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025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55
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位移台、石英池、激发光路、收集光路和第二电动位移台。包括以下步骤:先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荧光性污染物使之发出荧光,再利用紫外增透平凸透镜组合对被激发的荧光性污染物发散的荧光信号进行最大化收集,最后利用差值法对光电倍增管采集到的荧光信号进行处理,以此来确定利用电动位移台移动特定间隔的薄层内的精确光强,进而实现监测荧光性污染物在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监测模拟环境界面附近的微观行为,能实现对芘、菲、蒽等荧光性污染物在水‑大气及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的微表面层内的逸度分布进行动态精细观测。

A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detector for the interface concentration of fluorescent pollutant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大气及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环境污染物的扩散浓度分布的测定装置与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仪来定量分析水-大气及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微表面层内荧光性污染物的扩散浓度分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污染物在沉积物-水、土壤-大气及水-大气界面的相互交换,构成了其在全球迁移的基础框架。由自由活度差异驱使的污染物在三大界面迁移规律既相似又略有差异。水-大气界面交换是具有最大面积交换的环境过程。定量有机污染物的水-大气界面交换通量的挑战之一就是确定其在界面附近的浓度或逸度分布。而控制水-大气界面交换的逸度趋势通常分布在两相间的微表面层,其厚度几个毫米至厘米或更小。因此,如未能有效测量有机污染物通过微表面层的逸度分布,来预估其在水-大气界面交换的通量,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水体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中,多采用被动采样技术,被动采样使用高分配系数的萃取介质富集样品,无需外加动力,宜于野外环境监测使用,现有的沉积物孔隙水污染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动位移台(1)、石英池(7)、激发光路、收集光路和第二电动位移台(12);/n所述激发光路包括大功率氙灯光纤光源(2)、短波通滤光片(3)、UV聚焦型准直器(4)、第一紫外增透凸透镜(5)和第二紫外增透凸透镜(6);所述收集光路包括第三紫外增透凸透镜(8)、第四紫外增透凸透镜(9)、长波通滤光片(10)和光电倍增管(11);/n所述激发光路设置于第一电动位移台(1)上;所述收集光路设置于第二电动位移台(12)上;所述激发光路和收集光路分别靠近石英池(7);所述短波通滤光片(3)的一侧设置有大功率氙灯光纤光源(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动位移台(1)、石英池(7)、激发光路、收集光路和第二电动位移台(12);
所述激发光路包括大功率氙灯光纤光源(2)、短波通滤光片(3)、UV聚焦型准直器(4)、第一紫外增透凸透镜(5)和第二紫外增透凸透镜(6);所述收集光路包括第三紫外增透凸透镜(8)、第四紫外增透凸透镜(9)、长波通滤光片(10)和光电倍增管(11);
所述激发光路设置于第一电动位移台(1)上;所述收集光路设置于第二电动位移台(12)上;所述激发光路和收集光路分别靠近石英池(7);所述短波通滤光片(3)的一侧设置有大功率氙灯光纤光源(2),所述短波通滤光片(3)的另一侧设置有UV聚焦型准直器(4);所述UV聚焦型准直器(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紫外增透凸透镜(5)和第二紫外增透凸透镜(6);
在激发光路中,大功率氙灯光纤光源(2)射出的发散光通过短波通滤光片(3)后形成窄波段的发散光束,所述光束通过UV聚焦型准直器(4)后得到近似平行的光束,所述光束通过第一紫外增透凸透镜(5)和第二紫外增透凸透镜(6)后形成较细的近似平行光束作为入射光,所述入射光射入石英池(7)中,激发荧光性污染物发射荧光;
在收集光路中,被激发的荧光性污染物发射的荧光信号依次经过第三紫外增透凸透镜(8)、第四紫外增透凸透镜(9)和长波通滤光片(10)后,被光电倍增管(11)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激发光路中,第一紫外增透凸透镜(5)和第二紫外增透凸透镜(6)之间的距离要满足两个透镜之间焦距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激发光路中,第一紫外增透凸透镜和第二紫外增透凸透镜组成的透镜组合可替换为不同类型的UV聚焦型准直器;在UV聚焦型准直器的前面,还包括柱形聚光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通滤光片(3)和长波通滤光片(10)可替换为单色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具有荧光性污染物质界面浓度的同步荧光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集光路中,第三紫外增透凸透镜(8)和第四紫外增透凸透镜(9)组成的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湘君田文章曾永平鲍恋君张广照梁霄邱夏雯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