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92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上部的上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中部的中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下部的下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灰仓里的灰仓热电偶;还包括温控仪、变送器和变频器,所述温控仪的输入端通过变送器分别与所述上部热电偶、中部热电偶、下部热电偶和灰仓热电偶连接,所述温控仪的输出端与变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器输出端与炉条机的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迅速响应并及时进行控制,有效维持灰层厚度,防止了带出物过多,避免了对炉箅的损坏。

Ash layer thickness control system of Intermittent Gas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造气炉
,具体涉及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间歇式固定床造气炉炉内的物料由底部向上,一般分为灰层、气化层、干馏层、干燥层等区域,而灰层的厚度对于气化层及其反应的稳定性来说非常重要。若灰层厚度过大,则气化层会上移,会导致带出物过多,出口温度大;而如果灰层厚度过小,则气化层会下移,会对炉箅造成较大的损伤。现有技术中对于灰层厚度的控制就是控制灰盘速度,造气炉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受到炉条机速度的影响,而在传统生产中,通常依靠下行温度和个人经验来判断炉条机转速,如遇到上下吹蒸汽流量波动或者煤种变化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操作工判断失误,不能及时调节炉条机速度,影响煤气炉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能够迅速响应并及时进行控制、有效维持灰层厚度的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上部的上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中部的中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下部的下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灰仓里的灰仓热电偶;还包括温控仪、变送器和变频器,所述温控仪的输入端通过变送器分别与所述上部热电偶、中部热电偶、下部热电偶和灰仓热电偶连接,所述温控仪的输出端与变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器输出端与炉条机电机连接;所述上部、中部、下部、灰仓热电偶分别用于实时检测所在位置的温度并将其通过变送器发送到温控仪;所述温控仪,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温度与对应的上次的检测值作对比,在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上升且上部温度下降时向变频器发送减速调节信号,或在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下降且上部温度上升时向变频器发送加速调节信号;还用于在上述判断条件不成立且中部温度高于上部和下部温度时,向变频器发送中止调节信号;所述变频器,用于在接收到减速调节信号或加速调节信号时,控制所述炉条机电机调节炉条机的转速;还用于在接收到中止调节信号时控制炉条机恢复初始转速。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热电偶、中部热电偶和下部热电偶均为多个,所述上部热电偶、中部热电偶和下部热电偶沿所述造气炉周向上均匀分布。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根据灰仓和上中下部温度并采用温控仪和变频器配合来控制来调节炉条机的转速,可以在气化层发生上下移的第一时间就作出响应并进行控制,及时稳定住气化层的位置,最终使灰层能够保持一个适当的厚度,避免过多的带出物以及对炉箅的损坏;2、通过采用在气化层的上、中、下部均匀设置多个电热偶来采集对应位置的平均温度,可以提高本系统对灰层厚度控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部热电偶,2中部热电偶,3下部热电偶,4灰仓热电偶,5温控仪,6变送器,7变频器,8炉条机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上部的上部热电偶1、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中部的中部热电偶2、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下部的下部热电偶3、设置在所述造气炉灰仓里的灰仓热电偶4;还包括温控仪5、变送器6和变频器7,所述温控仪5的输入端通过变送器6分别与所述上部热电偶1、中部热电偶2、下部热电偶3和灰仓热电偶4连接,所述温控仪5的输出端与变频器7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器7输出端与炉条机电机8连接。所述上部、中部、下部、灰仓热电偶分别实时检测所在位置(即上部、中部、下部、灰仓)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通过变送器发送到温控仪,所述温控仪将检测到的上部、中部、下部及灰仓温度与对应的上次的检测值作对比,在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上升且上部温度下降时,通过变频器根据两次检测的差值来降低炉条机的转速(以减慢排渣速度,使灰层变厚);在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下降且上部温度上升时,通过变频器根据两次检测的差值来提高炉条机的转速(以加快排渣速度,使灰层变薄)。