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46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包括灌装容器输送带和灌装机构,其技术要点是:灌装容器输送带的外部设有密封罩,灌装机构位于密封罩对应灌装容器输送带灌装工段的位置顶部,灌装机构由支撑于密封罩顶面外部的升降机构、固定于升降机构上的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位于密封罩内侧且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末端连接的灌装管、设于灌装管末端的电磁控制阀,灌装管外部套装有氮气缓存腔,氮气缓存腔顶部设有氮气充入管,氮气缓存腔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氮气喷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封闭环境和氮气保护下实现灌装,大大减小乳油挥发量,同时氮气是惰性气体,对乳油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减少泡沫产生。

Nitrogen protective filling device for fomesafen E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氟磺胺草醚是一种除草剂,使用时呈乳油状。氟磺胺草醚乳油气味大,在灌装时易产生泡沫,而目前,农药生产企业的灌装装置不封闭,容易造成气味挥发,污染环境,损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达不到安全清洁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在封闭环境和氮气保护下实现灌装,大大减小乳油挥发量,同时氮气是惰性气体,对乳油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减少泡沫产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包括灌装容器输送带和灌装机构,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灌装容器输送带的外部设有密封罩,所述灌装机构位于密封罩对应灌装容器输送带灌装工段的位置顶部,灌装机构由支撑于密封罩顶面外部的升降机构、固定于升降机构上的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位于密封罩内侧且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末端连接的灌装管、设于灌装管末端的电磁控制阀,所述密封罩上设有供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穿过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配合的密封导向套,所述灌装管外部套装有氮气缓存腔,所述氮气缓存腔顶部设有氮气充入管,所述密封罩顶部另设有氮气通入管,所述氮气充入管和氮气通入管之间连接有输送软管,所述氮气缓存腔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氮气喷出口。上述的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由一对升降丝杆、一对导向杆、支撑于升降丝杆和导向杆顶端的顶板、设于顶板上的与升降丝杆连接的升降电机、套装于升降丝杆上的丝母、与丝母一体的提升板组成,一对升降丝杆和一对导向杆形成口字形布局,且一对升降丝杆对角布置,所述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由与顶板固定连接的上段输送硬管、与提升板连接的下段输送硬管、连接于上、下段输送硬管之间的伸缩软管组成。上述的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所述氮气缓存腔由连通的上、下腔体组成,所述上、下腔体的纵截面分别为梯形,上、下腔体的大径口相对连接。上述的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所述密封罩顶部另设有与过滤器相连的引风机,密封罩对应灌装工段的四周分别设有气体浓度传感器。上述的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所述灌装容器输送带对应灌装区域的皮带下方设有用于检测灌装乳油重量的称重仪,所述灌装容器输送带对应灌装区域的两侧设有用于检测灌装乳油的容器是否到位的光电传感器。上述的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所述密封罩为透明玻璃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灌装容器输送带将灌装容器输送至灌装机构下方时,灌装管下移且其末端伸入到容器中设定距离,电磁控制阀开启,向容器中灌装氟磺胺草醚乳油,同时,向氮气缓存腔中充入氮气,氮气最终由围绕灌装管的氮气喷出口喷出,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灌装过程中,升降机构缓慢上移,氮气也防止了液体飞溅出容器,大大减少容器中气味挥发,并降低由于低闪点导致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的俯视图。图中:1.氟磺胺草醚乳油储罐、2.连接管路、3.氮气罐、4.连接管路、5.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501.上段输送硬管、502.伸缩软管、503.下段输送硬管、6.顶板、7.升降电机、8.升降丝杆、9.丝母、10.提升板、11.引风机、12.密封罩、13.密封导向套、14.灌装管、15.氮气缓存腔、16.电磁控制阀、17.灌装容器输送带、18.气体浓度传感器、19.称重仪、20.光电传感器、21.容器、22.氮气喷出口、23.氮气充入管、24.输送软管、25.氮气通入管、26.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该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包括灌装容器输送带17、灌装机构、设于灌装容器输送带17外部的密封罩12。