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防水板外侧空洞处理方法及隧道空洞注浆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333745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防水板外侧空洞处理方法及隧道空洞注浆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隧道孔,隧道孔的内壁上喷涂有隧道初支,随道初支的内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的内侧设有二衬混凝土,防水板与隧道初支之间形成注浆空间,注浆空间中布置有前后间隔布置的前封堵注浆管和后封堵注浆管,前封堵注浆管、后封堵注浆管沿隧道顶部周向延伸布置,注浆空间内还布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和/或沿隧道周向环设布置的填充注浆管,各注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对应注浆管轴向间隔布置的注浆孔,填充注浆管上连接有由对应侧封堵注浆管处引出的主注浆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因而防水板与隧道初支之间的空洞而导致的二衬混凝土受负弯矩而开裂的技术问题。

A treatment method and grouting structure of tunnel cavity outside waterproof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防水板外侧空洞处理方法及隧道空洞注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支护领域中的隧道防水板外侧空洞处理方法及隧道空洞注浆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隧道结构如图1所示,其基本的建设顺序是,开挖隧道,然后在隧道的内壁上喷浆,形成隧道初支1,然后在隧道初支上固定由土工布2和防水板3,防水板3的内侧为二衬混凝土4。在使用中发现,经常会出现二衬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技术人员却始终找不到二衬混凝土开裂的原因。经申请人发现,由于隧道内壁并非是平整的,喷浆后的隧道初支也并非是平整的,隧道初支的平整度很差,防水板很难与隧道初支紧密贴合,因此在隧道初支与防水板之间形成空洞,另外,由于防水板铺设时松弛度不足,局部紧绷,或者防水把那松弛度过大,固定数不足,在二衬混凝土浇筑时,受二衬混凝土的冲击,防水板脱落、褶皱都容易形成空洞5。防水板与隧道初支之间空洞的存在,导致二衬混凝土不均匀受力,从而产生负弯矩致使二衬混凝土开裂,影响隧道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填充防水板与隧道初支之间空洞的隧道防水板外侧空洞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空洞注浆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隧道孔,隧道孔的内壁上喷涂有隧道初支,随道初支的内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的内侧设有二衬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防水板与隧道初支之间形成注浆空间,注浆空间中布置有前后间隔布置的前封堵注浆管和后封堵注浆管,前封堵注浆管、后封堵注浆管沿隧道顶部周向延伸布置,注浆空间内还布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和/或沿隧道周向环设布置的填充注浆管,各注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对应注浆管轴向间隔布置的注浆孔,填充注浆管上连接有由对应侧封堵注浆管处引出的主注浆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空洞注浆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隧道孔,隧道孔的内壁上喷涂有隧道初支,随道初支的内侧设有防水板,防水板的内侧设有二衬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防水板与隧道初支之间形成注浆空间,注浆空间中布置有前后间隔布置的前封堵注浆管和后封堵注浆管,前封堵注浆管、后封堵注浆管沿隧道顶部周向延伸布置,注浆空间内还布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和/或沿隧道周向环设布置的填充注浆管,各注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对应注浆管轴向间隔布置的注浆孔,填充注浆管上连接有由对应侧封堵注浆管处引出的主注浆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空洞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注浆空间内还布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填充注浆管,各填充注浆管沿隧道孔周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空洞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注浆空间内还布置有多个沿隧道周向环设布置的所述填充注浆管,各填充注浆管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空洞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空洞注浆结构还包括一端由对应封堵注浆管处引出的引出排气管,引出排气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填充注浆管联通,或者排气管的另外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注浆空间内的内侧排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空洞注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注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公坤张文格李长白殷爱国刘建国吉磊光王锐于新巧赵红伟杨凯乔禹张彪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正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