由于对炉条机的转速调整根据造气炉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于温控仪和变频器来说,根据造气炉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参数设置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详述。所述热电偶所在的气化层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是指在预设稳定的状态下热电偶所在的位置,所述中部热电偶在预设时对应温度最高的气化层中部;由于层与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上部和下部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比如上部热电偶可以设置在干馏层或靠近干馏层的位置。由于温控仪的实时检测有一个检测间隔时间,所述上次的检测值是指在一个检测间隔时间之前所述温控仪检测的对应温度,所述温控仪的检测间隔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比如500ms。所述温控仪在市面上有售。在正常情况下,中部温度要高于上部和下部温度。具体来说,当检测到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上升,且上部温度下降时,则判断气化层下移,说明灰层厚度变薄,此时温控仪根据与上次检测的温度相比的偏差配合变频器来设置炉条机要减慢的转速量,直到判断条件不再成立且满足中部温度高于上部和下部温度时停止控制,恢复炉条机转速;当检测到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下降,且上部温度上升时,则判断气化层上移,说明灰层厚度变厚,此时温控仪根据与上次检测的温度相比的偏差配合变频器来设置炉条机要加快的转速量,直到判断条件不再成立且满足中部温度高于上部和下部温度时停止控制,恢复炉条机转速。所述判断条件即“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上升,且上部温度下降”或“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下降,且上部温度上升”;还需满足“中部温度高于上部和下部温度”是为了通过对灰层厚度的控制将气化层稳定在预设的位置范围内。由于还有其他原因可能导致上部和下部温度发生一升一降的变化,配合灰仓温度可以更为准确判断气化层确实发生了移动。本方案通过根据灰仓和上中下部温度并采用温控仪和变频器配合来控制来调节炉条机的转速,可以在气化层发生上下移的第一时间就作出响应并进行控制,及时稳定住气化层的位置,最终使灰层能够保持一个适当的厚度,避免过多的带出物以及对炉箅的损坏。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上部热电偶1、中部热电偶2和下部热电偶3均为多个,所述上部热电偶1、中部热电偶2和下部热电偶3分别沿所述造气炉周向上均匀分布。这样一来,通过采用在气化层的上、中、下部均匀设置多个电热偶来采集对应位置的平均温度,可以提高本系统对灰层厚度控制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上部的上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中部的中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下部的下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灰仓里的灰仓热电偶;还包括温控仪、变送器和变频器,所述温控仪的输入端通过变送器分别与所述上部热电偶、中部热电偶、下部热电偶和灰仓热电偶连接,所述温控仪的输出端与变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器输出端与炉条机电机连接;/n所述上部、中部、下部、灰仓热电偶分别用于实时检测所在位置的温度并将其通过变送器发送到温控仪;/n所述温控仪,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温度与对应的上次的检测值作对比,在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上升且上部温度下降时向变频器发送减速调节信号,或在灰仓温度和下部温度下降且上部温度上升时向变频器发送加速调节信号;还用于在上述判断条件不成立且中部温度高于上部和下部温度时,向变频器发送中止调节信号;/n所述变频器,用于在接收到减速调节信号或加速调节信号时,控制所述炉条机电机调节炉条机的转速;还用于在接收到中止调节信号时控制炉条机恢复初始转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间歇式造气炉灰层厚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上部的上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中部的中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气化层下部的下部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造气炉灰仓里的灰仓热电偶;还包括温控仪、变送器和变频器,所述温控仪的输入端通过变送器分别与所述上部热电偶、中部热电偶、下部热电偶和灰仓热电偶连接,所述温控仪的输出端与变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器输出端与炉条机电机连接;
所述上部、中部、下部、灰仓热电偶分别用于实时检测所在位置的温度并将其通过变送器发送到温控仪;
所述温控仪,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温度与对应的上次的检测值作对比,在灰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辉张力汪波田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