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448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包括无人机挂架板和发射器机体,无人机挂架板与无人机相连接,无人机挂架板下方通过悬挂臂连接至发射器机体,其中,所述无人机挂架板具有与无人机底部相匹配的凹槽,前端具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包括供电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悬挂臂与发射器机体之间为铰链连接,悬挂臂通过无人机传输来的控制信号调整发射器机体的俯仰角;所述发射器机体包括三个捕网枪膛,所述三个捕网枪膛中各自包括网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能够多次发射网枪弹,节省弹药填充时间,提高了效率。

UAV mounted aerial net ca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无人机远程控制智能设备技术。
技术介绍
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在国内的发展水平日新月异,无人机也趋向于飞行成本低廉,控制简便。由于无人机的特性能够代替人工执行具有特殊性的任务,因此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得到了个行业消费者的青睐。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加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在警用部门或者民用部门的一些特殊的场景下,需要使用捕网发射装置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抓捕控制或将目标予以固定。有些时候这些特定的目标可能会因为存在危险性而不便于近距离抓捕,而传统的捕网发射装置有效发射距离较近,隐蔽性差,致使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由于空中发射捕网网弹时,可能会因为风阻或目标移动等原因导致捕获不成功,或者目标本身具有多个,这样需要将无人机调回,重新安装捕网网弹,这样效率较低,而且目标早已逃逸,导致使用效果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携带发射器机体时,发射器机体与无人机固定连接,这样当需要调整发射器机体的发射方向时,需要控制无人机的姿态,当无人机需要移动时,并不方便,控制逻辑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统的捕网发射装置由于只有单发捕网网弹,当要发射第二枚捕网网弹时,需要将无人机调回,重新安装捕网网弹,这样效率较低,而且目标早已逃逸,导致使用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加载的空中捕网捕网发射器,因此具有操作安全、方便灵活的特点。相比于传统的捕网发射装置,可实现远距离操作,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场地要求低,应急处理速度快,发射准度高,可以随时进行发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包括无人机挂架板和发射器机体,无人机挂架板与无人机相连接,无人机挂架板下方通过悬挂臂连接至发射器机体,其中,所述无人机挂架板具有与无人机底部相匹配的凹槽,前端具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包括供电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悬挂臂与发射器机体之间为铰链连接,悬挂臂通过无人机传输来的控制信号调整发射器机体的俯仰角;所述发射器机体包括三个捕网枪膛,所述三个捕网枪膛中各自包括网弹。其中,所述所述空中捕网发射器还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被设置在无人机挂架板下方,被固定在发射器机体上,所述摄像单元的指向方向与捕网枪膛平行,所述摄像单元连接至连接接口的供电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另外,所述发射器机体包括转动舵机,所述转动舵机包括转动舵机机臂,所述转动舵机机臂带动三个捕网枪膛旋转,使得三个捕网枪膛中待发射的一个捕网枪膛位于上方。其中,所述转动舵机机臂带动摄像单元及捕网枪膛的角度。另外,所述捕网枪膛顶部具有捕网发射器激发开关,所述悬挂臂下部具有激发机构,所述激发机构根据无人机传输来的控制信号按压所述捕网发射器激发开关,将网弹发射出去。特别地,所述无人机挂架板与所述悬挂臂为转动连接,所述挂架板上具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至无人机挂架板的控制信号接口,所述驱动电机根据无人机传输来的控制信号来调整悬挂臂以及发射器机体的转动角。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相比于传统的捕网发射装置,可实现远距离操作,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场地要求低,应急处理速度快,发射准度高,可以随时进行发射。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能够多次发射网枪弹,节省弹药填充时间,提高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能够自由调整发射器机体的俯仰角以及转动角,因此可以不要求无人机调整姿态,有利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自由发射,控制逻辑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的部分区域的透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以下公开详细的示范实施例。然而,此处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出于描述示范实施例的目的。然而,应该理解,本技术不局限于公开的具体示范实施例,而是覆盖落入本公开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换物。在对全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参阅附图,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位置限定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同时应该理解,如在此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列出项的任意和所有组合。另外应该理解,当部件或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部件或单元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部件或单元,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件或单元。此外,用来描述部件或单元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按照相同的方式理解(例如,“之间”对“直接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首先说明附图中出现的各种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部件名称为如下:1:无人机挂架板,2:摄像单元,3:捕网枪膛,4:激发机构,401:转动舵机机臂,402:捕网发射器激发开关。图1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无人机空中捕网发射器的部分区域的透视示意图。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的具体结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前向”或“前端”,指的是空中捕网枪发射捕网弹的方向或一端。而本技术中的待发射状态或位置,指的是还没有发射捕网弹的状态或位置,本技术中的发射状态或位置,指的是已经发射捕网弹的状态或位置。如图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一种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包括无人机挂架板1和发射器机体,无人机挂架板1与无人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无人机挂架板1下方通过悬挂臂连接至发射器机体,其中,所述无人机挂架板1具有与无人机底部相匹配的凹槽,前端具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包括供电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悬挂臂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包括无人机挂架板和发射器机体,无人机挂架板与无人机相连接,无人机挂架板下方通过悬挂臂连接至发射器机体,其中,/n所述无人机挂架板具有与无人机底部相匹配的凹槽,前端具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包括供电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n所述悬挂臂与发射器机体之间为铰链连接,悬挂臂通过无人机传输来的控制信号调整发射器机体的俯仰角;/n所述发射器机体包括三个捕网枪膛,所述三个捕网枪膛中各自包括网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包括无人机挂架板和发射器机体,无人机挂架板与无人机相连接,无人机挂架板下方通过悬挂臂连接至发射器机体,其中,
所述无人机挂架板具有与无人机底部相匹配的凹槽,前端具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包括供电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
所述悬挂臂与发射器机体之间为铰链连接,悬挂臂通过无人机传输来的控制信号调整发射器机体的俯仰角;
所述发射器机体包括三个捕网枪膛,所述三个捕网枪膛中各自包括网弹。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捕网发射器还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被设置在无人机挂架板下方,被固定在发射器机体上,所述摄像单元的指向方向与捕网枪膛平行,所述摄像单元连接至连接接口的供电接口和控制信号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人机挂载空中捕网发射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飞胡成浩赵子愚龚海利崔友
申请(专利权)人:鹰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