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87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除湿机,通过简单且节省空间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当取出或搬运排水箱时水洒出到排水箱之外。除湿机(1)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的除湿机构(3)和贮存从除湿机构(3)排出的液体的水的排水箱(5)。排水箱(5)具备:具有成为供水进入排水箱(5)内部的入口的第一开口(18a)的接水部(小盖(18));以及配置在排水箱(5)内部且比排水箱(5)满水时的水面(满水位置(201))高的位置上并面对第一开口(18a)的止回板(19)。

De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机。
技术介绍
图6是日本专利第4347493号公报所公开的除湿机具备的排水箱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所示那样,排水箱100的上表面开口部101由大箱盖102和能够相对该大箱盖102装拆的小箱盖103覆盖。排泄水经过设于小箱盖103的流入口104而进入排水箱100内。图7是日本特开2000-266360号公报所公开的除湿机具备的排水箱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那样,排水箱100的排泄水的回收用开口部105具备始终关闭状态的止回阀106。利用该止回阀106,防止了除湿机倾倒时的漏水以及因搬运排水箱100时的晃动造成的溅水。在除湿运转时,若排水箱100被收纳在适当位置,则与排泄盘连接的导水路107按压止回阀106,从而止回阀106打开,能够将排泄水向排水箱100内注水。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474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663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对于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通过由大箱盖102以及小箱盖103覆盖排水箱100的整个上表面来防止溅水,但由于流入口104的孔始终敞开,所以会因搬运排水箱100时的晃动导致水从流入口104的孔溅出,存在弄湿地板的可能性。对于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在排水箱100被收纳于从适当位置偏移的位置的场合,会在导水路107与止回阀106嵌合的嵌合部产生间隙,存在排泄水泄漏的可能性。另外,存在结构复杂且成本高这样的课题。进而,由于需要在排水箱100的上方设置用于配置使止回阀106开闭动作的机构的空间,所以存在必须使排水箱100的容量减小该空间的对应量这样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简单且节省空间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当取出或搬运排水箱时水洒出到排水箱外的除湿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除湿机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的除湿机构和贮存从除湿机构排出的液体的水的排水箱,其中,排水箱具备:接水部,该接水部具有成为供水进入排水箱的内部的入口的第一开口;以及止回板,该止回板配置在排水箱的内部且比排水箱满水时的水面高的位置上,并面向第一开口。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简单且节省空间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当取出或搬运排水箱时水洒出到排水箱之外。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剖视侧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所具备的排水箱的剖视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以及图2所示的排水箱所具备的小盖、止回板以及连结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1以及图2所示的排水箱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日本专利第4347493号公报所公开的除湿机具备的排水箱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日本特开2000-266360号公报所公开的除湿机具备的排水箱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各图中通用或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剖视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在被放置在地板面200上的状态下被使用。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在水平的地板面200上放置除湿机1的情况,对各部分的方向以及位置关系进行确定。图1的纸面的左侧相当于除湿机1的正面,图1的纸面的右侧相当于除湿机1的背面。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具备主体壳2、除湿机构3、风扇单元4和排水箱5。主体壳2相当于构成除湿机1的骨架的结构体。除湿机构3、风扇单元4以及排水箱5被收纳在主体壳2的内部。在主体壳2的底部,设置有与地板面200接触的多个轮子10。在使除湿机1向地板面200上的其他位置移动时,通过轮子10滚动,能够容易地使除湿机1移动。图示例子的主体壳2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形,但主体壳2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在主体壳2形成有吸气口6和吹出口7。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主体壳2的背面开口设有吸气口6,在主体壳2的上表面开口设有吹出口7。在主体壳2的内部形成有风路12。风路12是形成从吸气口6流向吹出口7的空气的通路的空间。风扇单元4具备多叶片风扇8、使多叶片风扇8旋转的马达9、以及收纳多叶片风扇8和马达9的风扇壳体11。多叶片风扇8被配置于风路12。当多叶片风扇8旋转时,从吸气口6流入到主体壳2的内部的空气在经过风路12之后,以从吹出口7向主体壳2的外部流出的方式产生气流。风扇单元4是送风机构的例子。除湿机构3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具有蒸发器13、冷凝器14、压缩机15、以及将它们呈环状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省略图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构3通过利用制冷剂回路进行制冷循环的运转而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蒸发器13以及冷凝器14配置于风路12。蒸发器13以及冷凝器14与在经过风路12的空气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相当。在图示的例子中,相对于多叶片风扇8在气流的上游侧配置冷凝器14,相对于冷凝器14在气流的上游侧配置蒸发器13。从吸气口6向风路12流入的空气首先由蒸发器13冷却。其结果,空气中的水分冷凝而在蒸发器13的表面结露。在蒸发器13的表面结露的液体的水,利用重力而朝下方流下。这样,除湿机构3将从空气中除去的水分作为液体的水进行排出。蒸发器13通过使低压制冷剂吸收空气的热而使制冷剂蒸发。蒸发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5。由压缩机15压缩的高压制冷剂流入冷凝器14。冷凝器14利用高压制冷剂的热对从蒸发器13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在经过冷凝器14期间被冷却的高压制冷剂由减压装置(省略图示)减压,然后流入蒸发器13。作为除湿机构3,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制冷循环方式的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装置。例如,除湿机构3也可以是干燥剂方式的装置。在干燥剂方式的场合,除湿机构3具备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剂、加热器和热交换器。被该吸附剂吸附的水分通过该加热器被加热。被该加热器加热的水分通过该热交换器冷却而冷凝。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从除湿机构3排出的液体的水称为“排泄水”。排水箱5贮存排泄水。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箱5作为整体具有箱形的外形。排水箱5具备箱主体16、大盖17、小盖18和止回板19。箱主体16相当于排水箱5的主体。箱主体16是具有上表面开口部的容器。大盖17是将箱主体16的上表面开口部封堵的盖。大盖17相当于形成排水箱5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大盖17具有将箱主体16的上表面开口部的整体覆盖的大小。小盖18安装于大盖17。小盖18具有第一开口18a。第一开口18a相当于供水进入排水箱5内部的入口。止回板19配置在排水箱5的内部。在主体壳2的内部配置排泄盘20。排泄盘20配置在蒸发器13以及冷凝器14的下方。排泄盘20从下方覆盖蒸发器13以及冷凝器14。排泄盘20接收通过蒸发器13结露而从蒸发器13下落的排泄水。在排泄盘20形成有导水路20a。导水路20a是从排泄盘20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水的通路。排泄盘20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的除湿机构和贮存从上述除湿机构排出的液体的水的排水箱,其中,/n上述排水箱具备:/n接水部,该接水部具有成为供水进入上述排水箱的内部的入口的第一开口;以及/n止回板,该止回板配置在上述排水箱的内部且比上述排水箱满水时的水面高的位置上,并面向上述第一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3 JP 2018-1467691.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的除湿机构和贮存从上述除湿机构排出的液体的水的排水箱,其中,
上述排水箱具备:
接水部,该接水部具有成为供水进入上述排水箱的内部的入口的第一开口;以及
止回板,该止回板配置在上述排水箱的内部且比上述排水箱满水时的水面高的位置上,并面向上述第一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中,
相对于水平面对上述止回板进行投影而得的图形的面积大于上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机,其中,
上述止回板配置在比上述排水箱的侧壁的内表面的上端的位置低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中,
上述止回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从中央部分朝外侧下降的方式倾斜。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乳井一夫明里好孝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