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22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块,并且承重块的一侧和顶部均与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块的数量为八个,且在底板顶部的四周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框四周的表面均开设有管线孔,所述固定框四周的表面且位于管线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楼板铺设技术领域。该模块化箱式楼板及安装方法,将楼板进行模块化设计,各个楼板之间能进行很好的固定,楼板有很好的承载力,重量轻,能节省大量的材料,在进行安装时能快速而方便的对管线进行铺设预埋,采用干法作业,能快速对楼板进行安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A modular box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
本技术涉及楼板铺设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
技术介绍
楼板一般指预制场加工生产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它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承重的楼板等几种形式。现有的楼板制作,一般是采用湿法作业,在施工时需要将各种原材料搬运到现场,作业过程复杂,若需要对线路进行预埋,其操作过程更为复杂,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十分的大,且耗费时间,使得施工进度缓慢,同时耗费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解决了楼板制作步骤复杂,耗费大量人力以及施工成本,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包括底板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块,并且承重块的一侧和顶部均与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承重块的数量为八个,且在底板顶部的四周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四周的表面均开设有管线孔,所述固定框四周的表面且位于管线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四周的表面均开设有流通孔。优选的,所述底板、固定框和承重块均为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所述底板和固定框的长度均为300mm。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拼装:操作人员可以对待作业的楼面进行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对箱式楼板进行拼装,从而将单个箱式楼板拼装成多块面积较大的箱式楼板,可将箱式楼板拼装成长600mm、900mm、1200mm、1500mm或1800mm等,在进行拼装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两个箱式楼板上的螺栓孔对齐,从而通过螺栓对两个箱式楼板进行固定;S2、吊装:待S1中的箱式楼板拼装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拼装成功的多块箱式楼板吊装在楼面上,将待铺设楼面铺设满后即可;S3、箱式楼板固定:待S2中的箱式楼板吊装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螺栓和箱式楼板上的螺栓孔的相互配合对多块箱式楼板进行固定;S4、管线铺设:待S3中的箱式楼板全部固定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管线孔将需要使用的管线穿插在固定框内部,从而对管线进行预埋铺设;S5、填充:待S4中的管线孔铺设预埋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在固定框内填充混凝土或其他工程用填充材料,在填充材料时,使填充材料的顶面略高于固定框表面2-3cm,以便于后期铺设瓷砖或其他装饰面板;S6、面板铺设:待S5中的材料填充完毕后,操作者人员可以在填充材料表面铺设瓷砖或其他装饰面板,在铺设面板时使面板保持水平,在面板铺设完毕后静置48h后即可使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模块化箱式楼板,通过固定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块,并且承重块的一侧和顶部均与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框四周的表面均开设有管线孔,固定框四周的表面且位于管线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底板、固定框和承重块均为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底板和固定框的长度均为300mm,将楼板进行模块设计,各个楼板之间能进行很好的固定,楼板有很好的承载力,重量轻,能节省大量的材料,在进行安装时能快速而方便的对管线进行铺设预埋。(2)、该模块化箱式楼板,通过S1、拼装:操作人员可以对待作业的楼面进行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对箱式楼板进行拼装,从而将单个箱式楼板拼装成多块面积较大的箱式楼板,S2、吊装:待S1中的箱式楼板拼装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拼装成功的多块箱式楼板吊装在楼面上,S3、箱式楼板固定,S4、管线铺设,S5、填充,S6、面板铺设,采用干法作业,能快速对楼板进行安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框和底板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和承重块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固定框、3-承重块、4-管线孔、5-螺栓孔、6-流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包括底板1和固定框2,固定框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框2与底板1之间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块3,并且承重块3的一侧和顶部均与固定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承重块3的数量为八个,且在底板1顶部的四周均匀分布。本技术中,固定框2四周的表面均开设有管线孔4,固定框2四周的表面且位于管线孔4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5。本技术中,固定框2四周的表面均开设有流通孔6,在浇筑完填充材料后,填充材料可通过流通孔6在各个箱式楼板间进行流通,使得填充材料在各个箱式楼板间进行均匀分布。本技术中,底板1、固定框2和承重块3均为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底板1和固定框2的长度均为300mm。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拼装:操作人员可以对待作业的楼面进行测量,从而根据测量结果对箱式楼板进行拼装,从而将单个箱式楼板拼装成多块面积较大的箱式楼板,可将箱式楼板拼装成长600mm、900mm、1200mm、1500mm或1800mm等,在进行拼装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两个箱式楼板上的螺栓孔5对齐,从而通过螺栓对两个箱式楼板进行固定;S2、吊装:待S1中的箱式楼板拼装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拼装成功的多块箱式楼板吊装在楼面上,将待铺设楼面铺设满后即可;S3、箱式楼板固定:待S2中的箱式楼板吊装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螺栓和箱式楼板上的螺栓孔5的相互配合对多块箱式楼板进行固定;S4、管线铺设:待S3中的箱式楼板全部固定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管线孔4将需要使用的管线穿插在固定框2内部,从而对管线进行预埋铺设;S5、填充:待S4中的管线孔铺设预埋完毕后,操作人员可以在固定框2内填充混凝土或其他工程用填充材料,在填充材料时,使填充材料的顶面略高于固定框2表面2-3cm,以便于后期铺设瓷砖或其他装饰面板;S6、面板铺设:待S5中的材料填充完毕后,操作者人员可以在填充材料表面铺设瓷砖或其他装饰面板,在铺设面板时使面板保持水平,在面板铺设完毕后静置48h后即可使用。对比试验选取两块40平方待施工楼面,分别采用实施例施工方式和普通施工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包括底板(1)和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块(3),并且承重块(3)的一侧和顶部均与固定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包括底板(1)和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块(3),并且承重块(3)的一侧和顶部均与固定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3)的数量为八个,且在底板(1)顶部的四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楼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碧新王小平池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银河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