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33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包括控制显示屏,焦油刮除提取机构,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和电机;侧部框架内右端设置有焦油刮除提取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自动化清理生物质气化炉燃烧管内部凝结焦油,对焦油成分进行精细分离,并且对焦油中未燃尽的黑炭进行二次燃烧,同时可以完全去除焦油中的含氮成分,将其氮元素成分制成硝酸铵肥料成分,对焦油绿色环保处理的效果。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ar treatment device for biomass gasifier com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气炉制造的秸秆燃气,属于绿色新能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植物燃气产生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每个农户每天只需植物原料3-5公斤,方可解决全天生活用能(炊事、取暖、淋浴),并且像液化气一样燃烧,完全可以改变我国农村烟熏火燎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取缔传统柴灶,替代液化气。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6883893A针对已有的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由于气化温度较低,致使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焦油含量较大,且其成分非常复杂。而焦油易在低温下凝结成液体,容易和水、焦炭颗粒粘合在一起,堵塞输气管道、阀门等下游设施,另外焦油难以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对内燃机、燃气轮机等燃气设备损害相当严重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焦油处理系统,其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残炭出口,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口,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出气口连通第三进气口,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底部设有分离物出口,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上还设有第三出气口;通过旋风分离器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依次对生物质气化气进行除焦的方式,克服了由于气化温度较低,致使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焦油含量较大,且其成分非常复杂。而焦油易在低温下凝结成液体,容易和水、焦炭颗粒粘合在一起,堵塞输气管道、阀门等下游设施,另外焦油难以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对内燃机、燃气轮机等燃气设备损害相当严重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缺少对于焦油内部成分的分离,从而导致焦油处理产物仍具有污染性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6906006A针对已有的处理焦油的方法多采用过滤和吸收的方式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或生物质原料过滤,具有成本高,造成水污染和二次污染,且以上焦油处理方法只是将焦油冷凝收集,并没有完全处理、利用焦油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焦油处理装置及方法,其通过焦油池通过增压泵连接绝热燃烧室的焦油入口,绝热燃烧室连接到燃气锅炉,燃气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到换热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除焦油装置收集燃气中的焦油与水,通过增压泵将收集的焦油与水混合物喷入绝热燃烧室,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的能量,分解焦油中的有效成分,并利用焦油分解后的成分,抑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的方式,公开了一种焦油处理装置及方法,但是由于其并未真正除去焦油中的氮元素成分,最终还会生成氮氧化物的污染。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可以清理生物质气化炉燃烧管内部凝结焦油,对焦油成分进行精细分离,并且对焦油中未燃尽的黑炭进行二次燃烧,同时可以完全去除焦油中的含氮成分,将其氮元素成分制成硝酸铵肥料成分,对焦油绿色环保处理的焦油处理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焦油进行成分分离,无法除去焦油内部含氮成分,造成氮氧化物污染,并且焦油中未燃尽黑炭无法进行二次提取再次燃烧,能量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焦油进行成分分离,无法除去焦油内部含氮成分,造成氮氧化物污染,并且焦油中未燃尽黑炭无法进行二次提取再次燃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包括侧部框架,底部框架,控制显示屏,焦油刮除提取机构,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和电机;侧部框架右端底部与底部框架进行焊接;侧部框架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侧部框架内右端设置有焦油刮除提取机构,并且焦油刮除提取机构底端与底部框架相连接;侧部框架右端顶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相连接,并且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左端与焦油刮除提取机构相连接,而且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底端与底部框架相连接;底部框架顶端中部与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相连接,并且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左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相连接;底部框架顶端中右部与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相连接,并且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左端顶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相连接;底部框架内底端左中侧与电机相连接,并且电机顶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焦油刮除提取机构包括水罐,输水管,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球形输水罐,第一喷水管,第二喷水管,圆台刮除块,锁紧螺母,丝杆,控制滑环,气化炉燃料燃烧管,固定限位座,固定连接条,长齿轮,连接环,缓冲簧杆,第一平齿轮和第三传动轮;水罐底端中部与输水管相连接;输水管外表面底端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球形输水罐进行转动连接;球形输水罐底端右侧与第一喷水管相连接;球形输水罐底端左侧与第二喷水管相连接;球形输水罐底端下方设置有圆台刮除块;圆台刮除块底端右侧设置有锁紧螺母;圆台刮除块底端中部与丝杆进行转动连接;圆台刮除块底端外侧设置有气化炉燃料燃烧管;丝杆外表面中下部与控制滑环进行转动连接;丝杆底端与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控制滑环底端左侧和右侧与固定连接条相连接;气化炉燃料燃烧管底端右侧与固定限位座相连接,并且固定限位座底端与固定连接条相连接;长齿轮外表面底端与连接环相连接;长齿轮外表面右端中下部与第一平齿轮互相啮合;连接环底端中部与缓冲簧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水罐后端与侧部框架相连接;缓冲簧杆底端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第一平齿轮底端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传动齿轮,第四传动轮,齿杆,固定滑轨,第二电动推杆,连接三角架,离心滤渣滤网,离心舱,搅动扇叶,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离心液出液管,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底端与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传动齿轮后端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传动齿轮底端与齿杆互相啮合;齿杆底端与固定滑轨进行滑动连接;齿杆前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推杆底端与连接三角架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推杆右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连接三角架底端与离心滤渣滤网相连接;离心滤渣滤网外表面底端与离心舱进行套接;离心舱内底端中部与搅动扇叶进行转动连接;离心舱右端底部与离心液出液管相连接;搅动扇叶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顶端后侧与第二锥齿轮互相啮合;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侧部框架相连接;固定滑轨右端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右端与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相连接;第二锥齿轮外表面后端与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相连接;离心舱底端