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422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包括膨胀杆、调节组件、靶座、浮动靶和射线源壳体,所述浮动靶固定设置在所述靶座上,所述射线源壳体端部通过波纹管与所述靶座进行弹性连接,所述膨胀杆一端连接在所述射线源壳体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靶座相连,所述膨胀杆温度变化后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在轴线方向产生线性膨胀,以调节所述靶座和所述射线源壳体的相对位置,射线源设置于所述射线源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材料的热胀冷缩原理,使用可控温的膨胀杆作为动力源,力量大,结构紧凑,解决了电机加减速箱的常规驱动机构体积过大、安装不便的问题。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control method of floating target for ray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X射线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X射线源是X射线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封装检测、材料探伤、医疗成像等领域。X射线源是主要功能是产生X射线,其原理是利用射线源内部场致发射或热电子发射产生的电子束轰击窗口靶产生X射线,产生的X射线透过窗口靶向射线源外辐射。常规的射线源窗口靶一般采用镀钨金刚石片制成,X射线主要由高能电子束轰击金刚石表面的钨涂层产生,由于金刚石窗口的钨层长期受到高能电子束轰击,电子束在靶上的某一靶点连续轰击形成聚焦点,会造成镀层点蚀,从而丧失靶功能,无法保证射线源能长期稳定工作。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包括膨胀杆、调节组件、靶座、浮动靶和射线源壳体,所述浮动靶固定设置在所述靶座上,所述射线源壳体端部通过波纹管与所述靶座进行弹性连接,所述膨胀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杆、调节组件、靶座、浮动靶和射线源壳体,所述浮动靶固定设置在所述靶座上,所述射线源壳体端部通过波纹管与所述靶座进行弹性连接,所述膨胀杆一端连接在所述射线源壳体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靶座相连,所述膨胀杆温度变化后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在轴线方向产生线性膨胀,以调节所述靶座和所述射线源壳体的相对位置,射线源设置于所述射线源壳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杆、调节组件、靶座、浮动靶和射线源壳体,所述浮动靶固定设置在所述靶座上,所述射线源壳体端部通过波纹管与所述靶座进行弹性连接,所述膨胀杆一端连接在所述射线源壳体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靶座相连,所述膨胀杆温度变化后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在轴线方向产生线性膨胀,以调节所述靶座和所述射线源壳体的相对位置,射线源设置于所述射线源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杠杆、转接座,所述膨胀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杠杆、所述转接座铰接,所述杠杆的支点与所述转接座铰接,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所述靶座接触相连从而可拨动所述靶座,所述转接座固定于所述射线源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杆内设置有加热器和测温头,所述加热器控温实现所述膨胀杆的热膨胀或冷收缩,所述测温头用于监控所述膨胀杆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连接有控温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测温头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控温器,所述控温器通过通讯线缆连接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靶位置控制软件控制所述控温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射线源的浮动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杆上还设置有隔热层和隔热层护壳,所述隔热层和所述隔热层护壳均套设于所述膨胀杆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友银张杨董中林姚星佳胡贤斌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