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21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动力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的方法,其方法包含两部分,分别为桨毂摆振阻尼器的调整和桨毂配重片的调整:在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偏心力达到60‑100kg或者舱内垂向振动速度值达到0.6‑1ips时采用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在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偏心力小于60kg或者舱内垂向振动速度值小于0.6ips时采用桨毂配重片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克服目前单一调整方式的不足,确保直升机的振动环境保持在舒适的水平。

A method of adjusting in-plane vibration of helicopter rotor h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动力学
,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直升机旋翼系统主要由桨叶和桨毂组成。桨毂一般由中央件和桨毂支臂组成,桨毂支臂的数量与桨叶数量相同。由于直升机升力来自于旋翼系统,旋转的桨叶带来了周期性的振动问题,所以直升机问题比定翼机突出。为了使直升机振动载荷降低,同时乘员乘坐的环境舒适,都需要降低直升机旋转部件的振动。直升机旋翼系统通过高速旋转产生升力,旋翼系统零件质量分布的差异会导致系统旋转离心力的不平衡,进而出现旋翼桨毂在旋转面内振动;另外,桨叶产生升力会使桨叶向上挥舞,桨叶升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也对旋翼桨毂在旋转面内的振动有影响;此外,为了消除地面共振,桨毂支臂上一般都装配有摆振阻尼器,阻尼器的刚度差异,也会使旋翼桨毂旋转面内的振动载荷产生变化。上述三个方面是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的主要来源。为了尽量降低直升机桨毂旋转面内的振动,一般采用增减配重的方法实现振动调整。配重一般安装在旋翼桨毂支臂夹板的某个固定螺栓上,该螺栓会预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采用桨毂配重片调整和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所述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操作为:依据桨毂摆振阻尼器的动刚度值更换阻尼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采用桨毂配重片调整和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所述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操作为:依据桨毂摆振阻尼器的动刚度值更换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在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偏心力达到60-100kg时采用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在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偏心力小于60kg时采用桨毂配重片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在舱内垂向振动速度值达到0.6-1ips时采用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在舱内垂向振动速度值小于0.6ips时采用桨毂配重片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内振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毂摆振阻尼器调整具体操作为:
依据测得的旋翼桨毂的振动幅值和相位,当旋翼旋转为俯视顺时针时,调整方式如下:
选择滞后于振动相位,且与振动相位最接近90°相位差的桨毂支臂的阻尼器进行调整;调整方式为:动刚度增加,增加量为偏心力/平均阻尼器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升机旋翼桨毂旋转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库李五洲刘政高世军李麟赵德杨于馨皓胡伟刘博奚宽阳李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