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及其楼板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70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及其楼板层系统,包括: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钢板托盘,包覆于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的外部;面板体,固定于钢板托盘的上下表面;钢板托盘包括设于两侧的C型钢板,两侧的C型钢板的端部上下侧分别通过横向设置的拉接钢板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钢丝网固定于四边形框架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个新型的有框有底的钢板托盘,通过在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的外侧加装钢板托盘,克服了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不具有握筋力的缺陷,使得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材质可用于楼板,所得的楼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势,且建造工序简单,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低,施工周期短,还可拆除后重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A high strength light composite floor and its floo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及其楼板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快速工业化干作业施工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及其楼板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整个社会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这也对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楼房通常都有不只一层,相邻两层之间需要设置楼板,将两个楼层隔开。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在现有的房屋建造技术中,轻型房屋结构的楼板主要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稳定性好、结构强度大的优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多道施工工序,然后在楼板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钢筋混凝土楼板,自身重量较重,除对竖向受力构件要求高外,还需要大型机械参与建造,对于路面条件有限制的区域并不适用,对施工现场环境影响大,同时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较高,普通工人无法操作。2、钢筋混凝土楼板,建造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一般需正常养护7-10天左右才能拆模,冬季的养护时间更长,需要10-15天才能拆模,施工效率较低。3、钢筋混凝土楼板,只能一次性使用,在安装完成后,不可拆除后重复利用,易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和文明施工的要求。r>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及其楼板层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楼板自身重量重、建造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技术问题,使楼板的重量大大降低,建造工序简单,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低,施工周期短,且可拆除后重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包括: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钢板托盘,包覆于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的外部;封面板体,固定于所述钢板托盘的上、下表面;所述钢板托盘包括设于两侧的C型钢板,所述两侧的C型钢板的端部上、下侧分别通过横向设置的拉接钢板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钢丝网固定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部。优选地,所述两侧的C型钢板的中部上侧也通过横向设置的拉接钢板连接。优选地,所述钢丝网通过瞬间整面触点电焊技术固定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部。优选地,所述钢丝网为由钢筋成45度交叉形成的菱形网状结构。优选地,所述C型钢板包括侧面钢板,侧面钢板的上端连接上水平钢板的一端,上水平钢板的另一端向下折弯形成上辅助侧板,上辅助侧板的尾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上倒勾;侧面钢板的下端连接下水平钢板的一端,下水平钢板的另一端向上侧折弯形成下辅助侧板,下辅助侧板的尾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下倒勾。更优选地,所述侧面钢板紧贴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厚度方向侧面,所述上水平钢板、下水平钢板分别紧贴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上辅助侧板及上倒勾、下辅助侧板及下倒勾均镶嵌固定于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的内部。优选地,所述钢板托盘两侧的C型钢板中,至少一侧的C型钢板的侧面钢板上设有企口。优选地,所述封面板体设有上、下两个,上侧的所述封面板体通过自粘性固定于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及钢板托盘的上表面,下侧的所述封面板体通过自粘性固定于所述钢板托盘的钢丝网的下表面;且所述封面板体还通过射钉与所述钢板托盘的C型钢板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封面板体为水泥木丝板。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层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拼接而成,中间的所述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的钢板托盘两侧的C型钢板上分别设有公母企口,相邻两块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的钢板托盘的C型钢板的公母企口匹配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端部的所述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的钢板托盘外侧的C型钢板的侧面结构与建筑物的钢柱表面结构相匹配,并通过螺栓与建筑物的钢柱连接。在有窗户设置的位置,所述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的钢板托盘外侧的C型钢板的侧面结构为与窗户结构相匹配的平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设计了一个新型的有框有底的钢板托盘,通过在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的外侧加装钢板托盘,克服了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不具有握筋力的缺陷,使得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材质可用于楼板,所得的楼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势。2、钢板托盘底部设置钢丝网,且钢丝网设计为由钢筋成45度交叉形成的菱形网结构。底面的钢丝网与两侧的C型钢板整体受力。采用瞬间整面触点电焊技术,45度的菱形网与C型钢板焊接后,将钢筋的力斜向交叉传播在四边形框架的C型钢板上,构成一个高强度的整体受力的钢板托盘。3、楼板与建筑物钢梁或钢柱连接时,直接用螺栓将钢板托盘侧面的C型钢板固定在钢梁或钢柱上即可,连接方便、快速,真正做到了干作业,快速工业化施工;不影响施工现场的环境,同时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较低,少数的普通工人即可完成操作,施工成本低。4、楼板两侧的C型钢板上分别设置公母企口,相邻两块楼板通过公母企口的C型钢板连接,并用螺钉将互相连接的两个C型钢板的公母企口处固定,如此,不仅可以实现楼板的定位连接,还可以增强楼板层系统的抗扭强度。5、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与两个水泥木丝板封面之间不仅通过水泥木丝板的自粘性连接,还通过射钉将水泥木丝板与钢板托盘两侧的C型钢板连接,如此加固了整个楼板的连接强度,水泥木丝板在使用过程不会脱落,保证了楼板的使用质量。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可以模块式预先制作好,到施工现场拼装连接即可,适用于快速工业化干作业施工,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满足快速、精密、高效施工的要求,推进了建筑工业化的进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在安装使用完成后,可以拆除后重复利用,不会产生建筑垃圾,节约了资源,符合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和文明施工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的爆炸图(射钉未画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的剖面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C型钢板的结构示意图;(a)侧面钢板上设有公企口;(b)侧面钢板上设有母企口;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楼板层内部的楼板之间及楼板与钢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楼板层有窗户设置的地方,楼板的C型钢板上不设置公母企口,直接设置为平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1,钢板托盘2,水泥木丝板3,射钉4,螺钉5,螺栓6,钢柱7;C型钢板21,拉接钢板22,钢丝网23;侧面钢板211,上水平钢板212,上辅助侧板213,上倒勾2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包括:/n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1);/n钢板托盘(2),包覆于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1)的外部;/n封面板体,固定于所述钢板托盘(2)的上、下表面;/n所述钢板托盘(2)包括设于两侧的C型钢板(21),所述两侧的C型钢板(21)的端部上、下侧分别通过横向设置的拉接钢板(22)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钢丝网(23)固定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包括:
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1);
钢板托盘(2),包覆于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1)的外部;
封面板体,固定于所述钢板托盘(2)的上、下表面;
所述钢板托盘(2)包括设于两侧的C型钢板(21),所述两侧的C型钢板(21)的端部上、下侧分别通过横向设置的拉接钢板(22)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钢丝网(23)固定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C型钢板(21)的中部上侧也通过横向设置的拉接钢板(2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23)通过瞬间整面触点电焊技术固定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23)为由钢筋成45度交叉形成的菱形网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钢板(21)包括侧面钢板(211),侧面钢板(211)的上端连接上水平钢板(212)的一端,上水平钢板(212)的另一端向下折弯形成上辅助侧板(213),上辅助侧板(213)的尾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上倒勾(214);侧面钢板(211)的下端连接下水平钢板(215)的一端,下水平钢板(215)的另一端向上侧折弯形成下辅助侧板(216),下辅助侧板(216)的尾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下倒勾(21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轻质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钢板(211)紧贴所述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板(1)厚度方向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淳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泛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