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拆快捷的浇筑用钢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143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拆快捷的浇筑用钢模装置,包括:第一弧形钢模、第二弧形钢模、第三弧形钢模、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弧形钢模、第二弧形钢模和第三弧形钢模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弧形钢模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弧形钢模和第三弧形钢模的一端,第一弧形钢模、第二弧形钢模和第三弧形钢模可合围并固定形成圆筒状钢模,且第一弧形钢模、第二弧形钢模和第三弧形钢模的内部可连通形成圆筒状的混凝土浇筑区,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弧形钢模和第二弧形钢模的内壁上,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弧形钢模和第三弧形钢模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浇筑用钢模装置中,通过设置三段式弧形钢模,以便快速合围形成圆筒状钢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拆快捷的浇筑用钢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安拆快捷的浇筑用钢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建设工程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构筑物、成品和半成品等构件都采用圆柱形圆筒结构,圆筒结构具有受力合理、用料节省和造型美观等优点。而如何科学地选择模板材料,通过精确的模板设计,实现复杂形状现浇构件的快速周转施工,成为工程技术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木模板,采用现场裁剪拼装的工艺,虽然可以满足正常安装和拆除的施工要求,但模板裁剪拼装过程复杂且工效低,同时其浇筑振捣过程易变形,无法实现标准化高效成型施工;而采用普通的加工定制圆模,虽然可以保证浇筑成型效果,但对于圆筒壁厚比较小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比较困难,圆模底部拼缝处理不够严密,且圆筒的内筒模板因空间狭窄,其再浇筑混凝土后,内模紧压并产生向内的压力,这造成内模拆除困难。因此,如何实现高效、标准化的模板方案设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安拆快捷的浇筑用钢模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操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拆快捷的浇筑用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形钢模(1)、第二弧形钢模(2)、第三弧形钢模(3)、多根第一支撑杆(4)和多根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可合围并固定形成圆筒状钢模(6),且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的内部可连通形成圆筒状的混凝土浇筑区(7),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拆快捷的浇筑用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形钢模(1)、第二弧形钢模(2)、第三弧形钢模(3)、多根第一支撑杆(4)和多根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可合围并固定形成圆筒状钢模(6),且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的内部可连通形成圆筒状的混凝土浇筑区(7),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和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用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的另一端上沿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销孔(8),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的另一端上沿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的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插销孔,且当所述第一弧形钢模(1)、所述第二弧形钢模(2)和所述第三弧形钢模(3)合围形成所述钢模(6)时所述第一插销孔(8)、所述第二插销孔呈上、下交错设置,且所述钢模(6)可由穿设于所述第一插销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闫峰曾皖年苏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