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24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设备,该触摸屏包括基板以及导电层;导电层,设于基板上,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夹设有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电极引线,第一电极引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走线部以及第一搭接部,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电极引线以及第一冗余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包括电连接的第二走线部与第二绑定部;第一搭接部上设有若干导通部,第一冗余电极引线通过导通部的爬坡间接与第一搭接部导通,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电阻,进而降低触摸屏的可靠性风险。

A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摸屏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通常,如图1所示,触摸屏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导电层,导电层则包括分层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且两者通过夹设有绝缘层,如OC(overcoat保护胶层)胶层进行电气绝缘。触摸屏分为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导电层由触控电极与电极引线组成,即第一导电层由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电极引线组成,第二导电层由第二触控电极与第二电极引线组成。触控电极设置于可视区域,电极引线设置于非可视区域,非可视区域上设有绑定部。电极引线可在绑定部与驱动设备通过FPC(柔性线路板)或其他电连接结构的引线进行电气连接,以形成绑定。传统ITO触摸屏触控电极采用ITO材料,电极引线采用金属材料。一般将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一次制程制作,设置一层绝缘层后,再将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二电极引线通过另一次制程制作。由于触控电极与电极引线设置于不同的区域,制作电极引线时,不会影响制作完好的触控电极图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以及,/n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基板上,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导电层(1)和第二导电层(2),第一导电层(1)和第二导电层(2)之间夹设有绝缘层(3);所述触摸屏分为非可视区域(10)与可视区域(20);/n所述第一导电层(1)包括设置于所述可视区域(20)的第一触控电极(21)和设置于所述非可视区域(10)的第一电极引线(100),所述第一电极引线(100)包括电气连接的第一走线部(110)以及第一搭接部(120);/n所述第二导电层(2)包括设置于所述可视区域(20)的第二触控电极(22)、均设置于所述非可视区域(10)的第二电极引线(200)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以及,
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基板上,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导电层(1)和第二导电层(2),第一导电层(1)和第二导电层(2)之间夹设有绝缘层(3);所述触摸屏分为非可视区域(10)与可视区域(20);
所述第一导电层(1)包括设置于所述可视区域(20)的第一触控电极(21)和设置于所述非可视区域(10)的第一电极引线(100),所述第一电极引线(100)包括电气连接的第一走线部(110)以及第一搭接部(120);
所述第二导电层(2)包括设置于所述可视区域(20)的第二触控电极(22)、均设置于所述非可视区域(10)的第二电极引线(200)和第一冗余电极引线(220),所述第二电极引线(200)包括相互电气连接的第二走线部(210)与第二绑定部(230);
所述第一冗余电极引线(220)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2)、第二电极引线(200)均保持电气隔离;
所述绝缘层(3)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所述第一搭接部(120)至少部分未被所述绝缘层(3)覆盖,所述第一冗余电极引线(220)与所述第一搭接部(120)未被所述绝缘层(3)覆盖的区域在基板上至少有部分投影交叠,所述第一搭接部(120)中未被所述绝缘层(3)覆盖的部分结构与所述第一冗余电极引线(220)电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20)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敏李金军朱泽力古海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