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离心液出液管右端与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底端中部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外表面底端与焦油刮除提取机构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右端与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底端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包括侧部框架(1),底部框架(2)和控制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6),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和电机(8);侧部框架(1)右端底部与底部框架(2)进行焊接;侧部框架(1)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3);侧部框架(1)内右端设置有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并且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底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侧部框架(1)右端顶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并且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左端与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相连接,而且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底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底部框架(2)顶端中部与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6)相连接,并且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6)左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底部框架(2)顶端中右部与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相连接,并且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左端顶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底部框架(2)内底端左中侧与电机(8)相连接,并且电机(8)顶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包括侧部框架(1),底部框架(2)和控制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6),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和电机(8);侧部框架(1)右端底部与底部框架(2)进行焊接;侧部框架(1)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3);侧部框架(1)内右端设置有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并且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底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侧部框架(1)右端顶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并且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左端与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相连接,而且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底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底部框架(2)顶端中部与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6)相连接,并且氨气富集硝酸铵制备机构(6)左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底部框架(2)顶端中右部与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相连接,并且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左端顶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底部框架(2)内底端左中侧与电机(8)相连接,并且电机(8)顶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焦油刮除提取机构(4)包括水罐(401),输水管(402),第一传动轮(403),第二传动轮(404),球形输水罐(405),第一喷水管(406),第二喷水管(407),圆台刮除块(408),锁紧螺母(409),丝杆(4010),控制滑环(4011),气化炉燃料燃烧管(4012),固定限位座(4013),固定连接条(4014),长齿轮(4015),连接环(4016),缓冲簧杆(4017),第一平齿轮(4018)和第三传动轮(4019);水罐(401)底端中部与输水管(402)相连接;输水管(402)外表面底端与第一传动轮(403)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3)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3)底端中部与球形输水罐(405)进行转动连接;球形输水罐(405)底端右侧与第一喷水管(406)相连接;球形输水罐(405)底端左侧与第二喷水管(407)相连接;球形输水罐(405)底端下方设置有圆台刮除块(408);圆台刮除块(408)底端右侧设置有锁紧螺母(409);圆台刮除块(408)底端中部与丝杆(4010)进行转动连接;圆台刮除块(408)底端外侧设置有气化炉燃料燃烧管(4012);丝杆(4010)外表面中下部与控制滑环(4011)进行转动连接;丝杆(4010)底端与长齿轮(4015)进行转动连接;控制滑环(4011)底端左侧和右侧与固定连接条(4014)相连接;气化炉燃料燃烧管(4012)底端右侧与固定限位座(4013)相连接,并且固定限位座(4013)底端与固定连接条(4014)相连接;长齿轮(4015)外表面底端与连接环(4016)相连接;长齿轮(4015)外表面右端中下部与第一平齿轮(4018)互相啮合;连接环(4016)底端中部与缓冲簧杆(4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4018)顶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4019)进行转动连接;水罐(401)后端与侧部框架(1)相连接;缓冲簧杆(4017)底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第一平齿轮(4018)底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4)底端中部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第三传动轮(4019)右端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低能耗焦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焦油离心滤渣分离机构(5)包括第一电动推杆(501),传动齿轮(502),第四传动轮(503),齿杆(504),固定滑轨(505),第二电动推杆(506),连接三角架(507),离心滤渣滤网(508),离心舱(509),搅动扇叶(5010),第五传动轮(5011),第六传动轮(5012),第七传动轮(5013),第八传动轮(5014),离心液出液管(5015),第一锥齿轮(5016)和第二锥齿轮(5017);第一电动推杆(501)底端与传动齿轮(502)进行转动连接;传动齿轮(502)后端与第四传动轮(503)进行转动连接;传动齿轮(502)底端与齿杆(504)互相啮合;齿杆(504)底端与固定滑轨(505)进行滑动连接;齿杆(504)前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506)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推杆(506)底端与连接三角架(507)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推杆(506)右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016);连接三角架(507)底端与离心滤渣滤网(508)相连接;离心滤渣滤网(508)外表面底端与离心舱(509)进行套接;离心舱(509)内底端中部与搅动扇叶(5010)进行转动连接;离心舱(509)右端底部与离心液出液管(5015)相连接;搅动扇叶(5010)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5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11)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传动轮(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12)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七传动轮(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12)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5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5016)顶端后侧与第二锥齿轮(5017)互相啮合;第一电动推杆(501)顶端与侧部框架(1)相连接;固定滑轨(505)右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第四传动轮(503)右端与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相连接;第二锥齿轮(5017)外表面后端与滤渣再燃烧发电机构(7)相连接;离心舱(509)底端与底部框架(2)相连接;离心液出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华贺倩杜文清王林雅李元林蒋达华刘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