其中,所述灌装机构位于密封罩12对应灌装容器输送带17灌装工段的位置顶部,灌装机构由支撑于密封罩12顶面外部的升降机构、固定于升降机构上的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5、位于密封罩12内侧且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5末端连接的灌装管14、设于灌装管14末端的电磁控制阀16,所述密封罩12上设有供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5穿过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5配合的密封导向套13。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由一对升降丝杆8、一对导向杆26、支撑于升降丝杆8和导向杆26顶端的顶板6、设于顶板6上的与升降丝杆8连接的升降电机7、套装于升降丝杆8上的丝母9、与丝母9一体的提升板10组成,一对升降丝杆8和一对导向杆26形成口字形布局,且一对升降丝杆8对角布置,所述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5由与顶板6固定连接的上段输送硬管501、与提升板10连接的下段输送硬管503、连接于上、下段输送硬管501、503之间的伸缩软管502组成。所述密封罩12顶部另设有与过滤器相连的引风机11,密封罩12对应灌装工段的四周分别设有气体浓度传感器18。所述灌装容器输送带17对应灌装区域的皮带下方设有用于检测灌装乳油重量的称重仪19,所述灌装容器输送带17对应灌装区域的两侧设有用于检测灌装乳油的容器21是否到位的光电传感器20。所述密封罩12为透明玻璃罩。所述灌装管14外部套装有氮气缓存腔15,所述氮气缓存腔15顶部设有氮气充入管23,所述密封罩12顶部另设有氮气通入管25,所述氮气充入管23和氮气通入管25之间连接有输送软管24,所述氮气缓存腔15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氮气喷出口22。本实施例中,所述氮气缓存腔15由连通的上、下腔体组成,所述上、下腔体的纵截面分别为梯形,上、下腔体的大径口相对连接。工作原理:工作前,利用连接管路2将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的上段输送硬管501与氟磺胺草醚乳油储罐1底部卸料口连通,利用连接管路4将氮气罐3与氮气通入管25连通。先打开氮气罐3的控制阀,向氮气缓存腔15充入氮气,启动灌装容器输送带17,灌装容器输送至灌装机构下方时,光电传感器20发出信号,灌装管14下移且其末端伸入到容器21中设定距离,灌装管14末端的电磁控制阀16打开,向灌装容器21中充入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的喷出有效减少了泡沫产生,灌装过程中,升降机构带动灌装管14缓慢上移,至称重仪19检测到充入乳油达到设定量时,电磁控制阀16关闭。灌装容器输送带17将灌装容器21输送到下一工位。在此过程中,若密封罩12内气体浓度达到设定上限,引风机11启动,将有害气体引入过滤器,停止灌装和氮气输送,打开密封罩12的侧门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包括灌装容器输送带和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容器输送带的外部设有密封罩,所述灌装机构位于密封罩对应灌装容器输送带灌装工段的位置顶部,灌装机构由支撑于密封罩顶面外部的升降机构、固定于升降机构上的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位于密封罩内侧且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末端连接的灌装管、设于灌装管末端的电磁控制阀,所述密封罩上设有供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穿过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配合的密封导向套,所述灌装管外部套装有氮气缓存腔,所述氮气缓存腔顶部设有氮气充入管,所述密封罩顶部另设有氮气通入管,所述氮气充入管和氮气通入管之间连接有输送软管,所述氮气缓存腔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氮气喷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包括灌装容器输送带和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容器输送带的外部设有密封罩,所述灌装机构位于密封罩对应灌装容器输送带灌装工段的位置顶部,灌装机构由支撑于密封罩顶面外部的升降机构、固定于升降机构上的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位于密封罩内侧且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末端连接的灌装管、设于灌装管末端的电磁控制阀,所述密封罩上设有供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穿过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氟磺胺草醚乳油输送竖管配合的密封导向套,所述灌装管外部套装有氮气缓存腔,所述氮气缓存腔顶部设有氮气充入管,所述密封罩顶部另设有氮气通入管,所述氮气充入管和氮气通入管之间连接有输送软管,所述氮气缓存腔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氮气喷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磺胺草醚乳油氮气保护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由一对升降丝杆、一对导向杆、支撑于升降丝杆和导向杆顶端的顶板、设于顶板上的与升降丝杆连接的升降电机、套装于升降丝杆上的丝母、与丝母一体的提升板组成,一对升降丝杆和一对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天娥李刚李凯梁建亭郭武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