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40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仪表板横梁总成的前端支架可承载力和抗扭转能力不足,造成汽车的碰撞安全性降低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仪表板横梁总成包括横梁本体,横梁本体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背离横梁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且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相连;其中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第四支架连接在第三支架本体的一侧且邻近第二支架设置,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的同一端均与第二支架连接。有效增加了第三支架在第二支架上的接触面积和焊缝数量,保证焊缝熔深,提高连接处的承力性能、抗扭转能力、防碰撞性能,增强仪表板横梁总成和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Instrument panel beam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仪表板横梁为汽车座舱中重要的承力部件,仪表板、控制器、方向盘、第一支架以及检修结构支撑支架等均固定在其上,所以其强度与刚度至关重要,密切影响着车辆整体的安全性;参考附图1,是传统汽车仪表板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膝部气囊支架1’垂直横梁2’向下设置,且检修接口支撑支架3’与膝部气囊支架1’的悬置端垂直连接,膝部碰撞支架4’则设置在膝部气囊支架1’和检修接口支撑支架3’的垂直连接处。但是,由于膝部碰撞支架4’的高度与检修接口支撑支架3’的高度相同,导致所述膝部碰撞支架4’在垂直连接处的焊缝熔深不足,且在垂直连接处的可布置焊缝较少,导致膝部碰撞支架4’的可承载冲击力较低,甚至造成汽车仪表板横梁整体的碰撞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膝部碰撞支架4’的高度与检修接口支撑支架3’的高度相同,导致所述膝部碰撞支架4’在垂直连接处的焊缝熔深不足,且在垂直连接处的可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其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横梁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且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n所述第四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架本体的一侧且邻近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所述第三支架本体和所述第四支架的同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其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横梁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且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支架本体和第四支架;
所述第四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架本体的一侧且邻近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所述第三支架本体和所述第四支架的同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支架至少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
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外壁相贴合且所述第一支板上形成有一焊接面;
所述第二支板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本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板上背离于所述第三支架本体的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板为曲面板状,用于过渡连接所述第三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板至少包括第一支板段和第二支板段;
所述第一支板段与所述第一支板相接,且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板段与所述第三支架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叶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