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14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16
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包括顶面开口的箱体,箱体为透明材质,箱体的底面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的内部分别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两第一滑杆相向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对应第一盲孔的内壁,两第一滑杆相背的一端为斜面朝上的楔形面,支撑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支撑板,支撑板的前面开设有两个竖向且截面为T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分别设有截面为T形的第一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简易的天平用于实验时的实验物质量的粗略测量,提高了教学仪器的使用率,减小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性、适合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使用,适用性好。

An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measuring acceleration of gr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重力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根据h=v0t+gt2/2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大小,而目前实验教学用的测量装置在时间测量上常采用打点计时器、光电门计时或人工手动计时,人工手动计时的计时精度低,打点计时器计时需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换算时间,计算繁琐,纸带最多正反使用两次,资源浪费且教学成本高,光电门仪器虽然检测精度高但设备昂贵,经济实用性差,且传统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多性能单一,只能单次测量一个实验掉落体的重力加速度,不能同时对多个实验掉落体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教学直观性差,实验装置大多只能测量加速度即只能在加速度的教学阶段使用,长时间的闲置,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包括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开口的箱体(1),箱体(1)为透明材质,箱体(1)的底面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支撑块(2),支撑块(2)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盲孔(4),第一盲孔(4)的内部分别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5),两第一滑杆(5)相向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对应第一盲孔(4)的内壁,两第一滑杆(5)相背的一端为斜面朝上的楔形面,支撑块(2)的顶面固定安装支撑板(3),支撑板(3)的前面开设有两个竖向且截面为T形的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的内部分别设有截面为T形的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的顶面分别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对应第一凹槽(6)的内壁顶面,第一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开口的箱体(1),箱体(1)为透明材质,箱体(1)的底面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支撑块(2),支撑块(2)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盲孔(4),第一盲孔(4)的内部分别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5),两第一滑杆(5)相向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对应第一盲孔(4)的内壁,两第一滑杆(5)相背的一端为斜面朝上的楔形面,支撑块(2)的顶面固定安装支撑板(3),支撑板(3)的前面开设有两个竖向且截面为T形的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的内部分别设有截面为T形的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的顶面分别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对应第一凹槽(6)的内壁顶面,第一滑块(7)的底面分别通过线绳连接邻近的第一滑杆(5)的外周,两第一滑块(7)的前面分别固定连接压板(8)的后面,两压板(8)相向的侧面为斜面朝上的楔形面,两压板(8)的下方分别设有计时装置(22)和夹持装置,两压板(8)的底面分别与计时装置(22)的计时开关旋钮接触配合,夹持装置分别与对应的计时装置(22)的外周接触配合,两第一凹槽(6)相向的一侧内壁分别开设有截面为T形的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的内部均与支撑板(3)的前部空间相通,第二凹槽(9)的内部分别设有截面为T形的第二滑块(10),两第二滑块(10)相向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对应第二凹槽(9)的内壁,两第二滑块(10)的前面分别固定连接压杆(11)的外周,两压杆(11)的底面为斜面且与邻近的压板(8)的楔形面接触配合,支撑板(3)的前面开设有竖向的透槽(12),透槽(12)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13),第一螺杆(13)的前面固定连接套筒(14)的外周,套筒(14)的外周与支撑板(3)的前面接触配合,套筒(14)的底部外周开设有两个透槽(16),套筒(14)的内部设有两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杆(15),两第二滑杆(15)相向的侧面通过第四弹簧连接,两第二滑杆(15)的外周分别固定连接伸缩杆(17)的固定端,伸缩杆(17)的活动端分别活动连接对应的压杆(11)的顶面,两第二滑杆(15)向背的侧面分别设有夹紧手,第一螺杆(13)的后面开设有沿其轴向的第三盲孔(19),第三盲孔(19)的内部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动力杆(20),动力杆(20)的前面通过第五弹簧连接第三盲孔(19)的内壁前面,动力杆(20)的前面通过线绳分别连接两第二滑杆(15)相向的侧面,第一螺杆(13)的后端外周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套(21),第一螺套(21)的前面与支撑板(3)的后面接触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灵华王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唐山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