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720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制成的板状本体及镶嵌在该板状本体内的加强杆,该加强杆从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面伸出形成接插部,该板状本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与该接插部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板状本体上并排有多个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通孔,该板状本体的一侧面设有限位凹陷,另一侧面设有与该限位凹陷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整体结构强度大,承重能力强,支撑效果好,且设有通孔,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重量轻,利于生产、运输以及施工,也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便于暗装各种导线或管路,并且可以进行通风透气,具有防淋、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楼板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
技术介绍
减轻楼面、屋面重量一直是建筑界的难题。混凝土板增加断面高度是一个双刃剑,虽然可增加承载能力,但混凝土自重增加太多,故一般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高度在10mm?150mm之间,在楼面大跨度需要增加楼板高度时,往往就需要做成主次梁结构,或板内安装模具形成空心楼板。主次梁结构支模麻烦,混凝土量仍然大,造价还是高,增加建筑自重对高层建筑、地震区建筑非常不利,这使得混凝土板的应用跨度受到限制。而且混凝土板与混凝土板之间无卡咬配合结构,在砌结时,楼板的平面度定位难度大,平面效果差,既费时又费力、工程进度慢;在组合砌结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粘结材料,也不利于工程成本的下降;并且这类混凝土板均为实心砖,如果要在混凝土板内暗装各种导线,还必须在混凝土板上挖凿安装槽,不但有损混凝土板的坚固性,还大大增加了建筑成本,既浪费自然资源,又不必要地增加施工难度和建筑物的自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结构强度大,承重能力好,且自重轻,移动性好,便于施工的再生混凝土楼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制成的板状本体及镶嵌在该板状本体内的加强杆,该加强杆从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面伸出形成接插部,该板状本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与该接插部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板状本体上并排有多个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通孔,该板状本体的一侧面设有限位凹陷,另一侧面设有与该限位凹陷相适配的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外形轮廓为方形或圆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或六个,其间隔平行并排在所述板状本体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强杆为直径为6_的钢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五条或七条,其间隔平行并排在所述板状本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镶嵌有加强杆,整体结构强度大,承重能力强,支撑效果好,且设有通孔,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重量轻,利于生产、运输以及施工,也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便于暗装各种导线或管路,并且可以进行通风透气,具有防淋、隔热效果;采用再生碎石制成板状本体,不仅成本低廉,加工简便,且符合环保、经济特征,生产采购方便,提高了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时通过接插部与插孔、限位凹陷与限位凸起的相互配合,能起到快速、准确定位的作用,不仅能增强楼板的纵向拉力和横向推力,使楼板的平面效果好,还能有效减少粘结材料的使用,既能提高楼板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又能降低工程建造成本,也有利于安全建筑。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制成的板状本体I及镶嵌在该板状本体I内的加强杆2,采用再生碎石制成板状本体1,不仅不容易产生腐朽现象,不怕来自虫害、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不用担心由于浸水而变形等问题,使用寿命相对大幅延长,同时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保护环境,且成本低廉,加工简便,符合环保、经济特征,对人体无害,生产采购方便,提高了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述加强杆2从所述板状本体I的一端面伸出形成接插部,该板状本体I的另一端面设有与该接插部相适配的插孔11,所述板状本体I上并排有多个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通孔12,该板状本体I的一侧面设有限位凹陷13,另一侧面设有与该限位凹陷13相适配的限位凸起14。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的横截面外形轮廓为圆形。其它实施例中,该通孔12的横截面外形轮廓可以为方形,该通孔12可以用来暗装各种导线或管路,易于施工。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其间隔平行并排在所述板状本体I内。相应的,所述加强杆2的数量为五条。其它实施例中,通孔12的数量可以为六个。相应的,所述加强杆2的数量为七条。较佳的,所述加强杆2为直径为6mm的钢筋,而插孔11的直径也为6mm。施工时,当并排拼接时,可以将其中一板状本体的限位凸起14卡入另一板状本体的限位凹陷13,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卡扣的作用,而当依次连接时,可以将其中板状本体的接插部插入另一板状本体的插孔11,同样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卡扣的作用,能有效增强楼板的纵向拉力和横向推力,使楼板的平面效果好,还能有效减少粘结材料的使用,既能提高楼板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又能降低工程建造成本,也有利于安全建筑。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如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盖板,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制成的板状本体及镶嵌在该板状本体内的加强杆,该加强杆从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面伸出形成接插部,该板状本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与该接插部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板状本体上并排有多个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通孔,该板状本体的一侧面设有限位凹陷,另一侧面设有与该限位凹陷相适配的限位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外形轮廓为方形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或六个,其间隔平行并排在所述板状本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为直径为6_的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五条或七条,其间隔平行并排在所述板状本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制成的板状本体及镶嵌在该板状本体内的加强杆,该加强杆从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面伸出形成接插部,该板状本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与该接插部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板状本体上并排有多个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通孔,该板状本体的一侧面设有限位凹陷,另一侧面设有与该限位凹陷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整体结构强度大,承重能力强,支撑效果好,且设有通孔,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重量轻,利于生产、运输以及施工,也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便于暗装各种导线或管路,并且可以进行通风透气,具有防淋、隔热效果。【IPC分类】E04C2-30, E04C2-06【公开号】CN204418489【申请号】CN201520046358【专利技术人】越艳 【申请人】北京鼎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制成的板状本体及镶嵌在该板状本体内的加强杆,该加强杆从所述板状本体的一端面伸出形成接插部,该板状本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与该接插部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板状本体上并排有多个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通孔,该板状本体的一侧面设有限位凹陷,另一侧面设有与该限位凹陷相适配的限位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