二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二轨槽,所述连接角模包括有与第一轨槽配合设置的第三轨道,所述连接角模上还包括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三轨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和与模板配合设置的连接角模,所述模板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模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一轨槽以及与第二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二轨槽,所述连接角模包括有与第一轨槽配合设置的第三轨道,所述连接角模上还包括与第一轨道配合设置的第三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一轨槽设置于所述模板远离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的顶端或底端,所述第二轨槽设置于所述模板远离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的底端,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模板左侧的下端,所述第一轨道的顶端不高于所述第二轨槽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模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轨道为T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槽包括与第一连接部配合设置的第一槽孔,还包括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岭黄万云王良超赵海峰董浩浩迟靖宜张英胜张凤兰张先磊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