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168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污泥输送速率、能够防止管道堵塞、能够除臭的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包括有集泥筒、底柱、封盖、进泥管、搅拌机构、出泥管、防堵机构和除臭机构;底柱固接于集泥筒底部,两封盖通过合页铰接,封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集泥筒顶部;进泥管固接于一封盖顶部,且进泥管底端贯穿封盖与集泥筒连通;出泥管与集泥筒侧部下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能够提高污泥输送速率、能够防止管道堵塞、能够除臭的效果。

A high efficiency sludge collecting tank for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污泥处理用集泥罐只是通过简单的抽泥泵进行抽取,然后输送入下一步骤,送泥速率较慢,且很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同时,污泥带有大量的臭味,使得集泥罐在不使用时会产生臭气,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高污泥输送速率、能够防止管道堵塞、能够除臭的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在现有技术中污泥处理用集泥罐只是通过简单的抽泥泵进行抽取,然后输送入下一步骤,送泥速率较慢,且很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同时,污泥带有大量的臭味,使得集泥罐在不使用时会产生臭气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污泥输送速率、能够防止管道堵塞、能够除臭的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本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包括有集泥筒、底柱、封盖、进泥管、搅拌机构、出泥管、防堵机构和除臭机构;底柱固接于集泥筒底部,两封盖通过合页铰接,封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集泥筒顶部;进泥管固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集泥筒(1)、底柱(2)、封盖(3)、进泥管(4)、搅拌机构(5)、出泥管(6)、防堵机构(7)和除臭机构(8);底柱(2)固接于集泥筒(1)底部,两封盖(3)通过合页铰接,封盖(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集泥筒(1)顶部;进泥管(4)固接于一封盖(3)顶部,且进泥管(4)底端贯穿封盖(3)与集泥筒(1)连通;出泥管(6)与集泥筒(1)侧部下端连通,搅拌机构(5)、防堵机构(7)均安装于集泥筒(1),防堵机构(7)输出端位于出泥管(6)内,搅拌机构(5)输出端位于防堵机构(7)输出端正上方,除臭机构(8)安装于集泥筒(1)侧部上端;/n搅拌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率淤泥集泥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集泥筒(1)、底柱(2)、封盖(3)、进泥管(4)、搅拌机构(5)、出泥管(6)、防堵机构(7)和除臭机构(8);底柱(2)固接于集泥筒(1)底部,两封盖(3)通过合页铰接,封盖(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集泥筒(1)顶部;进泥管(4)固接于一封盖(3)顶部,且进泥管(4)底端贯穿封盖(3)与集泥筒(1)连通;出泥管(6)与集泥筒(1)侧部下端连通,搅拌机构(5)、防堵机构(7)均安装于集泥筒(1),防堵机构(7)输出端位于出泥管(6)内,搅拌机构(5)输出端位于防堵机构(7)输出端正上方,除臭机构(8)安装于集泥筒(1)侧部上端;
搅拌机构(5)包括有第一轴承(51)、搅拌杆(52)、保护壳(53)和电机(54);保护壳(53)固接于集泥筒(1)侧部,电机(54)固接于保护壳(53)内,第一轴承(51)嵌于集泥筒(1)两侧,搅拌杆(52)两端与第一轴承(51)枢接,搅拌杆(52)一端贯穿第一轴承(51)与电机(54)输出端传动连接;
防堵机构(7)包括有第一传动轮(71)、传动带(72)、第二传动轮(73)、第二轴承(74)和绞龙输送杆(75);第一传动轮(71)与电机(54)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轴承(74)嵌于集泥筒(1)侧部,第二轴承(74)位于第一轴承(51)正下方;绞龙输送杆(75)一端与第二轴承(74)枢接,并贯穿第二轴承(74)与第二传动轮(73)固接;第一传动轮(71)与第二传动轮(73)之间通过传动带(72)传动连接,绞龙输送杆(75)位于出泥管(6)内。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