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专利>正文

清淤船及使用该清淤船的清淤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4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淤船及使用该清淤船的清淤装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清淤船采用分体组装结构,船体包括主船体以及分别设置在主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副船体,两个副船体之间设有连接底架,主船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副船体可拆连接且主船体的底面与连接底架支撑配合,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主船体上,由于采用分体组装结构,使得单个船体的体积减小,便于运输,同时在两个副船体之间设有连接底架,主船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副船体可拆连接且主船体的底面与连接底架支撑配合,这样增强了清淤装置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Dredger and its dred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淤船及使用该清淤船的清淤装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淤船及使用该清淤船的清淤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水污染的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城市内河和湖塘中的淤泥污染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现有技术中针对淤泥的清理处理也有很对种类的机械,比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20599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清淤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安装有吸水泵、吸浊泵,所述吸水泵连接有吸水泵进水管、吸水泵出水管,所述吸水泵出水管与增压泵相连,增压泵与高压水枪相联,所述高压水枪延伸至船体下方,所述吸浊泵设有吸浊泵进水管、吸浊泵出水管,所述吸浊泵出水管与离心分离机相连,所述离心分离机设有离心分离机排水管道、离心分离机排淤管道,所述离心分离机排淤管道与淤泥收集器相连接。在船体上安装有吸水泵,吸水泵通过吸水泵出水管与增压泵相连,吸水泵是为了从河道中吸进清水,以便于将清水通过增压泵增压,最终将增压后的清水输送到高压水枪,通过高压水枪喷射出来的高压水将河道底部的淤泥冲浑。由于采用了高压水枪,即使是在衬砌边坡的地方也能够将淤泥与河水冲浑浊,同时,还可以将河面的污垢冲混于河水之中,大大的增加了清淤处污的效果。在船体上安装有吸浊泵,吸浊泵上连接有吸浊泵进水管,通过吸浊泵进水管将河水中冲浑的河水吸到吸浊泵中,吸浊泵通过吸浊泵出水管将浑浊的河水传递到离心分离机中,浑浊的河水通过离心分离,将淤泥与水分离开来。离心分离机通过离心分离机排淤管道与淤泥收集器相连,将分离出来的淤泥收集在淤泥收集器中,离心分离机通过离心分离机排水管道将分离出的清水排到河水中。同时,授权公告号为CN207794173U的中国技术专利也公开了一种清淤装备,该清淤装备,包括船体,船体上安装有高压水泵、污水泵和高压射流式水下清淤装置,高压射流式水下清淤装置包括开口向下用于倒扣在河床上的壳体,壳体具有容纳淤泥及泥浆的内腔,壳体内部设有与冲污设备连接的冲污头和与抽吸设备连接的吸污头,壳体上设有与清淤船上的拖拽机构连接的拖拽结构。使用本技术的清淤船清淤时,通过冲污头冲击水下淤泥,搅动的淤泥被壳体封闭,由吸污头将淤泥吸走,达到清淤的目的,并通过拖拽机构拖拽水下清淤装置,水下清淤装置沿河床被拖拽到下一个工作位置开始清淤工作,本技术的清淤船上的水下清淤装置可在河床上行走,对复杂河床适用性强。上述两种类型的清淤装置都是采用高压冲洗配合抽吸式的工作原理将淤泥抽吸到清淤船上,然后通过设置在清淤船上的污水处理装置将淤泥直接处理,然后通过处理过后产生的清水排放到河中,淤泥杂质暂存在收集箱中。上述清淤船上的污水处理装置一般包括离心分离机、过滤器和收集箱等装置,这些装置都具有较大的体积,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将这些装置直接设置在船体上,造成清淤船的体积过大,不便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淤船,以解决现有的清淤船体积过大造成的运输不便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清淤船的清淤装备。本技术的清淤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清淤船,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包括主船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副船体,两个副船体之间设有连接底架,所述主船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副船体可拆连接且所述主船体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底架支撑配合,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船体的两侧设有向其外部悬伸的连接部,所述副船体的侧面对应相应的连接部的位置处设有适配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适配连接部上设有对应贯通的、用于供相应的锁紧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适配连接部均为板形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适配连接部贴合设置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连接。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连接底架与所述副船体可拆连接。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连接底架与所述副船体通过螺栓锁紧连接。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副船体的端面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上下可调设置在对应的副船体上。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副船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调节轨道,所述推进器导向移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轨道中,所述副船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推进器在所述调节轨道中上下移动的调节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推进器锁定在设定位置的锁紧机构。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调节驱动机构为卷扬机构,所述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推进器连接。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泥水分离器,所述泥水分离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中部位置处连接有排泥管,所述罐体的底部绕其中部位置处设有与所述主船体连接的支柱。本技术的清淤装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清淤装备,包括清淤船和水下清淤装置,所述清淤船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包括主船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副船体,两个副船体之间设有连接底架,所述主船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副船体可拆连接且所述主船体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底架支撑配合,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船体的两侧设有向其外部悬伸的连接部,所述副船体的侧面对应相应的连接部的位置处设有适配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适配连接部上设有对应贯通的、用于供相应的锁紧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适配连接部均为板形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适配连接部贴合设置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连接。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连接底架与所述副船体可拆连接。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连接底架与所述副船体通过螺栓锁紧连接。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副船体的端面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上下可调设置在对应的副船体上。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副船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调节轨道,所述推进器导向移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轨道中,所述副船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推进器在所述调节轨道中上下移动的调节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推进器锁定在设定位置的锁紧机构。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调节驱动机构为卷扬机构,所述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推进器连接。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泥水分离器,所述泥水分离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中部位置处连接有排泥管,所述罐体的底部绕其中部位置处设有与所述主船体连接的支柱。本技术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清淤船,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包括主船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副船体,两个副船体之间设有连接底架,所述主船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副船体可拆连接且所述主船体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底架支撑配合,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清淤船,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包括主船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副船体,两个副船体之间设有连接底架,所述主船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副船体可拆连接且所述主船体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底架支撑配合,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的两侧设有向其外部悬伸的连接部,所述副船体的侧面对应相应的连接部的位置处设有适配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适配连接部上设有对应贯通的、用于供相应的锁紧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适配连接部均为板形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适配连接部贴合设置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架与所述副船体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架与所述副船体通过螺栓锁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